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心脏",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关键在于动力电池的竞争。但由于目前动力电池的比能量不够高、充电时间长、一次充电行程短、安全性差、电池成本高等原因,尚不能得到大范围推广,所以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成了电动车发展的瓶颈。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种类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可以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三大类。  相似文献   

2.
<正>电动车动力电池主要是指用于家庭及类似场所的电动交通工具上,作为其动力来源的各类蓄电池。按蓄电池的材料分类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按应用场合分类主要有:家庭用电动车动力电池、特殊场合用电动车动力电池。目前,人们日常接触、使用的电动交通工具,几乎都是电动自行车,因此,通常大家把电动自行车用动力电池简称为电动车电池,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动车  相似文献   

3.
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而电池模块是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池模块的设计将是重中之重。从生产效率、制造成本、维修成本、梯次利用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本文将阐述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新型动力电池模块结构。  相似文献   

4.
动力电池技术是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障碍之一,如何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续驶里程、降低成本、扩大工作温度范围,改善系统内电池单体的一致性等,无疑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电动车用电池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电动车推广所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发展电动车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在动力电池市场,全固态电池是近两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由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方面的局限,研发新一代动力电池成为行业所需。尽管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未来还存在着争论,但从各电动车生产商和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投资动作来看,全固态电池应该是未来5-10年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锂电池行业内普遍存在安全隐患,若动力电池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势必对电动车的推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锂动力电池的现有检测方式不足以检测出电池的潜在安全问题,而安全的电池才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笔者认为:只有实现本质安全性才能确保锂电池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电动车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镍氢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能蓄电池,是目前电动车开发应用过程中具有实用性的动力源。鉴于镍氢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此列入国家“863”计划,并力争使这一项目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最近,随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制成功的轿车用100 Ah高能密封镍氢动力电池的装车,并实现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达225 km,使我国在镍氢动力电池的研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装车并在北京与天津之间长距离运行成功的这组电池,单体电池比能量已达到60 Wh/kg~70 Wh/kg…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运行,实验研究了其在大倍率放电时的热性能。实验中,对于一款商业电动车用3.2 V、50 Ah锂离子电池,用充放电测试仪和温湿度巡检仪,控制放电倍率为1C~3C(50~150 A)。结果表明:电池放电倍率越大,电池两端工作电压平台越低,电池放电量越小,电池表面的温升率越大。当放电倍率达到3C(150 A)时,电池表面温度超出其安全工作温度,因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大倍率放电时,需要为其增加散热设备。拟合了一组用于计算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的瞬时产热量的经验公式。这些公式可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辅助散热设备的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电池技术是电动车技术的核心要素,电动车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池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传统一代的铅酸电池很难支持行业更高层次的发展;新一代的新型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技术基本成熟,即将成为电动车动力电池的主力军,聚合物锂电池是其中的佼佼者,前景最为看好;下一代的电动车电源将是燃料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与聚合物锂电池组成的混合电源,但其商业化应用可能还要等到5-15年以后。我国电动车行业经过一轮大发展以后,逐渐进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的重新洗牌和产业整合阶段,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率先采用聚合物动力锂电池的企业将赢得先发优势,建立技术壁垒,彤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新一代电池技术的成熟,将推动我国电动车行业的又一轮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4月25~28日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暨2008年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上,浙江诺力电源有限公司高调推出以"新诺力"为品牌的电动车用电池。由此,动力电池业又一个"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有密封铅酸蓄电池、MH/Ni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铅酸蓄电池凭借良好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称雄电动助力车市场;MH-Ni电池组因为其在高电压条件下使用时的安全性、对环境友好、长使用寿命和适中的价格,在当前上市的混合型电动车上MH-Ni电池名列前茅;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EV和混合型电动汽车HEV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被过度夸张,电池内阻被过分夸大;燃料电池因其电池系统寿命短、能效和比功率有待提高、可靠性差、价格太高、车载氢源困难等原因,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离市场要求有较大差距。对发展电动汽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海宝电池等八家企业在"2014中国(无锡)电动车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及技术创新专业研讨会"上荣获"国家首批无镉技术证书",闫智刚博士代表海宝电池在此次研讨会上作了题为"铅酸动力电池的无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分析了无镉内化成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控制做好无镉内化成技术的关键点,而这正是海宝电池品质优良的决定点,从而力证海宝电池无隔技术位于行业前列!那么问题来了!电动车动力电池无镉电池创始人是海宝  相似文献   

13.
建立精确的电池模型是实现电池管理策略仿真及验证的前提,是实现对动力电池进行全面、高效、精细化的管理的关键。然而在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电压迟滞现象,严重影响了动力电池的建模精度。文章建立了一种考虑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压迟滞的电池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识别,可供从事相关锂离子电池状态分析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中没有发动机、气缸、变速箱,也没有排气管,代之以电机、控制器和一叠叠的锌空气金属燃料动力电池.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动车博览会看到的事实,这就是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携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动汽车室在展会上展出的全世界第一辆锌空气金属燃料电池轿车.  相似文献   

15.
陈小长 《时代汽车》2023,(21):101-103
纯电动车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动力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瓶颈,使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对电池的要求较高,厂商也不得不使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功能的电池,此类电池寿命长、可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在此背景下,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厂商在回收处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不计,且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鉴于此,本文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详细意见,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晓勇 《驾驶园》2009,(9):19-20
《驾驶园》:请介绍—下目前电动客车上应用的主流锂电池技术?丁立学:电动客车的关键部件还是要看电池电池始终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个瓶颈.一直发展到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一家企业或研究机构拿出理想的适用于电动大客车的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规模、新兴电动车品牌具备资本实力及动力进行前期投入、国家政策开始加大对换电模式的支持力度,未来,车电分离模式将进入到一个可以发展壮大的成长通道。"车电分离",即电动汽车的车身和电池产权分离,买电动车时不再必须购买动力电池。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总结来看,一是降低购车成本,提升电动车保值率,促进销量;二是鼓励充换电相结合的模式,改善现阶段电动车续驶短、充电慢的痛点;三是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化、梯次开发和回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锂离子电动车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热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厂商开始上马锂电车项目。然而,选择什么样的锂电池成为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锂电池的保护电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动力电池而言,要真正保证安全,正极材料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量最多的正极材料有以下几种:钴酸锂(LiCoO2)、  相似文献   

19.
以某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的轻型商用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动力电池在低温-10℃及常温25℃时的充电时间、能量、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输出功率。研究了在-10℃低温环境下,以40 km/h匀速行驶时系统电压及单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为低温环境中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研究和电池管理系统低温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3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可靠性性能,其城郊工况共累计行驶96000 km,累计充放电循环1200余次.经过等速60 km/h续驶里程试验标定,结果表明,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大小对电池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其中50Ah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较小,按此性能进行评估,基本满足电动汽车使用寿命设计目标(l000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