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岩隧道穿越生产矿井,瓦斯压力大、含量高,具有突出危险性,现有规范、指南难以满足施工控制需求。为保障施工安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隧道开挖过程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挖面与煤层间安全岩柱距离为10 m。基于此,提出"安全距离外,隧道正常作业;安全距离内,加强瓦斯监测与排放处理,将解吸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的揭煤技术,以便顺利通过煤层段。  相似文献   

2.
钟敏 《中国电动车》2013,(11):15-18
我国高瓦斯矿井所采煤层普遍为低透气性煤层,要对瓦斯充分抽采利用,必须研究增透技术。本文总结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增透传统技术,研究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及增透技术新进展,提出了瓦斯抽采及增透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由于煤层赋存的特殊性,工作面开采后均形成与工作面走向一致的长条形塌陷区。矿井开采初期,各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沉陷单一、独立,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各煤层开采后的塌陷区范围在走向和倾向上不断加大。目前,塌陷区已基本连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4.
在矿井的企业管理中,安全生产工作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在矿井生产中实现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是改变当前我国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就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其具体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将通风安全中的管理质量更加标准化,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确保其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魏敬久 《中国电动车》2014,(10):134-134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贯彻在整个矿井生产中的所有环节。为了能够帮助提升矿井生产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已经逐步得到了管理人员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以及创新型改进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晓文  王琪 《车时代》2021,(1):47-47
通过分析国内外矿井围岩智能监测技术、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的研究现状,从移动机构、定位系统、传感探测、影像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分析了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该无人监测车性能稳定,操纵方便,既可人工远程控制又可全程自动化运转,提高了矿井围岩监测预报精度和可靠性,对矿井作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方面的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虚拟仪器在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和数据融合理论应用于矿井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非常大。在煤炭的日常生产中,事故发生频率很多,而这些事故中,顶板事故又是最多的。所以在煤炭的矿井中,矿压的监控是必要的,本文研究分析矿压监控系统的设计,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LabVIEW平台下,采用虚拟仪器技术,针对煤矿瓦斯自动检测监控进行了研究和相关设计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虚拟仪器的瓦斯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提高了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系数,为矿井下瓦斯的监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方湿热多雨条件下,灰岩隧道地区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排水管化学结晶处治养护技术难题,有必要探究湿热条件下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机理。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理论及刚-柔接触理论,对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获取了隧道工程排水管渗流作用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2)根据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得出的泄水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最佳破晶第一养护时间节点与最晚破晶第二养护时间节点;(3)揭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长期性能及化学结晶淤堵机理。  相似文献   

11.
冯亮 《隧道建设》2009,(Z2):214-216
瓦斯隧道现代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加强瓦斯隧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同时也是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在瓦斯危害严重的隧道中,矿井瓦斯自动监测系统已普遍采用。为了提高瓦斯隧道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作者结合工程实际,就瓦斯自动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与设置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燕 《路基工程》2017,(2):229-234
白杨林隧道工程为煤系地层高瓦斯隧道,设计图提示隧道穿越两道50 cm以上厚度煤层与煤线,施工安全风险等级Ⅰ级。为此,对煤层结构特性及其与隧道空间位置开展了探测研究,对煤与瓦斯的突出风险进行了预测,并制定了防突措施与效果验证,在工作面煤层突出危险解除后,根据煤层与隧道空间关系,结合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制定了石门局部揭穿煤层,半煤半岩过煤层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等技术措施。结合该项目的工程实践,对《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范》规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依托穿越硬质裂隙灰岩段的贵州拉海隧道,在精细化定量描述节理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数值仿真与现场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锚杆参数对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隧道穿越硬质裂隙灰岩地层时,施作锚喷支护可明显提高围岩稳定性与自承能力;2从经济、安全角度考虑,拉海隧道最优方案为环向布设范围120°、径向长度2.0m,加密、加长锚杆对围岩稳定性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圆梁山隧道进口端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继奎 《隧道建设》2003,23(4):27-32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m,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冷水河浅埋段及桐麻岭背斜,岩层主要为灰岩、泥岩、页岩和白云岩。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水量大、水压高,断层破碎带多,且含有煤层、瓦斯、石油和天燃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介绍了隧道进口端主要的地质问题及所采用的相应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徐林生 《公路》2006,(6):195-197
煤层瓦斯是通渝隧道施工中的主要不良工程地质之一,处治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该隧道的施工安全问题。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该隧道所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技术,类似工程施工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渝隧道出口煤层瓦斯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波 《隧道建设》2004,24(4):37-40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隧道施工煤层瓦斯段的施工方法,既满足煤层瓦斯地层施工的要求,又兼顾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保证安全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现场的机械设备,降低成本,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宗伟 《隧道建设》2003,23(5):46-47,51
简要介绍了郁山隧道出口在水平状灰岩地层施工中采用锚网喷相结合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运用既确保了安全、文明施工,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郭海坡 《隧道建设》2009,(Z2):120-124
结合襄渝线安康至重庆段增建二线第一长隧新大巴山隧道施工实际,总结了隧道开挖安全快速通过煤层瓦斯及旧煤窑采空区的施工方法。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后,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通风、瓦斯检测、超前支护、周壁注浆、实施揭煤工艺等措施,使隧道施工快速安全通过了煤层瓦斯及旧煤窑采空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周鲁 《隧道建设》2014,34(6):539-545
为解决过煤层采空区分布区及水源地保护区铁路选线难题,依托山西某煤运铁路通道,提出下穿煤层采空区,上跨水源供给稳定饱和水位的隧道方案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综合地质勘察技术方法及手段,用于煤层空间分布及水源饱和水位的勘探,并借鉴煤矿工程、铁路工程及地下工程经验及理论,结合数值模拟提出煤层采空区下铁路隧道65 m的安全覆岩厚度,为方案论证及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候建刚  张耀磊  李丹丹 《公路》2012,(10):209-215
宜巴项目位于鄂西山区,该区内特殊性岩石主要为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含石膏微晶白云岩与岩溶角砾岩,凉水井隧道大部分处于强~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含石膏灰岩及岩溶角砾岩等不良地质段,其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性高,本项目通过对岩矿检测确定膨胀性岩等级,采取合理的衬砌支护方式及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保证隧道膨胀性岩段不受岩溶段影响或影响最低,利用监控量测手段,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