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安区地处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已成为上海城区东西发展景观主轴(陆家嘴-外滩-静安寺-虹桥)的重要窗口,拥有上海市高档商务办公区和宾馆区,是上海市商业、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中央商务区是城市核心高端服务职能的空间载体,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互动的聚集区,其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决定了交通需求的高度集中。如何规划和协同CBD的交通资源,以应对各层次的交通流、提高CBD的交通服务水平,是决定CBD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国内外先进城市持续探索的课题。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CBD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中国):这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般的有趣的公共交通系统。外滩观光隧道地处上海“钻石”地段.浦西出入口位于外滩陈毅广场北侧,浦东出入口位于国际会议中心南侧。紧挨东方明珠。隧道洞体全长647米,隧道内壁由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各种奇异的色彩变换不停,黄色的海星,粉色的花朵,形状各异的几何图案,各种充满生机的地球生物,跃动著生命的力量,引人遐思。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主要大中型城市均掀起了建设以商业办公为主的CBD核心区的浪潮,其规划特点均为商业办公高度集中,占地面积则相对较小,建设容积率较高。但核心区高容积率的开发导致交通需求较大,区域支路网常无法承载,引发交通混乱、通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核心区的慢行品质,破坏商业氛围,高峰期的拥堵对核心区的到发交通冲击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外滩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市规划的中央商务区(CBD),经多年发展已逐渐成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金融和投资机构入驻。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即将召开,上海市将在"十一五"期间把握世博会契机,重点进行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6.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0):39-40
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从过去到现在,这里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名片”。无论是外白渡桥还是周围的万国建筑,都会让人们流连忘返。而百年历史的外滩也在今天迎来了新的篇章——在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建设者的驾驭下,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根据城市地域特征和经济结构特点,在借鉴国际大都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单个大型中央商务区(CBD)向多个多极化、分散化、专业化分工服务区(MCBD)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何宣 《广东交通》2010,(3):60-61
上海是我国首个地铁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的城市。上海地铁中有一座在全世界都叫得响且让乘客过目不忘的地铁隧道——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乘客乘坐地铁沿647米长的色彩变换不断的隧道旅行,会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它和世界各地另外8个地铁站均被认为是全球最迷人的地铁站点。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商务区交通特征 1.概念 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城市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伯吉斯(E.W.Begess)和派克(R.E.Park)在其理论研究成果中首次提出了CBD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用CBD这一概念,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20世纪90年代的规划中提出建设CBD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4,(1):98-99
美国:CBD核心区禁止新扩建车位 美国是世界上机动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其车辆停放对策已经由过量供给转向控制供给阶段,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方案,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精明增长战略,部分城市实施"业主现金支付停车费来代替其他的任何停车津贴"方案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增加公共交通出行量。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1.形态布局.闸北区要打造为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可以概括为"一核心、多辐射、全拓展".一核心是指以不夜城地区1.9平方公里(包括北广场)为核心区域并先行聚焦发展;多辐射是在核心区突破重点,形成特色功能后向北站地区、中部商业文化中心、市北工业新区、特色物流园区、苏州河沿岸历史风貌区、多媒体产业化基地、汽车大道等功能区辐射;全拓展是指覆盖全区29.2平方公里.通过核心区的开发以及核心产业链的拓展,带动辐射区及向全区延伸,使这些功能区与核心区互为依存、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区对辐射区以及拓展区的圈层波及效应,最终实现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对闸北区域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内环线内闸北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核心区北部,面积为6.9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集中了铁路上海站、上海长途客运总站等大型交通设施,向来是中心城乃至上海市域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之一。本文以  相似文献   

13.
尚德申 《交通标准化》2014,(24):111-115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的规划特点,总结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可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公交枢纽优化中心商业区内的交通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城市中心商业区(CBD)内的公交线路实施合理管理,减少CBD内过于集中的公交线路和停车站点对道路交通和商店街景观的影响,削减CBD内的交通公害.为此,首先在目标城市调查分析CBD内公交线路的分布,公交车流和人流情况,指出CBD内没有公交枢纽的弊端.其次总结CBD内公交枢纽选址的原则,并通过土地利用分析为目标城市选定公交枢纽的位置.最后规划公交枢纽的平面布置和通达道路,并分析该规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定位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对提升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的要求发生着与时俱进的转变。因此,如何适应国际化趋势、实现本届总体规划的理念,是衡量道路交通建设者综合素质的关键,中心城核心区还要不要再增加高架道路是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者所要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熊文  黎晴  邵勇  李娟 《城市交通》2012,(1):38-53
构建世界级CBD,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不可或缺。选取纽约、伦敦、东京、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CBD的比较样本,从干路网割裂程度、轨道交通车站辐射范围、干路步行过街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总结中国城市CBD慢行环境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差距。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CBD,提出慢行岛、慢行核、轨道慢行接驳辐三类空间单位;基于慢行岛间慢行连通、慢行核内慢行优先、轨道慢行接驳辐内快慢衔接的规划策略,提出自行车入城高速路和三级骨干自行车道网及地下步行系统和地面三级骨干步道网的规划方案;确定自行车停车设施、步行过街设施、慢行跨河设施的布局标准,并给出交通宁静化设计及动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胜跃 《城市交通》2006,4(1):42-47
CBD区域的交通规划一直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的难点,交通供需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CBD功能的发挥,国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CBD区域普遍存在交通系统容量不足、过境交通与CBD交通相互混杂、CBD内部交通系统功能不清等诸多问题。结合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论述了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对原交通规划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突出了交通规划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8.
“外滩通道”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工程项目。外滩通道建成后,是一条双层双向小车专用的地下道路。其主线南起中山南路老太平弄、延安东路河南中路,沿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向北从外白渡桥下方穿过苏州河,北至吴淞路海宁路、东长治路旅顺路,全长约3.72公里,其中地下道路约3.3公里。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中心商业区(CRD,Central Retail District)到今天的城市中央商务区(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现代CBD已快速完善其独特内涵,包括拥有高盈利水平产业,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拥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拥有最高的地价,以及包括与城市最初的发源地、目前的地理中心有一定关联性的其它特征等。CBD由此之于城市在政治、经济、金融、交通等各方面的效能被相应放大。这种强力势能在空间上的辐射造成了CBD在土地使用、交通等问题上的激化,因而探讨解决CBD的交通问题成为国内外交通人关注的一个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浦西外滩地区交通拥堵、越江交通瓶颈制约等问题,上海制定了井字型通道规划建设方案.在此背景下,文中分析了虹口区交通发展现状、井字型通道建设影响,提出虹口区交通发展的调整目标和综合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交通主轴、合理布设井字型通道出入口、北外滩路网衔接、四川北路地区公交化和大柏树人行系统改善等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