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一客车车辆的稳态曲线通过计算,采用改进了的Newton-Raphson法,通过逐步曲线曲率逼近法求得对于一系列曲线半径的稳态解,使机车辆非线性曲线稳态解问题获得准绝对的整体收敛性;还可一次性获得对一系列半径的稳态通过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直线与曲线轨道上车辆悬挂相对位移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助分析刚体上任意点相对其参考坐标系的位移的方法,通过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分别建立不同的参考坐标系,经过坐标系之间变换,可快捷和准确地计算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车辆系统悬挂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3.
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具有利诺尔减振器的构架式转向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以罐车为例,研究了转向架关键参数对车辆系统的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及运行平稳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转向架参数的优选和合理匹配极大地影响着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为使车辆系统具有较高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在满足曲线通过性能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提高轴箱弹簧刚度和旁承摩擦力矩,并尽量降低旁承的纵向间隙.  相似文献   

4.
从最佳控制角度,研究了摆式列车的横向稳定控制机理:在最小阻力的摄动方向上,通过横向悬挂施加有效的液压控制作用;在过渡曲线通过时,车体残余未平衡惯性作用,通过离心加速度的反馈加以“抵制”.为此,多刚体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建立等效模型,并与液压系统以耦合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由于非线性线系统行为呈现明显的稳态特征,据此可以建立反映系统行为规律的参考模型.利用Simulink/NCD模块,设计验证控制器参数及其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道车辆通过曲线时,轮机作用力、抢重减载率、脱轨系数均较低 速车辆同类值高,同时轮轨磨耗加剧。本文村稳态曲线通过的研究,从 理论上给出了高速铁道车辆所能通过的最小曲线的半径、所需超高等, 同时给出了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有影响的几个参数,以确定最佳的悬挂 参数和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
高速列车的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为了研究列车中各车辆在直线上和大半径圆曲线上的蛇行稳定性,建立了具有17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车钩力横向分力的作用,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确定各车辆(动车或拖车)的车钩力,其是列车速度和车辆在列车中位置的函数,列车编组共考虑了2M9T、3M8T和6M5T三种形式。应用牛顿一拉夫森达代法确定车辆系统的平衡位置,采用QR算法求解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并结合二分法搜索系统平衡位置失稳时的临界速度。通过计算得知,在直线上列车中各车辆的临界速度相差不大,但在曲线上有一定的差别,车辆在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要低于直线上的临界速度,曲线半径越小,其临界速度越低,因此进行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计算时,必须考虑车钩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磁型高速磁浮列车直线发电机电动势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速电磁型高速磁浮车辆供电问题,推导了直线发电机线圈自感及互感位置函数.用有限元法计算有关参数,并通过模拟列车运行情况下直线发电机线圈、长定子同步电动机绕组和悬浮电磁铁励磁线圈的工作状况分析所得数据,推导出各位置函数的表达式和直线发电机电动势通式.当列车速度为100和150km/h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8.
车辆的径向加速度是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驾驶行为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加速度的分析,可对驾驶员加速和刹车的行为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处的车辆运行车速现场进行行车实验,获得车辆转弯时的径向加速度,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车辆加速度与平曲线线形之间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平曲线处车辆行驶时的加、减速行为:车辆从直线进入到曲线时逐渐以较大的减速度减速至该圆曲线半径所对应的运行车速;当汽车离开曲线时,会适当加速至期望车速,然后做匀速行驶.  相似文献   

9.
双层集装箱平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中国首列25t轴重双层集装箱平车运用NUCARS2.3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与线路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的失稳车速是可靠的,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及车辆振动加速度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值比试验的结果偏小。该软件计算出的结果可以总结车辆系统悬挂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和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国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及墩台顶纵向力计算暂行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很值得探讨,其中之一就是其常量阻力计算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以该力学模型计算桥上无缝线路伸缩附加力,当跨径很大时,有可能不存在有力学意义的解,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当荷载较小时,以该力学模型计算挠曲附加力,也有可能不存在有力学意义的解,以三跨连续梁为例.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证。针对常量阻力计算模型的缺点.建议对大跨度铁路桥梁应采用变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求解曲线轨道上重载货车悬挂的相对位移,首先,建立曲线轨道数学模型,推导出曲线外轨超高、顺坡角、侧滚角和中心角随线路长度的变化公式,再根据车辆各刚体部件进出曲线的时间和所处曲线位置差异,编程计算悬挂点刚体间的超高及转角差;其次,以刚体质心为坐标原点建立本体坐标系,分别给出悬挂点在两刚体本体坐标系中的坐标表达式,通过坐标变换法将本体坐标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计算悬挂点瞬态相对位移;最后,结合车辆曲线动力学仿真程序计算,即可求出车辆曲线通过时各悬挂点的动态相对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车辆悬挂相对位移是车辆参数和曲线轨道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单独不计线路侧滚角差、顺坡角差、中心角差时,对应悬挂相对位移的最大偏差率可达42.85%、24.03%、71.42%;利用坐标变换结合动力学仿真计算的方法可全面考虑车辆和轨道参数,求解车辆悬挂相对位移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柔性轨道研究了随机不平顺下磁浮车辆的动力学特性, 在将轨道受力分解为分段链式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磁浮车辆垂向悬浮稳定性分析方法, 定义了不同悬浮力作用于各自悬浮点时柔性轨道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模态矩阵; 建立了轨道分段链式结构的离散形式和轨道结构的运动方程,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产生的随机激励转化为系统输入激励, 并将轨道随机高低不平顺作为振动激励源进行车轨振动控制; 在不同反馈控制参数下采用电压反馈双环PID控制器数值仿真车辆的悬浮状态, 并分析了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反馈控制参数对磁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磁浮车辆速度为50~80 km·h-1, 位移反馈参数、速度反馈参数和电流反馈参数分别为140 000、50、500时, 车辆可以从起始间隙16 mm快速定位到平衡位置间隙9 mm, 在2.2 s时即可稳定悬浮, 系统的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分别为1.50和0.13 mm, 且系统振动频率趋近于0;当位移反馈参数、速度反馈参数和电流反馈参数分别为15 000、50、400时, 磁浮车辆在轨道随机不平顺作用下的悬浮稳定性变差, 系统在9 s左右逐渐趋于稳定, 但仍旧在平衡位置上下浮动, 且系统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7 Hz和0.5 mm; 当磁浮车辆的速度超出50~80 km·h-1时, 第1组反馈控制参数不再适用, 磁浮系统在1.7 s左右发散, 车辆失稳, 表明在不同车辆速度和反馈控制参数的作用下, 轨道随机不平顺能显著影响磁浮车辆的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多连健图技术来模拟一铁道车辆系统,该系统具有17个自由度。 通过编写子程序将非线性的轮轨相互作用力定义为子模型,与系统的键 图模型相连接。最后,本文村车辆以恒速在圆曲线执道上运行的动力学 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EMS型磁浮列车起浮后与轨道相互耦合发生的自激振动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单磁铁悬浮系统的车体-悬浮架-轨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轨系统的稳定性及悬浮控制器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提出了系统各参数和稳定性关系的表达式,讨论了运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抑制车-轨自激振动的具体方法.数值仿真了在3组不同系统参数条件下瞬时最优控制对于自激振动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结构、悬浮控制器、轨道各主要参数在车-轨自激振动中相互影响;当仿真系统起浮10 s时,悬浮气隙振幅分别减少了59%、62%、5%,轨道振幅分别减少48%、94%、73%,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对车辆经过一段由缓-圆-缓组成的线路进行了车辆的脱轨稳定性分析。通过对车辆在耦合动力学模型与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下脱轨道稳定性之分析比较,指出了进行车辆脱轨的耦合动力学分析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评估某新型全自动智能轨道巡检车的动力学性能,开展了轨道巡检车动力学数值仿真;轮轨接触采用非椭圆多点接触Kik-Piotrowski算法模拟,车辆系统建模过程中考虑悬挂力元非线性与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特性等因素,同时考虑车载设备参振影响;针对车轮踏面表面包裹高硬度聚氨酯的特殊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轮轨...  相似文献   

18.
在收集汽车碰撞事故相关典型案例基础上,以事故车辆局部复杂变形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及十节点曲边四面体对事故车辆变形部位变形前后划分网格.针对各网格单元,采用车辆动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碰撞力计算模型以及碰撞瞬间速度计算模型.在汽车碰撞事故虚拟再现分析中,通过拟合网格单元以较高的计算精度得到事故发生前汽车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寻找车辆最优路径的混合算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从可见度、信息浓度更新、参数对蚁群算法加以改进,可见度计算利用节约值及距离,使用较优的数个解完成信息浓度的更新,根据迭代次数的改变灵活设置的影响系数,然后引入交换法完成局部搜索,得到混合算法。用此法对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求解,寻找最优路径。该方法得到车辆数为5veh,配送路径总长为855.68km,优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