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坝陵河大桥西岸隧道锚洞室为例,介绍了大断面、小间距、陡倾角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世界级隧道锚洞室施工爆破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既有铁路沿线中小型沟谷泥石流灾害防治问题,以南昆线册亨至石头寨间泥石流灾害为例,对泥石流特征参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充分考虑交通与环境特点,提出了采用柔性坝防护系统实施防治,进行了柔性坝防护系统抗冲击荷载能力及拦蓄能力设计计算,并通过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万州晒网坝滑坡地质勘查与长期监测滑移趋势不一致的现状,进行滑移机理跟踪,并通过物探验证跟踪结论。研究了135~175 m范围变化库水位及24 h强降水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真实滑移面地质状况,纠正了地勘存在的不足,同时分析了滑移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稳定、局部缓慢滑移;并提出了埋入式抗滑桩、裂隙封闭及地表排水的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黄壁庄水库副坝塌陷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黄壁庄水库副坝的地质情况、地表塌陷规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副坝的物探资料及钻探信息分析了黄壁庄水库副坝塌陷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副坝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肖灿云 《交通标准化》2009,(19):221-222
主缆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直接关系到悬索桥的使用寿命及安全,而在施工中又很容易产生一些主缆质量病害。国道214角笼坝大桥主缆施工中对主缆病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施工中加以预防及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三峡枢纽过坝机动驳主尺度新标准。随着该标准的实施,三峡船闸及升船机利用率,机动驳船型的技术经济指标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主缆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直接关系到悬索桥的使用寿命及安全,而在施工中又很容易产生一些主缆质量病害.国道214角笼坝大桥主缆施工中对主缆病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施工中加以预防及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就二滩木材过坝1:5模型的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作了系统介绍,针对二滩工程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点数多,数据采集点多,现场条件差,同时还要达到实时监测,控制的目的,该系统设计为上、下位机的结构,下位机采用STD工控机及可编控制器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图形显示,报表打印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沙江库区形成蓄水,库区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库区通航设施建设滞后与不足,必须采取措施提高金沙江综合通过能力。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搜集、类比分析及参考相关工程经验,探讨了适合金沙江散货长期翻坝运输的可行方案,建立起金沙江下游各枢纽区域以公路翻坝运输为主,皮带翻坝运输为辅,公路+溜筒翻坝运输为补充的多种翻坝运输方式,为采用多种翻坝运输方案解决金沙江枢纽通航能力不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土坝中主加筋单向土工格栅纵向铺设层之间,增加三向土工格栅作为次加筋层,合理控制填料粒径与格栅孔径比值,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强度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坝体的目的。垃圾挡坝采用了综合型排水设施,通过坝基水平排水层、结合面集水坑以及坡脚排水棱体三者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垃圾挡坝使用过程中的坝基、坝内以及坡脚等部位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曲折多变,水流条件复杂。三峡电站调峰运行后引起航道水流条件的变化对通航将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船模实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船模通航实验,分析了不同船队在各关键航段汛期调峰时船队上下行航行的最大舵角、最大漂角、对岸航速及航行时间的变化;研究论证了汛期调峰时两坝间的通航条件,确保船舶安全通过此航段;提出了最佳航线、驾驭方式和航行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设计工作的成败,而设计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案设计的优劣。方案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以葵坝路工程为例,分析了工程前期工作中的几个阶段的方案设计和比选,最后总结了进行方案设计的几点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对尾矿坝的科学管理,可运用各种计算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尾矿坝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说明,有限元法用于尾矿坝的稳定性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路里程建设不断加大,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过坝公路施工仍然是施工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不良地质容易受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影响,且不同地段的地质结构及成因不同,同时随当地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了过坝公路施工工序繁多复杂,加上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机械、设备、材料较多,给现场施工增加了难度。依据过坝公路特点和施工程序,对不良地质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过坝公路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过坝公路的施工管理作了简要论述,以期能够提高过坝公路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认识堰塞湖泄流过程中的溯源冲刷规律,参考唐家山堰塞湖设计了室内水槽试验。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纵剖面形态演变模拟,得到的冲刷初期形态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对比分析了入库流量和坝体级配对溯源冲刷速度和累计溯源冲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溯源冲刷速度和累计溯源冲刷量与入库流量正相关,与坝体粗沙含量反相关;冲刷速度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减小;入库流量和坝体级配影响溃口形成的过程,总的累计溯源冲刷量在各种条件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为改善温州港龙湾河段水深,在炮台湾抛筑限流潜坝的设计方案及取得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枷担湾堰塞坝为原型,考虑坝料粒径、坝体高度、坝体下游坡度等影响因素,设置了4种试验工况,制备了相应的试验用坝,并在上游来流量相同的条件下(0.15 L/s),观察不同工况下各坝体的破坏过程,进而分析堰塞坝溃口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堰塞坝的溃决主要可以分为持续时间较长、溃决过程较缓和的溃口贯穿阶段,及持续时间较短、溃决过程较剧烈的溃口拓展阶段两大阶段;溃口演变在纵向上主要体现在陡坎侵蚀和溯源推进,横向上体现在水流淘脚、边坡坍塌;堰塞坝颗粒粒径决定了坝体的抗冲刷能力,颗粒越大,坝体抗冲刷能力越强;坝高反映了水流的冲击能力,坝体越高,坝体溃决时能量越大,危害性也越大;坝体下游坡度反映了坝体的稳定程度,坡度越缓,坝体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9.
省水船闸是一种经济、便捷且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通航建筑物型式,能有效减少耗水量和降低水头差,对缓解农业、发电、航运三者之间的用水矛盾起到重要作用,在港航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芜申线南京高溧段航道固城湖航段的特殊性及下坝船闸的营运情况,针对建设省水船闸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下坝船闸改造时考虑建设省水船闸的建议,省水船闸如若实施,可填补江苏船闸大省省水船闸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空白,也为今后其他老闸的改造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京加公路讷莫尔河大桥和讷莫尔河汊河大桥梨形坝的设计风格和植物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