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飞 《中国水运》2009,(9):244-245
淘刷崩窝和液化崩窝都是通过强烈的水流条件和触发因素,作用于脆弱的边界条件上完成的。对河岸局部冲刷崩塌、洪水水位的突变、突加荷载等崩窝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崩窝处理的工程指标及工期安排以及处理施工流程与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护岸工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抵御水流冲刷和维持岸线的稳定。由于护岸工程通常布置在原有岸坡易发生崩岸和垮塌的部位,易受水流冲刷而发生损毁,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采用实测资料对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蔡家渡护岸损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蔡家渡护岸水下护排头部损毁严重、上游侧出现崩窝,损毁原因主要是大水作用下水流贴岸及大江侧主槽摆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维修的必要性,并提出采用“补坡+镇脚”的维修方式,旨在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护岸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列举实例,介绍水泥搅拌桩在处理不良地质增强码头岸坡整体稳定性中的应用。通过详细的计算分析,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岸坡整体稳定性是可行的,可为以后的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荆江河段岸坡渗流破坏情况,结合破坏案例分析岸坡渗流破坏原因,确定岸坡渗流破坏主要影响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和降水因素。荆江河段岸坡地质结构主要分为3类,即单一砂性土地质结构、上黏性土下砂性土双层地质结构以及由黏性土和砂性土组成的互层、夹层等结构土体。荆江河段地下水和江水补给关系复杂——汛期江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三峡蓄水后,汛后退水速度进一步加快,地下水和江水之间的渗流坡降进一步增加。荆江河段强降水天气分布出现频次和范围仍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高滩守护工程区域岸坡渗流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在勘测,设计,施工中如何提高码头岸坡稳定性,由于主观原因引起岸坡失稳及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地区防洪排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某堤基广泛分布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等软土层及浅埋的粉土透水层,导致汛期来临时险情频发,严重影响堤防的安全运行。在查明堤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对不同区段内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桩号0+000~1+800段堤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桩号1+800~5+700段堤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堤基渗漏及岸坡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建议对场地地基土层进行防渗及岸坡抗滑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7.
岸坡土体变形对天津港高桩码头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刘现鹏  刘娜 《水道港口》2005,26(4):241-243
总结了天津港高桩码头由于岸坡土体变形造成破损的型式、破损程度和分布规律,分析了岸坡土体变形引起码头基桩变位的破损机理,提出了岸坡土体变形引起码头基桩变位破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曹彭强 《水运工程》2020,(4):104-108
针对渗流和不良地质条件对江河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土的渗透系数随围压变化、土的饱和密度随围压变化、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及浸泡时间变化的规律,构建渗流破坏的非稳定数值模型,探究岸坡裂缝、河水对岸坡的软化作用、降雨入渗对岸坡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影响下,降雨入渗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安全系数可降低9.9%,其次是河水浸泡表层土的软化作用的影响(2.8%)和表层土裂缝的影响(1.9%);在3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岸坡的安全系数降低10.4%~20.8%;土水耦合计算结果显示在3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岸坡的安全系数降低11.3%~21.5%。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粒径碎石桩对码头岸坡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地质条件适宜时,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工期较紧,没有时间堆载预压的工程。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实例,论述了大粒径碎石桩在码头岸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检验,并对设计计算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现,现阶段主要采用护岸达到守护岸坡、防治崩岸的目的。为探究崩岸频发河段内有效、经济的护岸布置形式,借助试验手段对比分析理想梯形顺直河道中不同守护高度及不同护岸结构的守护效果。试验表明:排体护岸更利于持久稳固,但应重视坡折点现象;重点守护岸坡上部在有限时间内更能起到有效防治崩岸的作用,且随着守护宽度的增大,守护效果越显著;从护岸布置的有效性及经济性出发,一般情况下守护岸坡上部2h/3的高程范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水库蓄水以后,岸坡岩土体遇水饱和,物理力学强度降低。水位下降过程中,在渗透压力及库岸涌浪的冲刷淘蚀作用下,容易引起库岸再造。库岸再造对岸坡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以昆明市松华坝水库岸坡为例,在查明水库区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水库蓄水以来不同库段的库岸稳定性进行划分,分析其在水位下降条件下的库岸再造范围、类型及特征。运用"两段法"进行库区坍岸预测,分析评价库岸再造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新会港天马作业区货运码头的岸坡处理模式及软基处理的施工经验,阐述碎石桩加固码头岸坡是一种有效,经济的处理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范胜华 《中国水运》2014,(4):235-236
文中结合本段河道治理中设计采取的护岸形式,查明了河道两岸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两岸岸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工程有影响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及建议采取的工程措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及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桩码头的打桩施工常常对码头岸坡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研究了打桩施工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打桩对土体的扰动、打桩振动以及打桩速度等因素对岸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并总结了由打桩引起的码头岸坡滑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长铃 《水运工程》2016,(6):130-134
在分析水平排水管对岸坡稳定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水平排水管结构。通过在斗湖堤水道江陵高滩守护工程中开展的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平排水管的试验,说明水平排水管可消除岸坡中地下水以及渗流现象的存在,从而减弱岸坡中地下水对岸坡的稳定危害。深层排水技术水平排水管首次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某港区护岸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岸坡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边坡不打抗滑桩情况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确定抗滑桩桩长,分析不同桩型、桩径、桩距、平面位置下的桩内力、整体稳定系数及工程费用,选择最优的抗滑桩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桩距在3.5D范围内,桩弯矩随着间距增大而增加,桩距达到3.5D后,桩弯矩不再显著增加;桩距在3.5D范围内,岸坡整体稳定系数随桩距增大无显著变化,超过3.5D后会逐渐降低;抗滑桩能有效改变岸坡的塑性区分布,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17.
田鹏  付旭辉  赵航 《水运工程》2021,(2):126-130
玉带洲位于长江下游段,岸坡后方存在大型湖泊,坡后渗流问题较为严重。为确保岸坡安全,提高岸坡整体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量,需要对岸坡进行合理的防护处理。通过物理模型分别模拟岸坡在特拉锚垫防护结构、裸土段的渗流情况进行对比试验,设置若干观测点,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岸坡渗流前后三维地形图,观测岸坡设置点的位移情况。结果表明,渗流后有特拉锚垫防护结构的观测点最大位移量为2 cm,裸土段最大位移量为5.1 cm;特拉锚垫段渗流前后的地形图趋于吻合,说明特拉锚垫对于坡后渗流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某大型水库库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岸坡及坝基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和评价,同时对大坝防渗处理和固结灌浆等施工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后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最后根据之前的论证和分析选出最合适的坝体类型.  相似文献   

19.
天津港高桩码头岸坡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双珠  张勇  李越松 《水道港口》2006,27(3):180-184
近几年天津港突堤转角处的高桩码头岸坡变形比较明显,岸坡变形导致了码头后方接岸结构出现明显的错位、变形等破坏情况,严重影响了码头结构安全。通过对转角处岸坡土体以及接岸结构变形的原型观测,探求岸坡变形规律及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岸坡稳定性是决定高桩码头整体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对某码头岸坡淤积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淤积前后岸坡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淤积后岸坡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虽仍处于安全状态,但安全储备已较低。根基检测和计算结果,建议进行削坡处理,确保码头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