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日本报刊报道,日本摩托车上半年(1—6月)累计销售量不到6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1%,这种状况很难达到全年12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从日本四大摩托车企业半年累计销售量看,除雅马哈公司销售18.2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6%外,本田、铃木、川崎三家公司均比上年同期略有减少。雅马哈上半年除>250ml排量级摩托车减少外,其他3个排量级有不同程度增长,126~250ml排量增幅达到12.4%。本田上半年销售33.89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5%;主要受50ml排量摩托车减少6.2%影响,但本田的>250ml大排量摩托车比上年同期增长30.9%。铃木今年上半年销售10.5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  相似文献   

2.
老车烟云     
鲁厚 《摩托车》2008,(2):68-72
这里所说的日本早期摩托车,是指在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四家发迹之前。其它公司制造的现在已经停产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内两轮摩托车生产厂四大天王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近日公布了各自1998年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王国     
张韵 《轿车情报》2011,(12):192-193
日本毫无疑问是亚洲现代工业的代表,在摩托车制造业也是如此。本田、铃木、雅马哈和川崎是日本最著名的四家摩托车公司。日本摩托车制造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二战以后。而到了1961年之后,本田公司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公司。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1—9月,得益于各大厂商不断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泰国摩托车销量达140.46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9月份销量为15.24万辆。1—9月,泰国市场无级变速摩托车销量大增,累计销售71.68万辆,占泰国国内同期摩托车总销量的51%;而普通摩托车仅销售64.39万辆,占总销量的46%;其他类型摩托车的市占率仅为3%。从分排量销售情况看,1—9月,本田摩托车的销量为95.49万辆,市占率为68%;其次为雅马哈,销量为36.65万辆,市占率为26%;铃木销量为5.11万辆,市占率为4%;川崎销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印度尼西亚摩托车业协会(AISI)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其全国摩托车共销售318万辆,其中本田l77万辆、雅马哈115万辆、铃木20.4万辆,其他品牌6.3万辆。据AISI预计,今年上半年摩托车销量仅为380万辆,低于年初420万辆的预测,印尼摩托车协会预测今年摩托车销量约为630万辆。  相似文献   

7.
信息快递     
《摩托车技术》2011,(12):26-27
泰国10月份摩托车销量下降10月份,泰国由于受水灾影响,多数民众的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跌,摩托车需求量下滑,销量仅为134 811辆,为2011年前10个月的最低点,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3%。根据品牌划分,10月份,泰国国内市场本田摩托车销量为95 735辆,市场份额达71%;雅马哈摩托车以28 775辆位居其后,市场份额为21%;铃木售出5 532辆,市场份额约4%;川崎销量为2 427辆,市场份额约2%。  相似文献   

8.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摩托车行业逐渐崛起的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四大家中,特别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  相似文献   

9.
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成立于1955年7月,其前身为日本乐器制造林式会社(现为雅马哈株式会社)。当时,日本约有70~100家摩托车生产厂家,雅马哈公司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不断开拓,发展为今日称雄日本摩托车市场的“四强”(雅马哈、本田、铃木、川崎)之一,并成为世界著名品牌。 1975年,随着中日两国恢复邦交,雅马哈公司将业务拓展到中国,先后与兵器总公司、航空总公司等部门合作,开始合资生产摩托车,创造了重庆“建设·雅马哈”、株洲“南方·雅马哈”等一系列中国著名品牌。同时,相应地与一些企业合作生产摩托车零配件。这一系列合作、技术援助,将日本摩托车生产的先进技术、经验带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字,1998年度(1月~12月)日本摩托车生产了263.6296万辆,比1997年减少1.5%;日本国内销售了106.298万辆,约占生产量的40%,比1997年减少10.5%;输出量为160.3753万辆,占生产量的60.8%,比1997年增加9.9%,输出率比上年度上升5.4个百分点,但输出金额下降8.7%。 1998年日本摩托车生产量、销售量、输出量数字如表1所示。 1.日本摩托车生产日本近几年来的摩托车生产量分别是1992年319万辆,1993年302万辆,1994年272万辆,1995年275万辆,1996年258万辆,1997年267万辆,到1998年仅生产了264万辆,呈继续减少趋势。各摩托车企业中除本田公司减少10.9%,其他企  相似文献   

11.
8月8日,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宣布将从18日起在中国发售摩托车,将"Ninja ZX-14R"及"Z250"等大中型休闲摩托车投放中国市场,这标志着继铃木以及雅马哈之后,川崎重工成为第3个在中国销售大中型摩托车的日本企业。公司将在上海及北京等大城市设专卖店,力争5年内实现年销售5 000辆的目标。据该公司介绍,2012年中国市场摩托车整体销量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7,(1):18-24
2006年7月,来自6国11家大公司的代表们再一次聚集到美国芝加哥参加2006年第31届世界十佳摩托车颁布奖典礼,星光灿烂的十佳摩托车巨型金质奖章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凯旋、KTM、BMW和胡斯瓦娜8家公司共10辆最佳摩托车闪亮登场,成了今年令人艳羡的幸运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角     
九届中日摩托车标准认证交流会召开第九届中日摩托车标准认证交流会近期在日本大阪市召开。国家相关管理机构、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天津内燃机研究所以及广州五羊-本田、重庆建设雅马哈公司的10名中方代表与来自本田、川崎、铃木、雅马哈公司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15名日方代表出席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据外媒报道,日本本田、雅马哈、川崎和铃木4家日本摩托车制造厂共同招开会议,联合开发统一规格的电池和充电系统,以便一起推动日本国内与海外市场的电动摩托车发展。随着日本国内少子化与高龄化的趋势,日本国内的摩托车市场不断萎缩,海外市场相对广大,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对燃油发动机制定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电动摩托车的补助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250ml排量的运动车领域,日本四家车厂斗得不可开交,纷纷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本田的CBR250、铃木的GSX-R250、雅马哈的FZR250、川崎的ZZR250,其中本田CBR系列最为出众,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川崎的ZZR250却表现得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16.
苗苗 《摩托车信息》2007,(14):48-50
在摩托车世界中,除大名鼎鼎的美国哈利·戴维森,德国宝马,英国凯旋,日本本田、铃木、雅马哈、川崎等等之外,具有欧洲血统的意大利卡吉瓦公司亦是充满传奇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据印度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2月份印度摩托车的国内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大多数印度摩托车企业的国内销量也快速增长。第一大公司英雄本田售出32.9万辆,同比增长24%;TVS公司售出1017万辆.同比增长13%;日本本田的另一家合资企业本田摩托售出100万辆,同比增长33%。但是第二大摩托车企业Bajai公司的销量下降了17%.下滑至13.2万辆。  相似文献   

18.
海外动态     
《摩托车技术》2004,(4):38-38
雅马哈公司将扩大在菲国内的摩托车销量 据报道,2004年雅马哈公司将加大促销在菲律宾国内推出的新车型,进一步扩大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计划雅马哈品牌摩托车的销量将达6万辆,比上年增长38%;销售额将达30万比索,比上年增长66.7%。去年雅马哈公司在菲律宾的市场占有率为10%,本田摩托车的市场占有率为45%,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9.
陈昌和 《摩托车》2009,(1):107-112
在世界摩坛中,日本在超级摩托车(superbike)领域处于强势地位。本田的“火焰刀”,川崎的“忍者”,铃木的GSX-R1000和雅马哈的YZF-R1,均武装了高转速、大功率的并列四缸发动机,再结合轻巧的车身和高刚度的车架,成为杀伤力十足的超级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提到摩托车,我们很自然就想到摩托强国日本,想到他们最拿手的并列四缸发动机摩托车。的确,无论本田还是铃木,无论川崎还是雅马哈,都对并列四缸发动机异常熟稔,驾驭起来举重若轻,广泛搭载于跑车、街车、运动旅行车等各类车型上。其中,搭载了并列四缸发动机的本田CB家族历史悠久,口碑不俗,迄今进化历程已经达到50年。话要说回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还没有竖起摩托强国的形象,主流是小排量的代步摩托车,而在大排量领域,日本摩托车对于欧洲、美国没有威胁力,骑手们钟爱的是哈雷、凯旋、诺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