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肖青  周旭 《世界海运》2007,30(4):1-2
港口竞争环境结构分析是港口外部环境分析的核心和重点,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原则和发展策略。阐述对港口业发展具有影响的基本竞争因素,分析竞争环境的结构因素对港口企业竞争能力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旨在为港口企业正确认识和分析所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港口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地域形态,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带来港口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港口竞争入手,分析了现代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以及港口争夺腹地货源的竞争;并针对港口竞争新焦点,就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连接港口腹地的空间纽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港口企业战略性薪酬结构体系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港口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伴随着港口业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对港口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竞争和挑战,我国的港口企  相似文献   

4.
现代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层次(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年底举行的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张春贤部长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竞争与发展的关系。张部长指出:“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有序竞争,是提高我国港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港口之间竞争能力的重要动力。港口企业不仅要在本港内和本地区参与竞争,而且要走出本地区和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造就竞争力强、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港口企业集团。”张部长在这里提出了港口竞争的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国家或地区内部港口之间的竞争与港口内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港口间的竞争一样。港口内部企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时期港口竞争形势及港口企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港口竞争的区域和竞争的内容及形式上分析了港口竞争的变化,阐述了由此带来的港口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并从加强与邻港合作、提高中转货物比例、发展物流产业和建立全球网络等4方面论述了上海港发展战略的现状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可晓梅 《中国水运》2009,(11):37-39
东北亚港口群之间打造战略联盟、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将成为目前及未来东北亚地区港口发展的竞争趋势。本文通过对东北亚港口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的分析,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的发展趋势,试对东北亚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东北亚各港口进行战略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下,竞争不可避免。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在市场的调节下,港口间合作的愿望又凸现出来。当前港口发展呈现出集群化的特征,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个港口集群。港口行业竞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激烈的港际竞争和港口发展的集群化、大型深水化、集约化、物流综合化趋势方面。下面围绕港口集群的观点并结合港口行业的其他特点论述环渤海海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港口间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下,竞争不可避免。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在市场的调节下,港口间合作的愿望又凸现出来。当前港口发展呈现出集群化的特征,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个港口集群。港口行业竞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激烈的港际竞争和港口发展的集群化、大型深水化、集约化、物流综合化趋势方面。下面围绕港口集群的观点并结合港口行业的其他特点论述环渤海海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量的迅速增加和国家对港口管理权的下放,我国沿海港口尤其是区域内的各港口为了增加自身利益而在货源、服务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拿长三角地区港口来说,虽然长三角地区港口布局确立了“一体二翼”的发展框架,但随着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开通、洋山港的开港、宁波和舟山两港合一、苏州组合港的建立,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依旧激烈,竞争重点、竞争手段、箱源竞争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港口的竞争面临三类竞争:港口间的竞争,港口内的竞争、联合运输的竞争。现代港口间的竞争以争夺跨国转运货物为明显特征;港口内的竞争以分享共同腹地为标志;联合运输的竞争,表现在高附加值的货物从海运中吸引出去,转移到其他运输方式,港口受到影响。因此,港口的竞争不可避免,港口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为了赢得竞争,各国港口当局都在改变港口管理态度和政策,促进贸易、港口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繁荣,这已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相似文献   

11.
龙军明  张兵 《港口科技》2007,(11):40-42,50
在世界港口业发生变革的进程中,港口民营化在港口经营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港口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了西方国家和中国港口民营化现状,对几种港口民营化情况做了研究和比较,最终阐述了西方港口民营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总结国内外对港口群的研究情况,通过研究这一领域积累的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了港口群演化与整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港口群发展与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港口管理模式分析及我国地主港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臣 《港工技术》2011,48(2):42-43
国外港口的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地主港管理模式是许多大型港口采用的管理模式之一.简要介绍国外几个著名大型港口地主港管理模式的特点和经验,着重分析地主港管理模式的优势所在.结合对我国港口管理模式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思考,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主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Dry port plays increasingl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land regions with seaports, and cross-border inland ports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originally proposed by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a logistics network connecting the inland regions by dry ports based on a two-stage logistical gravity model. First, a basic logistical gravity model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radiated inland regions from dry ports, where the logistical quality of dry ports is calcul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econd, considering mutual impacts among dry ports, seaports and cross-border inland ports, the influence of logistical gravity on the network is examined by using a coefficient based on the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 i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theory. An improved logistical gravity model is further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logistical connections among various ports (e.g. dry ports, seaports and cross-border inland ports; hub and feeder ports). Then, a hub-and-spoke network can be established. Dry ports are potential to connect to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o a Chinese case is us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strategies of embedding inland regions in the BRI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和趋势,着重分析了上海港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探讨了我国港口与物流如何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闽南港口物流功能系统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角度对闽南港口物流存在重复建设,缺乏分工协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比,对各港口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比较,应用赫希曼一赫芬达尔指数(Hirshmann-Herfindahl index)反映了闽南地区各港口之间的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集散状况,提出各港口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闽南港口物流系统下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闽南港口物流的有利条件,促进闽南港口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锋 《港口科技》2007,(2):7-10
介绍了日照港的现状,以及吞吐量跨越增长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日照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加快港口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从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着手,从创建良好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目前内支线货物退税操作流程、中国沿海及附近国家港口中转货的情况、中国沿海港口通航条件的现状、助航设备的发展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中国沿海港口的定位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港口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港口的发展模式由单一型变为多元化。介绍了我国目前港口发展的4种模式。对每种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且与其它模式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港港联盟可以真正做到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是新形势下港口发展的方向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先进港口建设现状,讨论了国外生态港口建设实践对我国生态港口建设的借鉴作用。结合当前我国港口环境保护的要求,分析了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深圳港等在建设生态港口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当前我国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港口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