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变频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范围广泛的一门技术,尤其在节约电能、自动控制等方面更为突出。变频技术应用在锅炉的燃烧控制中,既节约了电能,又使燃烧充分而节约了燃煤。由于改变了传统控制模式的运行方式,使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运行更稳定,安全可靠。该系统应用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山海关桥梁厂、齐齐哈尔车辆厂、南口机务段等单位,经测试效果明显,推广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排放法规限值,先进的燃烧过程对喷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osch公司开发出一种具有压电直接控制式喷油器和CP4高压泵的200MPa喷射压力共轨喷油系统,为柴油机开发新型燃烧过程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发动机制造商提供了达到排放法规限值并进一步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基于美国Altronic,inc公司GTI双燃料系统、通过对16V165TE3柴油机安装各种传感器的部位及电控系统进行适应性技术改造而研制的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并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对产品性能、可燃气使用整定范围、双模式工作运行的性能对比、替代率的最大整定范围、与上层电控系统的联合控制等展开试验性技术研究,同时对双燃料运行时的燃烧、爆压、爆震、排放等性能指标也进行了实机检测,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进入双模式全负荷运行时,柴油消耗率从208 g/kW.h降至72 g/kW.h,最大替代率为65.4%;输出满载功率完全可以达到全柴油模式工作运行时的满载功率值、无影响;排烟指标从0.91SZ降至0.18SZ,排烟指标减少80%;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提高了经济性和排放等性能指标.为国产高速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双燃料混合燃烧与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应用热管技术提高锅炉热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旻 《上海铁道科技》2010,(2):124-125,62
为提高和改善锅炉热效率,可利用锅炉排烟余热,改善燃料的干燥、着火和燃烧过程,以提高锅炉热效率.可利用热管这种高效传热元件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的技术,设计一种烟气排放和炉膛进风系统。该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以把冷空气预热成一定温度的热空%,再送入炉内,加速了燃料的干燥、着火和燃烧的过程;同时强化辐射的热交换,保持稳定燃烧,并因此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损失,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柴油机研发中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技术不仅对于基本燃烧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由于各种参数优化的复杂性,以及有限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它对整个研发过程而言都是极为关键的技术。零维和(或)一维发动机系统模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各种装置及其运行参数的要求,诸如整个发动机系统、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管路及电控喷油系统的设计,以及这些装置运行参数的设定。介绍了2种发动机系统模拟器的实例:(1)一种用于评价发动机进气空气流的模型预测控制逻辑;(2)一种高效率且精确的缸内燃烧模型,被用于分析瞬态燃烧模式的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国外内燃机》2012,(4):29-33
Hyundai公司对V6柴油机用于由新8档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时的怠速声品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便分析机械激励噪声和燃烧激励噪声所起的作用。首先,在发动机研发初期,可以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及按发动机各功能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来改善动态特性。另外,增强发动机的结构阻尼,能在燃烧激励增强时使发动机的燃烧噪声维持在目标值水平。在整个结构阻尼分析的频率范围内,发现有些零件较好,有的零件较差,然后对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在本研究中,正时链罩采用被动约束涂层减振处理来改善发动机前端2~3kHz范围内的辐射噪声,并运用了最大喷射压力为180MPa的第3代共轨系统,它配装了压电式喷油器,该喷油器有成型消声罩,并能进行充、放电时间控制。为使该发动机达到欧5排放标准,采用新喷油策略的低排放燃烧概念也很重要。然而,这种燃烧模式会产生粗暴的高频噪声,并使怠速稳定性变差。所以,应优化对预喷射和后喷射的控制,以降低和优化燃烧室内的燃烧激励噪声。因此,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就应考虑到车内声品质和辐射噪声的最佳化,而且,要确保乘客更易接受的声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未来的汽油机时,均质充量压燃(HCCI)堪称为理想的燃烧方式。但目前HCCI燃烧方式仅限于低转速、中低负荷区域,并有待拓展其运行范围。目前,大部分汽油机仍在采用火花点燃(SI)燃烧方式。介绍了一种构想,鉴于HCCI燃烧还不能在所有发动机运行条件下实现,在高负荷及高转速条件下仍要采用SI燃烧方式,因此建议应用SI燃烧与HCCI燃烧互为切换的控制技术,针对燃烧方式切换的研究,以及实现切换的控制方法择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环保以及经济原因,大缸径燃气发动机,尤其是中速机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发电用途外,这种发动机也在海运和铁路运输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必须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外,发动机可达到的燃料经济性水平也是客户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大缸径燃气发动机特定的应用要求。由于其独特的应用要求,发动机燃烧系统的设计更具挑战性。与客车和商用车发动机不同,大缸径燃气发动机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文章重点描述了FEV公司预燃室燃烧系统的开发。为开发该燃烧系统,在单缸发动机上将既有的CMD方法与试验进行了有机结合。依据CMD所进行的预燃室设计,开发进程因测试变量数量的减少而明显缩短。经系统优化后,较好的燃烧稳定性可将BMEP值控制在30 bar范围内。通过参数的调整,仿真和试验结果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关性,而且还明确了预燃室结构改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DAIHATSU公司不仅拥有净化行驶中的汽车排放技术,而且还致力于开发提高发动机刚起动后尾气净化性能的技术。世界首例通过检测离子来控制燃烧的“催化剂早期活化系统”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1台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上测定了着火定时的特性、失火条件、燃烧噪声和排放。在发动机试验中,利用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发动机循环模拟,揭示出着火定时的特性,并观察到了低氮氧化物(NOx)燃烧。通过利用动力学模型的定容燃烧模拟,推算出燃烧期内燃烧噪声与压力升高率的关系。基于废气再循环、进气温度、压缩比和燃料组分对着火定时、燃烧噪声和NOx排放的影响,探讨了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LKJ车载设备作业质量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LKJ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作业及芯片换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车载设备检测作业质量、数据换装版本号确认、换装完成情况自动统计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近年来我所承担的机车车辆试验,并从试验内容、试验性质加以分析总结,论述试验和产品开发的关系,指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起,我段执行的内燃机车小修周期为7~7.5万km,辅修周期为3.5~4万km,也就是说,机车走行7~7.5万km除了小、辅修时扣修几天外,其它时间都是处于机车运用整备状态,如何抓好运用机车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是确保机车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施工组织在桥梁、隧道、路基等工程项目中的发展历程,论述施工组织与科技进步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机车厂修时,需要拆卸多种型号的轮对、齿轮,各企业普遍存在对标厂修标准及厂修工艺质量下降,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文中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内燃机车轮对、齿轮通用拆卸装置方案,设计的装置能满足多种型号机车大修标准及大修工艺要求,解决了生产能力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信息网络化发展方向,提出一套以LonWorks网络为载体,实现联网控制各车厢在线数据的采集、存储、故障诊断、控制等功能的系统。阐述了车载网络的架构、网络热备及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机车车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对机车车辆维修的重要性。提出了机车车辆测试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对于3种诊断方式(人工诊断、应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和应用机内检测系统进行诊断)及其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机车车辆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诊断技术、声诊断技术、红外线诊断技术、润滑油分析技术和性能趋向监测等)及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辽河特大桥拼架 3 2m双线箱梁施工实例 ,详细介绍箱梁高位拼架、落梁就位的施工技术。实践证明 ,该技术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在机车维护维修方面所实施的状态修与计划修相结合的机车维护模式、维修制度及其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