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经自重固结后,在未经地下水扰动后具有自稳能力。但经地下水渗流后迅速丧失自稳能力,表现为泥化、软化,开挖后易发较大规模塌方。根据西安外环高速公路白鹿原隧道塌方实例分析了高含水率黄土隧道塌方变形机理,介绍了一例塌方处理的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UDEC离散元法通过对块体大变形运动进行循环迭代计算,可以较大程度的模拟隧道实际塌方情况。以子尹隧道塌方事故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法对该隧道塌方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与实际塌方情况的对比,验证了UDEC离散元法模拟隧道塌方的正确性;通过UDEC离散元法分别模拟了不同埋深、不同岩体结构和不同围岩级别的隧道塌方过程,分析了隧道塌方特征。研究表明:埋深主要影响拱顶塌方的范围;岩体结构(如节理裂隙)较大程度的影响塌方的形式;围岩参数同时影响塌方范围和塌方形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场隧道塌方实际情况并结合有限元结构计算,对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断面黄土隧道塌方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东黄土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隧道结构断面、隧道支护结构、隧道围岩压力以及隧道施工工艺等,介绍了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了黄土隧道施工的经验。这对于相同类型的隧道施工以及塌方事故的预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头隧道塌方处治方案及结果,分析黄土隧道塌方形成的原因,塌方紧急处理措施,并对其处理后结果进行监测分析,对黄土隧道工程中怎样避免塌方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峰坳隧道为58省道泰顺段的关键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开挖至K16+240时发生了塌方。塌方段围岩的岩石结构为碎石状镶嵌结构,内部充填泥质夹层,是较为典型的断层破碎带塌方。首先分析了峰坳隧道塌方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塌方的处理方法、施工要求,并且根据实际处理效果,对处理方法动态调整;其次基于量测资料,对塌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总结了破碎带塌方处理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在施工前预防隧道塌方,优化隧道设计,以卧龙岗隧道施工塌方风险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明晰了诱发隧道塌方的风险因素,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情况辨识了风险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源进行了重要性排序,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塌方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进行了调查统计,并运用风险矩阵法确定了塌方风险等级。分析结果表明:初期支护及时封闭、临时支撑拆除时机、二次衬砌紧跟与爆破震动是塌方发生重要诱因,卧龙岗隧道塌方风险等级为Ⅲ级,风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8.
隧道塌方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除了加强预防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整治处理、减小损失和挽回进度。结合郴宁高速公路虎形山隧道浅埋段塌方情况及处理措施,对隧道塌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塌方段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处理后塌方处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情况可知,处理效果良好,可为隧道塌方冒顶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松散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遇到围岩失稳和掌子面塌方冒顶等技术难题,结合嘉华大桥北桥头接线工程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和隧道暗挖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对掌子面塌方进行了成功监控,并对浅埋隧道的塌方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塌方事故的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冯继强 《北方交通》2012,(9):115-117
结合隧道工程实践对双喜岭隧道塌方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详细的塌方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隧道整体坍方一般发生在隧道断面开挖完成的软弱围岩中,利用强度折减原理对隧道整体塌方的发生、发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整体塌方进行预塌方数值模拟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李清 《交通标准化》2009,(22):102-105
隧道整体坍方一般发生在隧道断面开挖完成的软弱围岩中,利用强度折减原理对隧道整体塌方的发生、发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整体塌方进行预塌方数值模拟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李伟明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4):123-125,151
以湖南怀新高速公路船溪隧道为工程实例,对隧道塌方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工序以及其后的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15.
塌方对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展极其不利,因此进行塌方事故预防非常重要。对高原长大隧道的施工塌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 ISM)判定层次结构模型中同层元素相对重要程度的大小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指标,给出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在高原长大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因素中,环境因素重要程度最高,隶属于该指标层的降雨、低温情况对目标层的作用最明显。所建立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可以为实际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塌方是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事故之一,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做好隧道塌方的治理对于保障隧道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形成原因,并就隧道塌方的治理提出了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庄隧道冒顶处理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新庄隧道塌方,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浅埋偏压隧道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隧道开挖施工有限元模型,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梅勇文 《北方交通》2012,(10):97-99
结合某隧道浅埋段塌方事故,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塌方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