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星  贺维国  费曼利  宋超业 《隧道建设》2022,42(7):1267-1273
为解决跨度大于30 m的超大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中铺设难、焊缝多、易掉落、质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一种“环纵导排系统+复合土工膜+喷涂高弹性涂膜防水层+自密实混凝土+接缝防水”组合的新型防排水体系。从排水角度介绍环纵排水盲管、凹凸排水板及泄水管等导排系统的设计组成、布置方式及可维护性设计; 从防水角度介绍复合土工膜隔离防渗双重特性、喷膜防水层性能指标及喷涂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及接缝防水设计、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内容。实践研究表明,该新型防排水体系能够适用于超大跨度隧道结构,施工安全可靠,施工工效高,综合性价比好,防水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
南昌红谷隧道沉管外包防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军 《隧道建设》2016,36(9):1125-1131
沉管隧道管段结构防水关系到隧道后期运营及使用寿命,一旦渗漏,修复难度非常大。以南昌红谷隧道为例,采用“防水底钢板+顶板、侧墙喷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层”的外包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底钢板采用6 mm厚带锚筋钢板,能够减小管底吸附力,保证管段顺利起浮;顶板、侧墙选用兼有有机和无机防水涂料优点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层,采用“一布四涂” 大面积机械喷涂施工工艺,工效快、成本低、质量好。通过错缝焊接底钢板、改善锚筋锚固形式、薄弱部位强化处理、加强试验检测等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有效改善外包防水施工质量,降低管段渗漏水风险,为今后沉管隧道外包防水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隧道防水是隧道工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就公路隧道防水提出一些看法,如应确立防水等级,重视基面凹凸状态,正确选用防水材料,特别是对防水结构处理提出与目前不同的做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议公路隧道防水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世龙 《公路》2001,(2):95-98
隧道防水是隧道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就公路隧道防水提出一些看法,如应确立防水等级、重视基面凹凸状态、正确选用防水材料等,特别是提出的防水结构处理与目前做法不同,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湿喷防水混凝土技术主要利用湿喷技术将结构支护和结构防水合二为一,使支护结构具有早期强度高、防水性能好、施工粉尘含量低、适应性广等特点。文章结合夹活岩特长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湿喷混凝土的防水机理、原材料选择、组分配比及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对山岭隧道防水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世红 《路基工程》2010,(4):239-241
隧道防水是隧道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尽管隧道的防水设计不断进步,防水施工不断改进,但不少隧道建成后还是存在渗漏水情况,增加了隧道的维修费用。文中从山岭隧道防水设计存在的缺陷和防水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增加基底纵横盲管、设置边墙机械保护板、分区防水、加强资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和改善山岭隧道防水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州市康王路隧道工程实例,对采用明挖法下穿式隧道的施工和工程防水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冯晓燕 《隧道建设》2002,22(2):31-32,36
广州地铁二号线越-三区间隧道盾构工程的防水是成功的,本文着重介绍其管片接缝防水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对超出设计允许张开量、错台量情况下的盾构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进行评价,探究满足防水要求的密封垫极限张开量、错台量,基于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工程,选取设计的2种密封垫开展极限张开与极限错台工况下的防水试验,得到密封垫在张开量与错台量超出设计允许值后其防水性能的变化规律。1)在密封垫张开量超过设计允许张开量后,密封垫防水性能随张开量的增大逐步减小,且减小幅度随着张开量的增大逐渐增大。2)错台量超过设计允许错台量后,随着错台量的增大,密封垫的耐水压能力总体呈波动式减小的趋势,直至错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其防水性能迅速下降,直至失效。对于存在张开量与错台量超出设计允许值风险的水下盾构隧道,建议在设计时考虑其在极限工况下的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卓越  邹翀 《隧道建设》2006,26(2):33-37
重点以圆梁山高水压岩溶富水隧道为对象,通过圆梁山隧道背、向斜岩溶水处理和溶洞的防水施工实践,并结合重庆万开高速公路铁峰山岩溶隧道防水实际,从岩溶水处理、溶洞处理、高压富水段施工防水处理等方面对岩溶隧道施工防水原则、施工方法选择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类似隧道的施工防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301-308,345
青草沙过江管工程是一条长距离大埋深的引水隧道工程。该文主要介绍了隧道工程针对长距离、高水压工况下的防水技术,其中包括了管片的防水结构设计、双道防水实验,以及施工过程中如何按照防水实验要求高质量完成隧道的施工,其中包括高精度管片拼装、隧道稳定性控制,以及一些辅助防水施工工艺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同隧道工程一样,防水工程是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介绍防水设计原则、防水等级选择,并以上海市松江区某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进行研究,总结软土地区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实施要点,如主体结构自防水、主体结构外(底板、侧墙和顶板)防水和细部结构(变形缝、施工缝和预埋管)防水,为今后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简述粤赣高速公路上陵至埔前段大路岗隧道初期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防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采取将隧道初期支护防水和二次衬砌防排水体系相结合,层层设防,以满足国家颁布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D D70—2004)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要求。总结出“以排为主,防、排、堵相结合”的防水原则,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工程实际成功运用,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孝伟  肖了林 《隧道建设》2019,39(Z2):228-233
为解决新近回填土地层修建隧道及山区沟谷地形厚层回填土明洞基底处理的难题,依托巫山县早阳隧道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回填土地层隧道暗挖方案和明洞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综合比选; 然后,将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组成的桩板结构用于山区沟谷地形明洞基底回填土处理; 最后,针对明洞衬砌顶部承受的厚层回填土荷载及上方交叉市政道路荷载,对明洞衬砌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明洞回填材料及回填工艺提出要求。结果表明: 1)新近回填土地层隧道明洞方案具有工程难度低、施工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工期可控的优势。2)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形成的桩板结构对于山区沟谷地形厚层新近回填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安全高效,能够较好地解决明洞基底承载力不足及沉降问题。3)合适的回填材料及合理的回填工艺对厚层回填土明洞衬砌结构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高速铁路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京张高铁为背景,介绍京张高铁隧道智能建造采用的关键技术:1)清华园隧道建设过程中采用轨下结构全预制拼装技术,利用自研拼装机器人,实现了智能化拼装,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施工的进度及安全要求; 2)清华园盾构隧道建设过程中,搭建可视化智慧施工管理监控平台,实现对风险的可视化实时预测和分析,保障隧道建设安全; 3)东花园隧道外包防水采用自动化喷涂防水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4)新八达岭隧道项目和正盘台隧道项目中采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质量管理系统,满足了对隧道断面量测进行过程控制和预警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王睿 《路基工程》1998,(6):14-17
该文以广大线新哨隧道出口明洞开挖中洞顶边坡的喷锚加固为例,阐述了喷锚支护技术应用于边坡加固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对这种技术的推广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盾构隧道大埋深、高水压的发展趋势,与规范标准不适用、防水设计型式多样、施工工艺粗放、隧道渗漏多发的技术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盾构隧道防水机制、技术标准与防水体系,管片防水构造设计,防水施工工艺等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并对我国高水压条件下盾构隧道防水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考虑随机性的弹性密封垫截面选取和设计方法、密封垫防水能力定量评价方法、接缝“动态”张开及错台对防水能力的影响等是管片接缝防水机制的研究方向; 2)新的防水技术标准亟待建立,包括对各防水等级渗漏水量及防水措施的考量,防水理念的转变,设计允许张开量、错台量的计算标准和取值依据的确定; 3)应加强外防水涂层、二次衬砌、接缝注入密封剂等防水措施的研究,防水构造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施工的合理性; 4)高水平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与高素质产业化工人的培育,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引入是未来防水施工技术的革新方向; 5)隧道运营期渗漏水智能监测与综合防治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跨海公路隧道工程中,必然要在深海,有盐份及高水压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作业,因此防水是施工的关键问题。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了《向无漏水隧道施工挑战》的课题,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采用防水板的措施来达到防止漏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及施工荷载对其影响,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自主研制密封垫防水性能足尺试验装置,设计并开展相应的足尺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密封垫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借助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错台量条件下的密封垫防水性能变化规律。最终,构建了盾构隧道三维荷载-结构模型,综合考虑注浆压力、千斤顶推力和盾尾刷反力等施工荷载,探究了接缝变形特征及其对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状态下工程原设计密封垫无法满足设计水压要求;接缝错台量增大将导致密封垫偏心受压越发严重,可能引起欠压侧支腿翘起;相同施工荷载下,最大环缝变形为最大纵缝变形的1.5~2.0倍,环缝密封垫防水性能降低程度更大;确定密封垫极限状态时有必要考虑施工荷载造成的接缝变形。所提出的足尺试验装置能够很好地实现试验目的,相应方法与结果可为后续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足尺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MMA防水材料自动化洒布程度不高的问题,基于传统手持式喷涂设备,研发了一种用于MMA防水材料自动喷涂的设备。设计了自动喷涂往复机,改进了混合腔和喷嘴结构,解决了喷涂不均匀和喷涂含砂料时堵枪等问题;并将设备用于港珠澳大桥CB06标段MMA防水层施工。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施工后的MMA防水层在干膜厚度、黏结强度及涂层均匀性方面均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