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用模型在容量限制交通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路径费用模型在容量限制交通分配中的应用,阐述了使用这种模型计算的优点,并以实例说明了费用基交通分配中的应用。详细地说明了客货车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客货车运输成本模型的构造及标定。 相似文献
2.
动态交通分配中道路阻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道路阻抗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运用传统的排除论确定交叉口前排队车辆数的局限和不足,根据交通流波动理论,提出了计算交叉口排除车辆数的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路段和交叉口延误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公路网交通分配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标准车型问题,道路路段基本通行能力的选取问题,路段阻抗函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各等级公路交通量换算的标准车型有必要由原来的小客车和中型载重汽车两种改为小客车,公路通行能力标准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给以修订,最后建立了考虑道路收费影响的道路段阻抗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联合收费道路费额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岳维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19(3):48-50
对以前独立收费道路组成的联合收费道路的收费额在原先道路拥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费率分配法,有效剩余分配法,级差效益分配法和综合分配法,为解决联合道路收费额的分配问题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考虑收费影响的公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道路收费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 ,将这种影响分为收费过程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和收费额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 ,应用排队论和交通流理论推导出计入道路收费影响的新的公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时间 :收费过程附加的行程时间、收费额转换时间以及道路路段行程时间。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克服了传统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没有考虑道路收费的影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交通分流是保障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多依靠管理人员经验性地确定分流措施,缺乏系统客观的分流方法,分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区域分流路网的道路特征,在行程时间基础上考虑道路收费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构建路段阻抗函数。从交通管理者角度出发,以路网总出行阻抗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需求守恒、路径路段流量关系和路径流量非负约束,建立系统最优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模型。分析模型的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 条件,设计基于梯度投影的路径型算法,求解得到路网各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之间的分流路径和路径流量。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量化分析不分流、分流时不考虑道路收费和分流时考虑道路收费3种情形下的整体路网及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分流时不考虑道路收费,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量平均降低27.72%,饱和度降低0.09,平均车速提高4.26 km/h;分流时考虑道路收费后,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量平均降低44.8%,饱和度降低0.4,平均车速提高12.98 km/h,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分流并未导致路网中其它路段交通运行情况变差。以上结论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改扩建交通分流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
9.
一、引言现代许多噪声政策条文出自1963年威尔逊委员会的报告.这个报告对减少交通噪声问题提出了大量的建议,要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争取达到80dB(A)的水平.一个专家小组的50%成员将这一数值作为划分车辆噪声是可承受或不可承受的界限. 根据威尔逊报告并考虑到1966年制定的相当严格的测量程序的效果,1970年联合王国首次对各种道路车辆颁布了噪声限值.然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电子收费系统中违规车辆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公路收费系统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即违规车辆的处理方案,同时简述我国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正>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道路设施的改善,营运车辆以其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优势而成为道路运输的主力军。在公路运输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道路运输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据公安部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入数位居世界前列,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由于车辆保有量大,使用率高,客车与货车或客车与客车之间发生正面或追尾碰撞事故时有发生,而大、中型客车与货车的体积和质量相当,若发生碰撞,后果非常严重。交通事故案例表明,在各类事故中,营运车辆是构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肇事主体,除驾驶人、道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外,营运车辆的技术性能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故障也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加强营运车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很好地调整交通需求,学者们提出了交通拥挤收费政策.但城市道路作为公共设施进行拥挤收费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不能正确合理地确定拥挤收费费率,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拥挤收费与社会福利和公众支持之间的关系,则该政策很难实施.文中通过对交通拥挤收费含义的介绍,提出了最优拥挤定价进行费率确定的算法,并对该算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4年第5号公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全部纳入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平台。《办法》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等三部局各自的职责,规定了运输企业与驾驶员在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明确监控人员应当实时分析、处理车辆行驶动态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在满足一定可靠性要求条件下出行者追求总预期出行时间最小的择路行为,定义交通网络的惯常均衡态。以不同的出行者会增加相异的出行时间预算为假设前提,建立相应的多用户变分不等式交通分配模型。这一模型不仅具有不依赖具体路阻函数形式的一般化建模特征,而且避免了现有文献中必须处理非凸约束集的问题,因此可以对模型的解进行定性分析。针对该模型,提出相应的求解算法。由于求解算法仅需对现有的网络交通分配算法加以局部修改即可实现,因此可被应用于实际规模的网络分析。通过算例结果的比较分析说明新模型及算法不仅有效,而且更符合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为体现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准确评价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采用行程时间均值和行程时间均方差的加权和定义广义出行费用,以不同的加权系数反映出行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从路段层面定义行程时间可靠性,以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构建SUE模型,建立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结合模型特点,给出Monte Carlo仿真和交通规划模型相结合的求解算法。并在一个小型测试路网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出行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对行程时间可靠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保守型出行者将使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有所提高;所建分配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使行程时间可靠性分析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分析一简单路网的路径选择问题,说明动态用户最优的条件及其物理意义。针对城市整体路网中交通流分布的差异,提出分配路网和模拟路网的分析方法:分配路网采用瞬时动态最优分配,模拟路网采用实际动态最优分配,并对二者的应用条件和关系进行分析。考虑到其在ATMS系统中的应用,模型重点分析空间OD转换问题,并将决策点的路径调整方法加入目标函数的选择中,以评价弹性出行策略和建立路线诱导的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