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要求,TDCS/CTC系统增加了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当发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时,需要及时准确判定报警原因,提高列车运行效率,从而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分析了一种列车占用丢失报警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根据铁道部要求FZy-CTC系统增加了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对运输指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描述FZy-CTC系统如何抽象该需求,对列车运行轨迹进行逻辑检查,并最终实现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TDCS/CTC系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分析既有占用丢失误报警产生原因,并对既有占用丢失报警判定条件进行改进,增加丢失区间防护信号等判定条件,以达到提高列车占用丢失报警的准确性,减少占用丢失误报警,确保运输组织秩序正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列车占用丢失报警的几种情况,及车务部门和电务部门的处理流程;对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的解决措施,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原铁道部印发的《TDCS/CTC系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技术要求》,列车占用丢失报警信息已列为调度员行车指挥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信息之一,对运输指挥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进行方案设计,分析报警信息流向及报警确认过程,为进一步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DCS/CTC系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实施以来的运用情况,重点对TDCS/CTC系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原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对CTC/TDCS系统中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要求,结合青藏铁路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列车在区间和车站占用丢失报警的功能实施细则,通过软件逻辑实现CTC/TDCS系统列车在站内股道、站内无岔区段和区间的具有车次的消失红光带的报警,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北京铁路局普速铁路实施TDCS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以来,误报警发生率较高.为减少误报警,让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对大量误报警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频发的误报警场景,提出了本站增加采集邻站相邻区段轨道状态(站间联系条件)、增加区间信号机显示判定条件和车次追踪功能下放至车站的方案,在降低普速铁路TDCS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率方面上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TDCS/CTC系统开通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后,在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TDCS/CTC系统是建立在信号、通信等多种设备基础上的安全网系统,影响因素较多,造成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典型案例法,分析研究TDCS/CTC系统产生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普速铁路TDCS/CTC系统的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功能实施以来,误报警发生率较高。为减少误报警对列车调度指挥工作产生的影响,在对大量误报警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误报警类型,通过对误报警率较高的报警事件类型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增加采集站联条件纳入列车占用丢失报警逻辑判断和基于单站的车次逻辑追踪两种优化方案,并给出方案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论证与现场试验得出,优化方案在降低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率方面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以人检为主,劳动强度较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存在漏判和误判,难以有效保障接发列车作业质量。运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对车站接发列车的图像、视频、车轮踏面温度、车辆运行声音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提供车辆异常状态识别和报警功能,实现接发列车作业从"人检"向"机检"、"室外"向"室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该系统方案对提升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探索接发列车作业新模式,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BTC 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新标准,相对既往信 号系统具有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短的显著优势,这与信号系统对轨道区段的划分方式密切相关。CBTC 系统通过将 物理区段细分为多个较短的逻辑区段,使得同一个大物理区段可以容纳多列车追踪运行,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 题,需处理两种区段状态;而区段占用状态有两个信息来源,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两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造成 信号故障关闭或进路不能正常解锁,影响运营效率。为了更可靠地获得区段占用状态,从计轴故障占用、列车定 位误差、系统延时方面对两种区段状态信息不一致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场景中对区段状态的处理方法及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区段融合”基础上增加“列车跨压信号机信息”或“即时占用,延时出清”判断策略,不 仅确保了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动车组列车大多配备TDDS(列车振动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行中的振动状态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以及对齿轮箱振动监控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报警提示。分析了某型动车组运行中的一次振动预警数据,对TDDS的阈值选取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得出此次异常振动原因,并确认了故障位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提速列车接近报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速列车接近报警方案,它以铁路移动通讯网络(GSM-R)为基础,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铁路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监测在线运行列车的位置和速度,通过计算机网络汇总数据到报警服务器,由报警服务器向有报警接收设备的报警点发送报警信息。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可在全铁路范围内实时、动态传送在线运行列车速度、方位,自动推算列车接近时间等报警防护信息,更有效的实现列车安全运行,保障沿线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列车客票收入是旅客列车的一个运输指标,通过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旅客列车的客座率、里程与列车客票收入的影响规律,在客座率与客票收入之间线性相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开行旅客列车客票收入估算算法,并基于历史数据测算出不同类型列车各客座率情况下单位里程收入测算表。经过与实际数据比对,基于测算表的列车收入测算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6.
杭深线厦深段开通初期,经常出现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影响信号设备可靠运用。本文针对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的报警.对列控中心驱采过程和报警代码进行分析,明确采集不良信息点的位置;并针对点灯切换时继电器前后接点产生“拉弧”,及列控采集电路可靠性不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描述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中行车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交叠检查方法和回收方法.针对列车自主进路和自主防护时因通信延时和丢包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具有使列车直接申请并独立持有进路和进路防护区段范围上的行车资源的功能,达到了交互快、安全性高的目的.针对在行车资源交互时,因行车资源丢失而阻...  相似文献   

18.
赵方霞 《铁道建筑》2020,(1):143-147
基于高速铁路沿线风监测系统历史数据,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以增加列车运行效率和减少大风报警处置工作量为研究目标。考虑线路的繁忙程度和大风影响程度,建立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风报警解除时限优化模型。选取3条典型线路进行实例分析,从线路、线路所属铁路局、季节方面对大风报警解除时限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报警解除时限值。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风报警解除时限的运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州局现有的200H型动车组在京沪线高铁区段以C2运行,在既有线区段以CO运行。目前在高铁区段频繁的丢失应答器,虽没有影响动车组的正常运行,但已经对高铁区段正常运营造成了隐患。为此分析了一些造成应答器丢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