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为使混凝土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又不出现离析泌水,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由流淌填充施工中的漏振、过振等人为因素,又能解决钢筋密度大难以振捣,而又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我们反复试验,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制备了C30免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1 高性能混凝土1.1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形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的。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用抗压韧度作为评定高强混凝土的韧性指标,并通过试验研究了骨科,水泥,混合材,外加剂等对混凝土抗压韧度的影响,指出配制高韧性混凝土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绿色建筑需求的增长,免装饰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基于此,文章以深圳地铁12号线赤湾停车场免装饰混凝土高大立柱工程为例,从模板选用与施工工艺、脱模剂优选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与施工3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免装饰混凝土立柱关键施工技术。通过施工效果分析,实现免装饰混凝土“内实外美”的技术要求,应用效果良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免装饰混凝土将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相关研究可为其他类似免装饰混凝土立柱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膨胀剂对钢管膨胀混凝土承载力及应变的影响,确认膨胀剂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补偿收缩提高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进而研究膨胀剂不同掺量对钢管混凝土在加载情况下弹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对于钢管混凝土,膨胀剂掺量有一极值,而并非呈线性关系;掺加膨胀剂后钢管混凝土构件提高了韧性,降低了脆性,起到了“增韧减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应用掺加HPCA的办法配制高性能免振捣自密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施工配合比,还介绍了这种混凝土的实用效果及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方法、原材料选择、流变学特征和工作性能测试方法、硬化免振捣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免振捣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认为配制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体积法或改进后的体积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素喷射混凝土强度低、韧性差、破坏呈脆性的特点,在混凝土中掺入了工程中常用的纤维,研究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并提出抗折强度发展公式,阐明了不同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增大,混凝土抗折强度呈线性增长;相同体积掺量下,对抗折强度提高效果最好的是端钩型钢纤维,其次是波纹型钢纤维,最次为仿钢纤维;端钩型钢纤维有利于明显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延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砂浆基本裂后钢纤维拔出韧性与纤维埋深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导出了纤维在不同埋条件下,使平均拔出韧性达到最大的“合理纤维长度”由此解释了在同样纤维掺入率条件下,低强钢纤维混凝土比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及抗弯韧性的原因。解决办法是采用相应的“合理纤维长度”和提高纤维极限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9.
王家赫 《铁道建筑》2020,(4):160-163
选取不同种类与尺寸的4种型号的纤维,分别以0.7%和1.0%的体积掺量制成混凝土试件进行预切口三点弯曲试验,由混凝土弯曲荷载与跨中挠度的关系曲线计算出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指数,进而分析研究纤维种类、几何尺寸及掺量对纤维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和形状相同时,纤维长度越长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提升效果越显著,但纤维长度的确定需考虑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对于钢纤维和有机纤维,端部弯钩或表面压痕均可增大纤维与基材之间的黏结力,提高弯曲韧性;与钢纤维相比,有机纤维PP30-55对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体积掺量1.0%时弯曲韧性指数I5=13.10。  相似文献   

10.
探讨CF5 5特种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工艺 ,研究CF5 5特种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极限强度 ,抗裂与韧性指数及其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细观尺度下钢纤维地聚物混凝土(SFRGPC)的轴压性能,考虑骨料和钢纤维在混凝土基体内部的随机分布,建立钢纤维地聚物混凝土棱柱体的三维细观尺度数值模型。对不掺纤维与掺纤维2种工况下钢纤维地聚物混凝土的轴压性能进行模拟,验证该细观尺度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钢纤维地聚物混凝土的轴压破坏行为,进一步探究骨料最大粒径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轴压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聚物混凝土峰值应力随骨料最大粒径增加而降低;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加会略微降低地聚物混凝土的韧性指数;由于纤维对混凝土裂缝的桥接作用,地聚物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韧性指数随纤维掺量增加均有所提高,且韧性指数的提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板、充填层和轨道板所用3类典型混凝土材料的碳化性能,并对上述3类混凝土材料单一和复合试件在碳化前后的抗压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相比,掺入橡胶粉和乳化沥青的自密实混凝土碳化系数显著降低。碳化作用后混凝土底座板、轨道板和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材料均呈现韧性降低,脆性增大,但掺入了橡胶粉和乳化沥青的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材料碳化前后应力应变曲线变化不显著,材料的韧性得到改善。当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掺入韧性组分后,由底座板、充填层和轨道板材料组成的复合体(试件)在标养和碳化条件下均呈现较好的韧性,有助于改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及最优钢纤维掺量,进行掺量为25、30、35、40 kg/m3的4组(每组15根)钢纤维混凝土切口梁试验。通过对荷载-挠度变化规律曲线分析,发现钢纤维掺入对混凝土开裂后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有显著提高,开裂后荷载二次峰值较初裂荷载最大提高了41.5%;基于CECS 13∶2009标准,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能量吸收和弯曲韧性比,获得单位质量钢纤维能量吸收与钢纤维掺量的曲线关系,并推导弯曲韧性比与钢纤维掺量间的关系式,结果认为掺量为36 kg/m3时钢纤维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弯曲韧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香港西部铁路看城市轨道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西部铁路通过采用有碴无挡肩PADNDROL扣件混凝土枕轨道、浮板式轨道及索尼威尔低振轨道等新型的轨道,来实现安全、环保和免维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桥墩极限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圆钢管混凝土桥墩三维实体-壳单元有限元模型。为更准确的描述圆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退化、震后残余位移变化规律,模型中对混凝土引入裂缝、对钢管引入韧性损伤,进行单向拟静力、单向拟动力、双向拟动力、振动台加载下圆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水平裂缝和钢材韧性损伤影响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实体-壳精细有限元塑性抗震计算方法合理,反映循环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曲线“捏拢”效应、塑性大变形阶段承载力退化现象和单、双向动力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震后残余位移,也反映钢管混凝土墩柱的界面滑移和约束作用规律;相同地震波作用下全填充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地震响应最小,填充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桥墩的极限抗震能力。提出适用于双向地震波作用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墩顶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混凝土在各施工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结合工程实际 ,从选材、配制、施工等方面介绍 CF5 5特种钢纤维混凝土在预应力梁板锚固区的应用 ,这对于研究 CF5 5特种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裂与韧性指数 ,以及推广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钢纤维在喷射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钢纤维的韧性及与隧道新奥法锚喷支护中相关的几种主要力学性能,结合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说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能很好地满足隧道新奥法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支护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金融中心为高150 m的高层建筑,其框架柱为600 mm×600 mm箱形钢柱,腔内浇筑C60混凝土。文章介绍了C60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现场验收标准等,并对内插钢管、泵送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轨枕承载能力影响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非均匀支承条件变截面弹性地基梁法,能计算不同的地基支承条件,各种结构型式尺寸以及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轨枕承载能力,从而能模拟混凝土轨枕的实际工况,并获得最佳参数。推荐的方法对新型混凝土轨枕的研究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C60微硅粉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掺加硅粉,结合应用高效复合减水剂,不仅能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而且可赋予混凝土一系列高性能。掺加硅粉还可使混凝土强度对生产过程中变异因素敏感性降低,强度波动范围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工地现场生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可能。大佛寺长江大桥实践证明,在工地现场生产高强混凝土其质量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