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受航道制约,泰安市长期以来不具备建设港口的基础条件。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的建成,泰安境内航道连入国家京杭运河主干航道网,为泰安建设港口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渤海经济圈内港口间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首先论证集装箱吞吐能力是决定能否成为区域航运中心的关键因素,然后在分析本区域内港口集装箱运输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尽管现在无法确定最终谁会成为航运中心,但互相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所得结论,对山东境内港口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洋山港的优势在不改变国内现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第二船籍制度只能另辟蹊径,延用我国"境内关外"的保税港区优惠政策。而从航运市场发育成熟度来看,综合考虑港口知名度、港口位置、航运  相似文献   

4.
珠江干支流水系有36000多公里,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珠江占“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三线(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5个主要港口,从目前珠江水路运输总架构来看,以珠三角为中心汇集了内河水运、海运两个航运扇面,发挥着经济动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航运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也确立了自己航运大国的地位。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实现由"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是航运业的一次战略调整,也是航运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我国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实力在航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的航道、船舶、港口等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基础。在航道方面,我国内河航道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基础,构成基本航道网。在港口方面,港口建设与布局基本建成,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在船舶方面,也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已拥有运输船舶17.8万艘、  相似文献   

6.
珠江干支流水系有36000多公里,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珠江占“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三线(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5个主要港口,从目前珠江水路运输总架构来看,以珠三角为中心汇集了内河水运、海运两个航运扇面,发挥着经济动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于今年8月15日联合发布我国首个“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一时成为我国航运新闻热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口报、国际商报、经济参考报、路透社、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网易、新浪、搜狐、各行业门户网站等国内外5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起航运业界广泛关注。其实公布港口排行榜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给港口排序是多年来国内外航运界的通常做法。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公布“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相似文献   

8.
为更深入的探索航运集群内部航运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港口与高端航运服务的相互作用。基于共生理论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航运集群内港口与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航运单元的共生模式及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以广州为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显示现阶段广州港与航运保险、广州港与航运经纪互惠共生,都在扩增阶段。航运保险和航运经纪等高端航运服务受益于广州港的发展。现阶段港口在广州航运集群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航运集群升级为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时,港口的作用将发生变化。该研究为制定航运集群动态发展路径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高端航运服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港口之间恶性竞争,促使港口良性发展,基于多项式Logit模型,收集长江下游港口中转选择行为数据,以港口收费、航运成本、港口基础设施三个属性作为效用变量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验证,分析了对集装箱选择中转港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收费和航运成本影响港口竞争力,船公司对港口收费比航运成本更敏感,竞争激烈的临近港口要适当调整策略,以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10.
珠江的机遇     
谢仲健 《珠江水运》2011,(24):20-21
珠江是贯穿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的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一纵二横二网”)中占“一横一网”,珠江航运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速了产业转移,形成了沿江产业带,促进了东西部经济的紧密融合。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有关部门、省区的重视支持下,近年来,珠江航运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了高等级的西江航运干线和珠三角航道网,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比较完备的港口码头,港航设施和航运能力日益增强,船舶运力也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合肥水运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合肥港打造成"江淮航运中心",通过分析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干线航道等级和港口规模化水平,建成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江淮航运中心"的思路。最后,给出发展建议:提升航道等级,打好发展基础;加快港口建设,提高通过能力;完善支持保障系统,确保安全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建设航运中心;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2.
港口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直接关系港口运输效率和港口安全。受到地质因素和现代航运要求,传统码头结构逐渐不能满足当前港口工程的基本需求,容易诱发安全隐患,不利于航运发展。故此,展开对新型码头结构的研究,并对新型码头结构在港口工程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旨在提升港口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发挥港口工程功能,推动航运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洋山港的优势 在不改变国内现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第二船籍制度只能另辟蹊径,延用我国“境内关外”的保税港区优惠政策。而从航运市场发育成熟度来看,综合考虑港口知名度、港口位置、航运情况、金融体系和法律健全程度,上海洋山保税港是我国作为第二船籍制度最理想的船籍港。具体优势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莉莉 《水运管理》2011,33(2):32-34
为正确认识各代港口的功能和航运特征,从各代港口的主要功能着手,分析港口代际更替的航运特征及共存现象,认为不同代港口分别具有其特定的航运特征,其功能转变是随着杂货船、专业化散货船、集装箱船的发展演变而来的,深入研究各代港口功能及航运特征对于提高我国港口建设、充分发挥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辉 《珠江水运》2023,(10):20-22
港口航运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上下旅客和补充给养的重要枢纽。当前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港口航运智慧化管理系统逐步取代传统航运管理,使水上交通运输综合交通和服务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本文对港口航运智慧化管理进行简单介绍,综合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化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具体运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港口航运管理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拓展新业务形式,加速港口航运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梳理航运服务业与港口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的影响程度,从物流、金融、科技和法律等4方面阐述航运服务业与港口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宁波港口的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动态仿真揭示航运服务业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物流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最强,金融的影响次之,科技与法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7.
分析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发展概况,结合对杭州湾、钱塘江水域的水道条件、港口条件和发展航运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钱塘江沿线水域航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需求不断的增加,内河港口的航运需求不断扩大。但我国目前的内河航运能力较差,并不能达到经济社会的航运需求,而航道通过能力作为航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内河港口的航道通过能力对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航道通过能力出发,结合工程建设实例,对不同条件的内河港口的航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对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提升作进一步的阐述与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航运硬实力的发展,我国的航运软实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分析我国在航运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我国航运软实力建设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航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我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0万艘,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4.52亿t,位居世界首位。2015年,进入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之列的中国港口数量为7个(不包括中国香港),顺序依次为宁波—舟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运》2010,(8):29-29
<正> 泛北部湾物流网将脚踏中国华南,左手拥抱泰国柬埔寨,右手长伸到新加坡,从而一举成为令人注目的跨国物流例。8月12日,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的多家港口物流企业与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的港口、航运公司在广西南宁签署合作协议,相互开通集装箱、散货航运班线并缔结友好港口。如此大规模的港口航运合作,被业界认为是中国与泛北部湾地区各国联手打造跨国港口物流网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往来提供强大物流支撑的标志性事件。对此,航运界人士大多表示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