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办理列车进路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核心的功能,车次号又是CTC系统进行列车跟踪和进路控制的重要依据.全面研究CTC系统的车次号技术,分析车次号的各种来源以及相应的优先级,详细讨论车次跟踪的数据结构及流程.在跟踪车次、无线车次及车次队列三方校核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进路控制.车次号与进路命令一一对应,车次号队列的顺序决定列车进路命令的执行顺序.介绍的车次跟踪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回避由于轨道电路故障而引起的车次跟踪错误.  相似文献   

2.
李鹏 《铁道通信信号》2004,40(12):43-45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进路控制功能,包括列车进路控制和调车进路控制,其中列车进路的控制又分为自动按图排列进路和人工排列进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铁路车站调车作业流程,提出调车作业分散自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其实质就是将车站值班员的经验、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计算机形式化描述.通过空间冲突法和时间冲突法对列调车作业相互干扰问题进行智能疏解,得到列车进路指令序列和调车进路指令序列.根据实际列车运行位置、调车作业申请和当前时刻,自动匹配进路指令序列,生成列车进路命令序列和调车进路命令序列,自动下达车站联锁系统执行.采用多智能体技术和面向服务技术构建车站分散自律控制逻辑单元,实现调车作业以车站为自治域的分散自律控制.  相似文献   

4.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曾多次发生保护进路与折返进路命令冲突,导致折返道岔发生挤岔报警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效率。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西津站故障为案例,分析出故障主因为保护区段防护命令和折返进路命令存在命令冲突;研究进路触发冲突的机制,提出修改保护进路属性、调整进路预排触发轨及保护进路触发轨、调整道岔操岔控制逻辑等3种技术方案,并分析其优劣性,经过软件升级整改,有效解决了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席璋 《铁道知识》2010,(3):50-51
按照国际惯例,当列车运行时速大于160公里时,必须装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由通号集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及通号集团合资企业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单位完成的车站列控中心系统,根据调度命令、进路状态、线路参数等生成进路及临时限速等控车信息,控制应答器将信息传给列车,控制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进路的自动办理是动车段(所)集中控制系统(CCS)的核心功能之一。进路指令是由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CCS系统、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等上层智能控制系统按照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或调车作业计划自动产生的进路控制命令。提出一种进路指令展示及调整方法,以CCS系统为例,将进路指令与作业执行计划关联展示,采用图形化方式展示进路指令对应的路径,通过在站场图形界面中鼠标拖拽方式调整进路指令等方式,快捷方便地实现进路指令预览及调整,从而提高进路办理安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第一个箭翎线为例,介绍了该制式小型驼峰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详细介绍了其进路控制系统,阐述了对溜放进路和牵出进路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通过GSM-R网络传输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失败后的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效率较低等问题,对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交互流程,以及承载信息传送的GPRS分组域各关键接口的监测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利用跨接口用户跟踪技术、失败事件自动分析技术、可视化信息显示技术,实现了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事件的自动判断、数据自动收集、故障自动定位、原因自动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成功研制了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智能预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现场真实的历史监测数据和部分模拟数据,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监测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的异常事件,对故障原因进行自动分析并生成报告,可有效提高故障分析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调度集中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协同工作的安全信息广域网。提出分布式协同工作的原理。根据线路特点,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采用专家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推理原则实现车次号的追踪和确认。采用最不信任原则设计控制命令生成及下达算法,就关键的进路控制命令的生成和下达进行分析。利用建立在专家系统之上的多目标滚动优化算法,实现对阶段计划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TBZK型驼峰进路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是根据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而研制的,包括:无线机车遥控、溜放进路控制、间隔制动控制和目的制动控制.该系统于198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由于该系统不包括驼峰调车进路控制,还不能实现驼峰作业控制的整体计算机化.为了完善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着手进行与过程控制系统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的驼峰调车进路的研制,于1998年完成了研制开发工作,投入现场运营.该系统将驼峰调车控制和溜放控制合为一体,构成了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完成驼峰调车进路、溜放进路和推峰进路的全部作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