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今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可考虑以厦门港为中心,福州港、湄洲湾港、温州港和汕头港为辅助的构架。福建省,要在推进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中起主导作用,目前可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在总体发展规划上,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09-309
据报道,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暨海沧新城四百亿工程于2012年7月25日在厦门海沧开工。此次开工项目总投资额400多亿元,总项目数25个,是今年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中,投资额最大、业态最齐全、覆盖面最广的项目群。据悉,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投资167.27亿元,包括总部大厦、远海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物流中心、10万t中国首艘豪华邮轮建造等18个项目;  相似文献   

3.
与厦门港成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相对照,厦门港口建设存在周边港口竞争激烈、腹地货源不足、交通集疏运条件不够完善和港口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可采取发展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举办国际海运年会以来,这是我第四次出席。年会秉承“关注中国发展、聚焦全球热点、推进行业互动、追求合作共赢”的宗旨,已发展成为全球航运、港口、造船以及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对历次年会的“中国因素”、“把握变化”、“赢在市场”等主题印象深刻。今年的年会在被喻为“浪漫之都”的大连举行,但是,今年年会的话题也许并不浪漫,甚至于有些许沉重。  相似文献   

5.
龚高健 《港口科技》2011,(11):12-16
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可考虑以厦门港为中心,福州港、湄洲湾港、温州港、汕头港为支撑的构架。提出了实现这一设想的9项措施,诸如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快港口基础建设、提升空港航运功能、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完善物流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举办国际海运年会以来,这是我第四次出席。年会秉承“关注中国发展、聚焦全球热点、推进行业互动、追求合作共赢”的宗旨,已发展成为全球航运、港口、造船以及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对历次年会的“中国因素”、“把握变化”、“赢在市场”等主题印象深刻。今年的年会在被喻为“浪漫之都”的大连举行,但是,今年年会的话题也许并不浪漫,甚至于有些许沉重。  相似文献   

7.
<正>自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要求以来,厦门海事局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按照部海事局"海事系统要担当先行官"的指示,全面推进四个"先行工程"建设,在辖区"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涉海工程和航运经济建设中主动靠前、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真正将"先行官"要求落到实处。厦门海事局局长黄军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基  相似文献   

8.
《水运管理》2012,34(7):15-15
有全球海运界"达沃斯"之称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2"将于9月19—21日在厦门召开。届时,全球航运产业链利益相关方将汇聚一堂,就当下航运市场困局把脉问计,共商良策。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复苏缓慢、市场运力增长过快、燃油成本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2012年航运业艰难前行;而诸如低价竞争、投机炒作、盲目扩张运力等无序发展的种种行为正不断加剧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制约行业调整与变革的步伐,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营商环境,如何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翁劲 《世界海运》2012,35(11):14-17
厦门港建设航运中心具有港口条件优越、良好的政策支持及突出的对台优势等有利条件,也存在腹地经济总量有限、综合物流功能不强等劣势。作为海洋事务的重要监管部门,海事局如何在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中明确自身地位,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结合厦门港的特点,分析海事管理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芮雪 《中国港口》2015,(4):14-16
厦门又称鹭岛,顾名思义,白鹭栖息之岛,美不胜收。3月底,中国港口杂志社一行4人来到厦门,前往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拜访。近几年,厦门先后迎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漳州港口资源整合,福建自贸区获批等诸多发展良机,然而机遇当前,如何发展,如何转型,更是厦门港绕不过的问题。因此,杂志社此次来厦门实不为美景,却为解惑。2015年,中国港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正式迈出"新常态"发展步伐。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港口行业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甚至是微利时代,如何适应;船舶大型化和联盟化趋势明显,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应对;借助自身优势,港口是走智能化、标准化道路,还是资源整合、合力发展,如何转型升级?实际上,自厦门设立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开始,厦门港就已经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而2015年,"创新、活力、法治、绿色的美丽新港口"定位的提出。  相似文献   

11.
海天码头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港口节能减排与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对台桥头堡、美丽厦门践行者、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主力军和厦门自贸区排头兵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绿色、和谐的美丽厦门新港口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海运市场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共存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时代给海运业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广州将如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11月5日~6日,有"海事达沃斯"之称的"国际海运年会2015"再次在广州举办。作为目前唯一两度承办过"国际海运年会"的城市,广州在会上向世界展现了自己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雄心壮志,提出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  相似文献   

13.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以一流服务和良好业绩跻身海峡西岸门户港之列,挥笔勾勒“构建中远国内码头现代化基地港”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主流枢纽港”蓝图。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13,(8):23-23
2013年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将于11月6―8日在宁波举行。本届年会以"经济变革中的航运"为主题,荟萃国际航运业相关方于一堂,就当下困局把脉问计、共商良策,为行业理性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路和风向,推动航运业在变革、调整、转型的大潮中驶向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航道。本届年会将突破以往会议模式,主旨发言、名家论道、高端访谈、前沿对话交相进行,并首次引入"一对二"名人对话和智慧碰撞等  相似文献   

15.
国际海运年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得到了中外海运界的积极反响和广泛参与,已发展成为全球海运、港口、造船以及金融、贸易等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年会以"应势知变"为主题,探讨如何积极把握市场形势发展,在危机和变化中探寻机遇、开拓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最是一年春好处,竞艳牡丹满古都。3月29日上午,"2015年LYC中国洛轴经销商年会"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家"LYC"经销商与企业共聚一堂,在"创新务实规范共赢"年度主题的引领下,共同盘点2014年的市场表现,分享2015年洛轴流通市场新战略。本次年会是在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  相似文献   

17.
《天津航海》2007,(4):56-56
11月1日-2日,第四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7”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和多位航运界翘楚、权威行业组织领袖、金融界精英,以及相关人士共80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2007年,全球海运业保持高度景气,干散货海运市场全线飘红;集装箱市场打破去年预期;新船订造屡破纪录;资本市场对航运业青睐有加。在如此背景下,本界年会以“赢在市场”为主题,如何在跌宕的市场激流中掌握主动,在波谷浪尖中变“挑战”为“商机”,成为了本界年会与会者共同探讨的话题。张国宝在题为“抓住海运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信用中国"总体部署和"信用交通"建设方案要求,结合我国国际海上客运市场发展和监管现状,分析我国国际海上客运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政府评估和社会第三方评估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设立国际海上客运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各层指标,提出在评估体系建立后应关注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信息对接"信用交通"数据库和建立信用违约披露机制等3个方面工作。建设我国国际海上客运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既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客运市场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创造和维护健康有序、开放共享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继获得青岛市工交工委"企业文化建设样板企业"、青岛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后,2005年11月份,青远公司企业文化工作再获殊荣--在2005山东企业文化年会上,公司获评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与海尔、青啤、济钢等国内知名企业一起,走上了代表山东省企业文化最高荣誉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部经典,一年一次盛宴.由中远集团、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中国远洋航务>杂志社、美国商务日报共同主办的"国际海运年会2010"于11月10日在广州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球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钢铁,矿石、融资部门、投资银行、基金,证券等相关行业逾千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参会人数创历届新高.与以往六届年会相比,本届年会更具国际视野,探讨的话题更具广度与深度,成为全球海运界在经济企稳回暖背景下,进一步启迪思维、凝聚力量、共同应对复苏中的机遇与挑战的高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