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测量液相质扩散系数,首先深入研究了传统全息干涉法的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CCD传感器取代全息干板来记录全息图,优化实验装置,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数字图像全息干涉法和新的扩散槽测量液相质扩散系数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测定了浓度为0.33 mol.L-1KCl水溶液在298.15 K温度条件下的质扩散系数,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测量工程上急需的新型替代工质的质扩散系数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垂直扫描白光干涉测量数据的改进质心处理算法以准确得到被测表面的微观形貌信息。根据垂直扫描白光干涉测量原理分析了质心算法改进前后的对干涉谱的处理能力。实验测量对象是Ra为0.074μm的多刻线标准样板,采用高斯滤波算法分离粗糙度信号,对其二、三维参数进行了评定和分析,得Ra为0.0748μm。结果证明,改进质心算法原理正确,计算精度满足测量要求,可有效排除直流信号等因素对质心算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频闪视觉测量和频闪干涉测量代表了目前先进的微机电系统动态测试技术,尤其在非接触无损测量技术有重要意义.通过微机电三维静动态测试系统,综合运用等厚干涉原理和基片曲率法,实时测量,计算出镀膜样品在升温和退火过程中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测量微机电器件的离面位移.  相似文献   

4.
玻璃钢筒应变量和转动的全息干涉测量@陈国恒...  相似文献   

5.
本从运用干涉法测量高功率激光腔镜表面面型干涉条纹的处理要求出发 ,首先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了系统需求 ,建立了系统原始对象图 ,然后提出了本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型 ,最后实现了用于强激光腔镜面型检测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5):163-164
全息投影技术是一门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和信号交叉口管理,设计了一套信号交叉口安全导向系统,提出了"两难区"判别算法以及投影方位和时长的算法。以对即将陷入"两难区"的车辆进行投影,以实现对目标车辆的提前预警以及安全导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二次曝光法即在同一底片上对被测弹性物体受力前后两次曝光,全息底片将物体受力前后形变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底片经冲洗在原参考光照下再现时,因特体形变前后两个物光波相位有差异,形成干涉条纹图,利用这些条纹可计算被测物体各点的位移和形变。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立体视觉测量系统中,因光照分布不均导致高反射率金属工件表面产生高光区域,进而影响视觉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OTSU算法的金属工件高光处理方法.以高反射率金属工件为实验对象,首先利用PSO-OTSU算法对高光区域进行了提取.通过与标准OTSU算法和GA-OTSU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该算法提取高光区域的结果更准确,提取时间分别缩短了78.88%和44.42%.其次利用直方图规定法对高光区域进行了处理,最后利用融合算法将处理后的高光区域与原始图像或非高光区域进行了融合,形成去高光图像.经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多种金属工件场景图像的高光去除,且具有较好的去高光效果.  相似文献   

9.
给出一种用于风洞飞机模型攻角测量的方法.采用对称双光束交叠照射角传感器,风洞实验测角范围由40°增加到76°;利用电子处理器计数干涉条纹,测角精度可达0.005°.  相似文献   

10.
给出一种用于风洞飞机模型攻角测量的方法.采用对称双光束交叠照射角传感器,风洞实验测角范围由40°增加到76°;利用电子处理器计数干涉条纹,测角精度可达0.005°.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化工传递过程中二元气体的稳态扩散原理,通过拟稳态假设和物料衡算,建立了蒸发管技术测定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方法,并讨论了扩散温度、扩散时间和扩散距离对拟稳态模型的影响,确立了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的适宜温度、时间和扩散高度范围分别为:T〈330K、θ〉5h和z0〉80mm,对液体蒸汽通过玻璃管内静止空气的扩散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与文献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早期混凝土内部湿度的分布规律对控制早期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意义。以现有试验结果和扩散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湿度扩散系数因素,采用MATLAB数值方法求解出不同水灰比下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分布情况,并和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数值方法计算的湿度场可为防止早期混凝土表面开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饱和状态下开裂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的简化计算方法.根据已有试验结果,将裂缝处的氯离子扩散分为3种情况:①当裂缝宽度小于0.03mm时,裂缝对氯离子扩散没有影响;②当裂缝宽度大于0.1mm时,氯离子不仅沿混凝土暴露表面向内扩散,还将沿垂直于裂缝面的方向扩散,两者扩散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相同;③当裂缝宽度介于0.03和0.1mm之间时,扩散情形与②相似,只是两者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不同,裂缝面的表面氯离子的质量分数要小于暴露表面的氯离子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宽度范围内,裂缝附近氯离子沿开裂方向和沿垂直于裂缝面方向的质量分数均随裂缝宽度增加而增大,其中短期扩散比长期扩散随裂缝宽度的变化更敏感,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二次轧制温度660℃~680℃,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5.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 ℃,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 %,二次轧制温度660℃~680 ℃,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 %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 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 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 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6.
以304不锈钢钢板作为基材,工业纯铝板作为过渡层,用真空扩散焊接的方法制备304不锈钢/铝/304不锈钢复合试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仅对界面组织、化学成分、断口形貌和组成相进行分析.通过硬度和剪切试验测定界面的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不锈钢/铝界面发生了原子互扩散,生成了多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并在原子扩散界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过渡组织.扩散层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界面显微硬度值显著增大,剪切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时代,音像制品盗版在社会结构中有其生存的空间。对于权利人而言,作品的版权保护系其经济利益;对于公众而言,知识的自由传播攸关公共利益。在中国现阶段知识生产还不发达,两种利益的不平衡已成为社会意义框架下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彻底破解,只能通过利益平衡的调控来加以引导和制约。  相似文献   

18.
A class of differential-difference reaction diffusion equations with a small time delay is considered.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an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stretched variable, the formal asymptotic solu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by using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inequalities the uniformly validity of solution is proved.  相似文献   

19.
钢管表面脱碳层对钛-钢双金属管扩散复合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异种金属热膨胀差引起的内压力作用下,钛管与低碳钢管扩散复合界面的成分、组织、结合强度及钢管表面脱碳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内压扩散复合法可以使钛管与钢管之间实现冶金结合,在保温30 m in的条件下,750℃~800℃之间扩散退火时界面结合强度最高,且钢管表面脱碳与否对界面结合强度影响不大;碳原子向晶界扩散引起界面附近钢侧柱状晶区,铁原子向钛中扩散引起界面附近钛侧无晶界区与针状马氏体区,钢表面脱碳加速这一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