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一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评价构建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城市十年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实例证明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是科学、有效的,克服了单纯利用灰色或模糊评价法中的不足。不但准确得出各年的评价结果,而且借助隶属度矩阵能分析出各年评价指标上的差异,进而有助于政府调整措施促进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拟建公路的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其建设方案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判的不足,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模糊决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该公路项目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利用全部信息,将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获得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的反映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在高峰时段出行时,有多种出行方式可供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居民出行所考虑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可以预测居民在高峰时段出行方式的结构和比例,对合理设置交通结构、减轻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拥挤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层次组合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系统的非线性、随机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行为特征量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复杂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变权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评价者定性分析的结果定量化地组合模型进行交通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人员损失、财产损失、时间成本、油耗等指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实施该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比较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安保工程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骑行感受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车者对出行环境的真实感受是评价自行车出行品质的根本依据。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32条典型自行车路段进行调研,获取这些路段的物理设施特征与交通流运行特征,通过视频拍摄得到40个视频片段,邀请126名志愿者对视频中呈现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进行评分。基于此构建基于出行感受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模型,并给出出行品质分级标准。以上海市中心区干路为例进行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仅32%的干路评级为中等和良好,进而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最后,选择上海市一条自行车路段进行出行品质改善示范,验证了出行品质评价模型和分级标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主体和乘客感知两个方面出发,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对快速公交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依此建立了以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为目标,系统主体可靠性和乘客感知可靠性为准则,到站准点可靠度、换乘可靠度、线路容量可靠度、行程时间可靠度、出行费用可靠度及乘客服务可靠度为指标的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的3层评价体系.将熵权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快速公交线路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利用该方法对杭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进行线路评价,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客观、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机场投资的特点,建立了机场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相似系数法和灰色多层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对机场投资风险进行评价。以衡阳机场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得出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武警部队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建立了武警部队运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作为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慢行交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交通系统能否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非机动车交通存在的问题;接着在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的概念,分析了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了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利用加权综合指数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冯娇  祝翔  雷黎 《交通标准化》2010,(21):87-90
针对现阶段自行车系统评价的不足,基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构建线路设施及管理、停车场设施及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广义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系数。并以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周边自行车交通为例进行系统评价应用,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将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划分为前往站点、租车骑行和还车离开3个阶段, 分别研究了城市用地在每个阶段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针对第1、3阶段, 采用兴趣点度量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的城市用地类型, 通过引入时间满意度函数,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提出了预测骑行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建模方法; 针对第2阶段, 构建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6个影响指标, 包括起始站点骑行产生量、起始站点分布密度、起始站点偏离度、终止站点骑行吸引量、起终站点间距与起终站点用地差异; 对纽约市961 865条以及上海市1 185 816条公共自行车骑行记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持用地因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方法针对纽约和上海记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1、0.474, 建模方法的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达到了0.738、0.607;针对自行车站点间客流量的建模, 提出的6个指标均对站点间客流量有显著影响, 并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87。可见, 建模方法更加合理地衡量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并对站点的骑行产生量、站点间客流量与站点吸引量实现了更为准确的建模。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频检测的自行车流跟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行车具有骑行速度慢、行驶轨迹多变等特点,传统检测手段难以获取车行轨迹数据。提出基于视频检测来研究自行车流跟驰特性的方法,在对视频检测交通流所获得跟驰事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K-means聚类定量判定出跟驰样本,并根据筛选出的样本建立自行车流的广义回归跟驰模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行车道单向通行是导致自行车绕行距离较远、逆行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降低了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设置双向自行车道的解决方案.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基于路网条件及交通需求因素重点分析了双向自行车道的设置条件;同时对双向自行车交通流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拟合,得到了双向自行车道的横向净空和宽度要求;进一步对双向自行车道的行驶方向、车道断面形式和交叉口过街形式进行设计,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特点的双向自行车道设计参数参考值.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建、改扩建道路双向自行车道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区间数评判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公交网络系统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公交网络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区间数评价原理,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城市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银川市现有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处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混合交通流具有典型性. 对其有效的组织是保障交通通畅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以信号交叉口多辆自行车形成的自行车群为研究对象,选用视频采集技术获取自行车群在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个信号交叉口的通行特性. 然后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用自行车群的平均速度、群的长度、群的宽度3个指标对两个信号交叉口自行车群通行阶段进行聚类划分. 结果表明,自行车群通过交叉口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群逐渐扩散阶段、膨胀阶段和逐渐收缩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分析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优越性及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效益,阐述公共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换乘对象的必要性,论证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在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法的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租赁点选址方法,对解决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问题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罗克 《交通标准化》2010,(23):205-210
为了有效地解决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问题,首先分析和总结公共自行车站点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ISM建立解析结构模型,并得到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评判法对杭州"德胜社区"设置站点的优劣进行评价,根据隶属程度,评价在该位置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的适合程度并验证该评价方法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项研究能够为城市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综合交通体系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出发,分析了衡量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及权重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物元分析的方法对综合交通体系进行评价,为综合交通的科学发展提供定量化的指导方案.最后,以湖北省综合交通体系为例进行分析,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对其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