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将改变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的空间运输联系方式,从而改变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物流格局.从珠三角地区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业特点出发,总结珠三角地区物流业特点,对港珠澳大桥影响珠三角物流格局的途径进行介绍;并逐一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香港、深圳、珠海等珠三角主要城市物流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修建港珠澳大桥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利弊,辩证思考;提出了暂缓建桥的依据;认为将来建桥必须贯彻国防要求,注重珠江口的通航能力及大桥的载重、机动和防护能力;从战备和通航的角度提出了修建海底隧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钢箱梁结构在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防腐施工难度极大,其防腐涂装施工费用创下了中国桥梁之最。通过对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腐蚀环境特点及工程涂装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对HSE体系下港珠澳大桥在海洋环境下钢结构防腐涂装的一些涂装厂房、喷砂技术、新型磨料技术、喷涂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究,对跨海大桥钢结构防腐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实践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8月5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当天下午,在省长黄华华和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与媒体的见面会上,曾荫权透露,粤港澳三方就港珠澳大桥的融资已达成了共识,港珠澳大桥将由粤港澳三方政府共同出资兴建,三方的资本金额共157.3亿元人民币,占大桥主体建设费约42%,其余数额将通过贷款解决。项目预计在2010年前动工。  相似文献   

5.
《广东交通》2005,(6):28-28
港珠澳大桥一桥贯通香港、澳门及珠海三地。大桥起于香港大屿山散厂湾,横跨珠江口,延伸至珠海拱北及澳门明珠,大桥为高架桥,全长29公里。  相似文献   

6.
符信  少英 《广东交通》2007,(5):18-19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广州至珠海铁路正式启动建设。9月26日,铁道部、广东省在广珠铁路珠海高栏港站区联合举行了广州至珠海铁路建设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宣布:“广州至珠海铁路建设,正式启动!”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常务副省长钟阳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广珠铁路奠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1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透露,港珠澳大桥计划今年开工,中央明确对大桥主体工程出资50亿元。  相似文献   

9.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8月2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分别率粤港代表团出席,并就全面推进“十一五”时期粤港合作的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备受各界关注的港珠澳大桥的各项研究和论证也获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酝酿多年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有了新进展: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补充工程地质勘察即将展开,大桥三个落点已确定,并将配备3个“三地三检”口岸。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背景、目标、桥梁结构和景观文化设计方案;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建设成就及经验;概述了基于"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建设理念的桥梁工程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创新成果;提出了在建设交通强国时代背景下,我国桥梁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工业化技术路径及建设要点、体制机制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2月13日,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表示,港珠澳大桥项目初步预计今年12月开工。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评价港珠澳大桥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对香港、澳门、内地三地护栏安全性评价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相关规范修订完善的最新进展报告,确定港珠澳大桥护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备受关注的港珠澳大桥动工时间又现变量。广东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从现时大桥前期工作进展来看,如期于明年动工的可能性不大,环保评估、融资成为大桥的主要阻碍,其中包括国际招标、发债券等五大融资方案正在紧张论证之,中。  相似文献   

16.
少英  泽贵 《广东交通》2007,(5):26-26
南沙港快速路鱼黄支线与京珠高速连接工程——黄阁立交从10月1日起正式通车,实现了广州与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真正的全程高速通行,行车时间大约可缩短20分钟。今后,来往广州、中山、珠海的车辆可由南沙港快速路经黄阁立交转广珠东线高速公路直达,来往广州、东莞、深圳方向的车辆可由南沙港快速路经黄阁立交转广珠东线高速路过虎门大桥直达东莞深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杨果 《广东交通》2006,(1):38-39
目前,有关部门正拟建“港珠澳大桥”,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建设重点项目,同时委托中交公路规划院开展大桥的可行性研究及相关专题工作,形成论证报告后报国家国务院立项。针对这一提议,笔谈些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集岛、隧、桥为一体的跨海通道。珠海连接线为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海项目为拱北湾大桥、连接线人工岛及拱北隧道海域段,修建连接线人工岛目的是实现拱北湾大桥与拱北隧道的转换衔接,满足岛上建筑物布置需要,并提供基本掩护功能,保障主体工程(拱北隧道海域段与拱北湾大桥)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实例,介绍岛、隧、桥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施工技术特点,为今后跨海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SARIMA模型的广珠城际铁路客流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铁路车站发送客流量的短期预测,研究预测步长对短期客流预测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广珠城际铁路车站发送客流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结合客流特征及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的适用性,构建了SARIMA客流预测模型,利用Python软件中的Statsmodels模块完成了SARIMA客流模型的精细化调参,以广州南站、小榄站的发送客流量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SARIMA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适用于不同数量等级的客流预测,其预测精度随预测步长的增加而降低. 预测步长为1时,广州南站、小榄站、珠海站客流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值分别为3.97%,5.83%,5.43%;预测步长增加为2时,各车站客流预测误差显著增加,广州南站、小榄站、珠海站客流预测误差MAPE值分别为5.31%,6.79%,7.62%;预测步长大于2时,预测误差基本保持稳定. 将SARIMA模型预测效果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梯度提升算法(gradient boosting, GB)、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模型或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预测步长为1时,SARIMA模型预测效果略优于其余4种模型,5种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差距较小;预测步长大于1时,RF、SVM、GB、KNN模型预测误差随预测步长显著增加,预测误差为SARIMA模型的数倍. SARIMA模型在客流时间序列的多步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