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十五”南京交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围绕“迎接+运会、建设新南京”的目标和主题,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工程质量好,完成了一大批战略性重点工程,对南京交通改善意义重大,对今后南京城市发展影响深远:主要辐射方向均有高速公路连通,实现都市圈高速公路1小时通达;建成了南京长江三桥,实现高速公路跨江成环;建成了新南京火车站,改善了铁路对外交通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2.
交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交通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把广西交通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和加快发展的步伐,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实施广西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重大决策,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机遇,加强交通行业党的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全力搞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公路主骨架,西江水运主通道和港站枢纽建设等,形成在港口为龙头,出海道为骨架,公路和水运配套的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 2019 年党中央、 国务院印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全面开启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目前浙江沿海港口逐步从规模化扩张进入转型与提升时期, 进入与铁路、 航空、 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新阶段, 2019 年浙江提出以海港为龙头、 陆港为基础、 空港为特色、 信息港为纽带的 “四港” 联动发展新格局。 物联网、 5G 等一批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交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为智慧港航发展提供新的媒介, 契合海港、 空港、 陆港、 信息港 “四港” 联动发展的深入需求, 为全省智慧港航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南通大办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交通落后的面貌,加快了运输业的发展,发挥了“通道经济”效应,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交通环境是南通快速崛起的支撑点,着力点。“十五”交通建设将高标准定位,建立苏通大桥,优先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干线公路档次,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振兴水运事业等。并采取有效对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6,(9):204-204,118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坚持“需求引导、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方针,积极开展行业创新.开创公路水路交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交通工作会议7月21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十五”时期广东省交通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形势,找准差距,明确“十一五”时期广东省交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对策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事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动广东省大交通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广东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努力当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江苏交通科技》2005,(3):47-48
2004年,江苏省公路学会在省科协、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团结、组织全省广大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交通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学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我省公路交通科技进步,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广东交通》2006,(1):14-15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不断提高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交通改革,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记者目前从省政府召开的广东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广东将投入约为2900亿元的资金其中公路及站场投资约2000亿元;港口投资约870亿元;内河航道投资约35亿元。重点建设和完善公路水路交通六大网络,即全省高速公路网、区域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公路水路运输网、交通信息网。  相似文献   

10.
省交通厅长张远贻在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称,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新理念,并出台了加快交通业发展的意见,使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五种方式”并进的良好态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交通》2007,(2):50-50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公路、铁路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服务型交通,全国交通建设闪耀五大亮点。这是交通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透露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06,(10):12-20
第一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发展形势 “十五”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也是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和服务作用最为显著的时期。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957亿元,年均增长18.7%,超过建国以来51年完成投资的总和,在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沿海港口、内河航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农村沥青(水泥)路达到63万公里,比建国以来前53年翻了一番:公路客运量达171.2亿人次,货运量154亿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02%和32.6%;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7580万标准箱,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交通科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交通科技的发展也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总结50年来我国公路、水运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对我国21世纪公路、水运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作了深入的分析、介绍。根据交通部制定的我国公路、水运“三主一支持”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并着重提出“科教兴交”的战略总体目标及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23日,赵詹奇厅长在“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座谈会上,代表厅党组提出要弘扬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的交通精神——“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并对上述精神的主要内涵作了精辟的理论阐述。我们认为这是交通事业发展的殷切期盼和必然结果,标志着交通系统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自我激励的主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不断用这一精神武装头脑,使之成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成为浙江交通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本文就“交通精神”的现实价值.对“交通精神”内涵的理解、如何弘扬“交通精神”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 2019 年党中央、 国务院印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全面开启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明确提出要推动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 建成人民满意、 保障有力、 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浙江以 “三个地” 的使命担当, 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 发挥 “海港、 陆港、 空港、 信息港” 联动发展优势, 将 “四港” 联动作为交通强国建设金名片, 努力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交通领域标志性成果, 对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也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交通建设的要求必然有所提高。公路建设既保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行,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根据市政府要求,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就上海综合交通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上海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现将主要研究思路和初步成果作一简要介绍。介绍分为五个方面:“十五”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回顾;综合交通发展形势和需求预测;总体发展目标;“十一五”综合交通建设的主要任务;综合交通发展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讲述“九五”期及2000年广西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十五”广西交通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实现广西交通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远贻 《广东交通》2005,(1):16-18,22
总体思路是把握“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完善交通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两大体系”,推进“四项改革”;公路,水路建设管理机制改革,养护体制改革,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和行政管理,事业管理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初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航道、港站等)的目标和任务,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应在科技进步、资金保障、质量保证等方面采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