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亦涵 《轨道交通》2009,(2):14-15
回放:2008年11月12日,“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科技创新推选”活动颁奖盛典于第四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峰会期间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逾300位来自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专家学者、企业决策人、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盛典。  相似文献   

2.
近数十年来,轨道交通包括城际铁路、通勤铁路、地铁、轻轨等,在许多国家得到很大的发展,轨道交通的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曾发生过几起撞车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8,(9):18-18
在美国铁路养护和工程协会年会即将召开之际,新的领导将会登台。现任会长Larry Ethertion谈了在任期内的工作。Larry Ethertion曾在诺福克南部铁路公司及其前身诺福克&西部铁路公司工作达37年,在这段时间里,培养了领导、沟通和管理能力。在会长任期内,他使协会的教育基金持续增加,从而吸引大量人才进入轨道交通领域;组织出版各种轨道交通书籍和手册;举行研讨会。他认为,轨道交通产业将持续发展,并整合新的技术来保证货运和客运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和准时。  相似文献   

4.
未来10年,中国特大城市将大规模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这为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改善铁路、中心城轨道交通、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及其结合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总结轨道交通网络之间的三种结合类型:点状结合、线状结合、网状结合,并分析不同结合类型的服务效果差异。提出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概念,论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阐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主要技术措施。最后,指出中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6,(1):29-35
过去的十年,是亚洲致力于铁路交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 未来的十年,是亚洲铁路交通业持续强劲增长.前景可观的十年。 无论是印尼、越南.还是中国和菲律宾.亚洲铁路领域增长势头强劲。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铁路交通市场,它以往垄断性的铁路部门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早期阶段。预计至2020年中国铁路线总长度将达到十万公里。 印度紧随中国之后,制定并正实施着价值达几十亿美元的宏大铁路交通计划。越南则采用更多的市场手段振兴铁路交通业,最近颁布的《铁路法》是变革与发展其铁路部门的重要步骤。 由于各国就贸易及铁路交通领域加强区域合作进行会谈,亚洲铁路交通业定将取得巨大增长。印尼、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亚洲充满无限商机。 2006亚太轨道交通论坛隆重启幕,将和您一起共同回顾和前瞻亚太轨道交通业的发展成就和美好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4月26-27日,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2012年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与会人士逾1000人,达到历史之最,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受到行业各领域人士的积极参与。本届论坛包括: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第二届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第五届轨道交通机电应用创新发展论坛、第四届中国机车车辆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与会人士表示:“本届论坛规格高、人气高,议题切合实际,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商金凤  李磊 《轨道交通》2008,(11):30-33
2008年11月14日,备受轨道交通行业关注的“第四届CRTS暨2008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世贸商城成功落下帷幕,其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精准定位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同时,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企业在本届展会上共同展示和分享了行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据有效统计,有2653名专业观众到现场进行了参观。  相似文献   

8.
《交通标准化》2008,(20):126-126
会展描述:“2008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展览会”由上海市铁道学会鸿与智集团主办。展出面积约1万m2,参展商近200家,展出摊位约400个。“十~五”期间,铁路基建总投资估计达12500亿元,投资金额是“十五”建设投资规模的近4倍,中国铁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黄金机遇期,铁路建设的发展为中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2008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展”正是顺应强大的市场态势,针对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行业及工程施工单位的需求而举办。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9,(12):75-75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中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取得了众多辉煌成就,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先进企业和人物。从2009年6月开始立项调研。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划。由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发起,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轨道交通产业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轨道交通企业自主创新50强”(以下简称“RTTOP50”)评价活动于11月上句已全面启动。并进入报名阶段。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09,(12):66-66
德国WAGO公司作为弹簧连接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广者,自1977年发明了具有“笼式弹簧夹持结构”(CAGECLAMP0)的接线端子以来,这种电连接技术就得到了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广泛认可。1978年,德国铁路就将其应用到旅客列车的低压电气柜、电源和照明系统中。目前。wAGO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所信赖的品牌,并经受住了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11):32-32
近几年,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本届“高速铁路国际峰会·中国2009”上,围绕“深入高铁市场发展,加强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小组讨论,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快加强高铁技术体系建设,如何将技术与市场深入结合,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小组讨论由本届峰会主办方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主编邓艳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07,(11):44-45
本届轨道交通峰会云集了诸如法国泰雷兹、德国赫思曼、新加坡Wanderware、厦门金鹭、北京艾克斯特软件和台湾中测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会议期间,诸多企业介绍了其在铁路轨道交通领域中的技术发展、产品及奠应用技术和实施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优良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的企业团队基础上,在铁路轨道交通大发展的今天,这些企业一定能把握住中国市场发展的大好时机,在铁路轨道交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姚靓 《轨道交通》2012,(8):36-37
[CRTSCHINA国际轨道交通展]首办于2005年,拥有8届佳绩,每年轮流于北京、上海举办。是唯一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批准的轨道交通行业展会,是中国唯一集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行业展览会,亦是唯一立足中国、关注亚洲采购市场的国际轨道交通展。为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市场的企业用户提供便捷的商贸平台。海内外多个行业协会全力支持,[CRTSCHINA国际轨道交通展]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及至亚洲新兴市场、建立国际网路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国外利用铁路路权开发轻轨交通的概况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铁路路权开发快速轨道交通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36年,美国的哈特森-曼哈顿(HUDSON AND MANHATTAX)铁路公司就尝试在20.3公里的铁路上同时开发快速轨道交通。真正意义上的利用铁路路权开发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开发轻轨客运交通的想法起源于德国,并在德国发展起来。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这项技术的典型代表为欧洲和美国,现将这两个地区利用铁路路权开发轻轨客运交通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晓妍  邓艳 《轨道交通》2010,(10):48-49
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设规模和速度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截至2009年底,铁路的建设里程已超过8万公里,按规划,到2020年,铁路运营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目前全国已有10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37条,总里程1000多公里,国务院已经批复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还有一些城市正在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全国25个城市共有在建线路60余条,长度达16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10,(18):97-97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8日-2010年10月30日 会展场馆: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描述:随着昆明地铁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批准,标志昆明春城也将进入“地铁时代”。为配合整个昆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本届展会以“构建合作平台、打造行业品牌、展示企业形象、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展示国内外先进的地铁与铁路建设整个环节的所有需要的技术装备,通过展会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众多有意投资昆明地铁、铁路建设的企业提供一个绝佳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7.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的四大重点领域: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与水平.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需求,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涉及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瓶颈,指出了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领域当前值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为今后深入开展轨道交通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轨道交通科技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铁路轨道沿线的智能监测设备建设、轨道交通领域的环境新能源再生等新兴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新能源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捕获环境清洁能源并将获得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各类智能传感器、交通信号装置、监控设备等正常运行提供电能.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各种新能源再生技术在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包括风能采集、热能采集、太阳能采集、声能采集、制动能采集以及振动能采集.其中,振动能采集是轨道交通领域受关注程度最高、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新能源再生技术,其主要能量采集形式包括电磁式、压电式、摩擦式以及液压式.通过对研究内容及现状的总结和梳理,归纳了现有技术问题和工程应用挑战:包括稳定性、耐用性、经济性、能量大小、运动放大、可靠性方面.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新能源再生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将促进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交通标准化》2010,(24):49-49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九技术委员会(英文简称“IEC/TC9”)第50届年会于10月26日在长沙召开。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央办公室、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九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欧洲电工委员会轨道交通电子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英、德、日、美等10多个国家的30位专家,铁道部12个归口单位、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0,(10):30-31
全球知名的轨道交通盛会——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Inno Trans)于2010年9月21日至24日在柏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