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合作历史来看,中国客车行业需要海外客车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快速发展,海外客车技术只有在中国客车市场上才能将其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亮 《商用汽车》2006,(8):48-49
20年前,当国内客车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时,引进海外先进客车技术,提升客车产品的制造水平是各企业获得市场的重要手段;10年前,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客车制造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以金龙、宇通为代表的国内客车企业开始迅速成长,中国的客车产品开始在市场上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竞争力;5年前,中国的客车产品开始将市场的触角伸向海外(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部分客车企业出口到中东等地区),友谊、少林等客车企业成为了这一市场开拓的先驱;3年前,金龙、宇通开始在海外市场“爆发”,先后通过了欧洲和美国的出口技术认证,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开始由低价竞争转向品牌输出;2006年7月9日,青年NEOPLAN率先出口到韩国釜山,单车价位达到近200万元,创造了目前国内客车产品出口单价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  相似文献   

4.
张翼 《时代汽车》2014,(2):82-83
20年来,中国客车业“跑步发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行业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中一股中坚力量,产品不仅满足和丰富了国内市场,10年前又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同样令中国客车业陷入窘境。厦门金旅面对窘境积极寻找破解途径,并最终掌握“破局之匙”。  相似文献   

5.
杨亮 《商用汽车》2006,(8):52-53
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客车行业只是一个极小的分支,相比于乘用车和卡车行业而言,客车行业无论是生产规模、产销量还是销售额都远远要低。但是,中国的客车行业可能也是汽车行业中最不“安分”的一部分。中国客车的技术引进是做得最到位的,几乎世界上最优秀的客车技术都已登陆中国;中国客车的海外市场是做得最热闹的,无论是中东、北美、西亚还是欧洲,都已经能看到中国客车的身影;中国客车的自主创新是做得最优秀的,在车身匹配和造型的自主研发上,中国客车已经接近或已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欧洲发达国家对客车技术的要求;中国客车的未来前景也是最值得期望的,相比于欧洲、日韩逐渐减缓的市场脚步而言,中国不但有着巨大的客流量作为背景,公路、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客车行业的不“安分”注定了其触觉的敏锐,在近年来国际原油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不少客车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节油产品,无论是宇通、苏州金龙、金旅,还是广州五十铃,纷纷都叫响了推广节油产品的口号。2006年7月20日,江淮客车有限公司在合肥市隆重举行了“节油万里行——江淮·现代客车在行动”的启动仪式,并将节油客车产品的推广作为其2006年最主要的活动之一,于是,新一轮的节油推广热点,又在安徽合肥举起了旗帜。  相似文献   

6.
文风 《城市车辆》2007,(12):15-16
行业品牌现状 国内大中型客车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更是借海外市场井喷式机遇的助力,市场火爆,行业步步走高,带动了行业强势品牌的树立.  相似文献   

7.
林锋 《商用汽车》2004,(9):34-35
说到中国的客车企业就不能不提到宇通.1997年,随着宇通亚洲最大的客车基地的落成和启用,宇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利地完成了中高档客车的品牌定位.在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结合方面,宇通客车的成功无疑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典范.  相似文献   

8.
说到中国的客车企业就不能不提到宇通。1997年,随着宇通亚洲最大的客车基地的落成和启用,宇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利地完成了中高档客车的品牌定位。在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结合方面,宇通客车的成功无疑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典范。翻开历史:合作令宇通的地位更为巩固郑州  相似文献   

9.
常剑 《商用汽车》2007,(1):37-39
2006年应该说是客车行业值得庆幸的一年。一方面在于国家行政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与时俱进,先后出台了一些针对客车行业的利好政策;另一方面,客车在海外市场上的异军突起,相比中国轿车“技术没换来,市场已丢掉”的窘境来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也为其自身争取来了更好的生存空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07,(4):78-79
作为客车领域中的一支新锐,安源客车在2006年一路高歌,称得上是2006年度的最大“黑马”。经过2年的发展,安源客车已形成12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通过美国BOT、澳大利亚ADR,以及中国的3C认证。目前,安源客车遍布世界各地,作为中国第一家大批量出口澳大利亚;第一家大批量出口美国;第一家面向媒体进行侧翻试验的中国客车制造企业,2006年无锡安源出口美国200台,为中国客车出口海外作出了典范。本届客车博览,安源为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带来了四款针对海外市场需求设计的车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