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得益于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贸易地区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199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53万TEU,比1994年增长13.4%.进出香港的货运量中65%以上来自或运往中国大陆.而在大陆各省市往来香港的货物中,大约40%来自或运往广东省.香港港口的成功经验可资民营化港口借鉴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和战略要冲地位,而且是因为它以高效率和可靠性吸引住大批航运公司成为其长期顾客.香港的港口设施主要地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拥有和经营.在世界所有主要港口中,唯有香港不由港务局来经营.由此而使私营企业的商业技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使官僚主义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在世界各大港口掀起的民营化浪潮也证明了香港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早在150年前,港英当局为了构筑贸易中心,就通过拍卖地块来筹集资金.绝大部分滨水地块被贸易商买下来建设仓库和货栈.从此,私营企业就一直被允许投资、设计、建造和经营港口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根据这项政策,港英当局对于通往码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助.私营企业的经营业务绝少受到行政干预,并且完全可以自由定价.随着港口业务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TOS系统移动化改造是基于海盈码头异地业务拓展现实需求,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项实际应用,该移动平台可扩展应用到多个合作码头,形成以主港为中心、多码头协同的作业闭环海盈码头主要从事内外贸集装箱的港口装卸、中转、堆存等业务,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福州海盈港务有限公司(简称海盈码头)经营。随着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长,码头的通过能力及堆场容量出现瓶颈,为减轻码头压力、突破码头客观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叶永清 《中国港口》2001,(10):15-16
2000年对于温州港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该年10月17日,港口体制改革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波折,终于结出成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温州港务管理局实现政企分开,成立温州港务集团.自此,温州国有港口企业将脱离港政管理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力投入港口经济建设.这对于港口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脱离了港务局,国有港口企业今后与其他资本性质的港埠企业以及货主码头将平起平坐,不再有过去的行政干预优势可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世界港口     
《港口科技》2006,(6):46-46
<正>东京港码头公司2008年4月民营化日本东京都已决定将东京港码头公司在 2008年4月民营化。这是日本国会通过特定外贸码头管理营运法(外贸法、旧继承法)后,在五大港码头公司中第一个提出具体的民营化计划的港口。按照东京都的计划,新公司的业务内容原则上继承现有公司的业务,以主力的外贸码头业务为主,分阶段扩大业务和进行多角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运》2006,(2):F0003-F0003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秦港集团公司”),前身是秦皇岛港务局。2002年1月,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由国家直接管理的港口下放地方,交由河北省管理。2002年9月,改制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中第一个实行公司制改造的港口企业,是获得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为国有独资公司。  相似文献   

6.
港口民营化     
<正>无疑港口作为公共设施,对本地区及腹地有巨大影响,但港口经济腹地的传统概念不再存在,港口只不过是联合运输网中的一个结点。 国际集装箱运输已进入综合物流时代。各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趋势加强,港口码头自营也纳入跨国海运公司的全球网络战略中。港口需要在越来越激烈的枢纽港地位竞争中,顺应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吸引资金,加大投资。国际资本寻求投资场所,甚至专业性的码头经营公司也在寻求跨国经营,以建立码头网络。港口民营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宋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到欧洲的英国、意大利,再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内地都在实施港口民营化。 下面就港口民营化分五种类型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重组是企业间通过产权流动、整合带来的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化调整,也就是通过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租赁、控股等形式使企业再造,发展为更具经营和经济扩张实力的企业集团。综观国际港口企业的发展,港口企业重组势在必行。如新加坡港务局从1996年开始实施港口经营体制改革,1997年6月成立了新加坡港务集团,朝着国际化海港码头服务、投资、经营和管理为一体的跨国公司方向发展。目前,新加坡港已经在中国沿海港口投资入股经营着多家港口企业。  相似文献   

8.
铜陵市港务(集团)公司日前正式揭牌,标志着铜陵港的港口管理体制已理顺。 铜陵市政府成立了市港口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原铜陵港务管理局的港口经营业务整体转移到港务企业。新成立的铜陵市港务(集团)公司有在职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港口建设在投资多元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集团为代表的外资投入,将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经营、管理和技术提高到了比较先进的程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升了我国集装箱码头的档次和实力,缩短了与先进国家港口的差距,在局部范围内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以国内一些大型工业、原材料开采加工和进出口企业为代表的内资投入,加快了港口散货及油品码头大型化建设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趋势。介绍了张家港港务集团通过调整码头功能的布局、改造码头装卸工艺流程、利用空气源热泵等一系列的节能改造。最后得出结论,绿色技术创新手段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能为港口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资料     
关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港口的公用基础设施是指为多家港口经营企业提供服务的进出港航道、防波堤、锚地、道路、桥梁等设施。体制改革之前,沿海大港的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中央直属或双重领导港口的港务局负责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因为它具有政的职能,这是历史形成的。但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说,不论企业大小,没有为其他企业承担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责任。虽然交通部的规章规定其他港口码头企业的50%货物港务费用于这些公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但从根本上说权责是不一致的,政企是不分的,资金使用不尽合理。港口政企分开后,这些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的责任,将全部转移到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为港内所有企业提供公用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全球集装箱码头的经营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纶 《集装箱化》1998,(10):16-17
集装箱业在90年代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要算是集装箱码头经营业。在过去的8年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致力于经营国际集装箱码头设施,使港务局在这方面的世袭领地越来越小。港口设施经营民营化(私有化)使其成为一个盈利行业,由于竞争激烈,经营在站住脚跟以后便又开始更大范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徐海城 《中国港口》2005,(12):36-37
一、国有港口企业改革的现状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91号文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全面实施港口体制改革,全国14个双重领导港口陆续下放当地政府管理,并实现政企分开,港务管理局剥离企业经营职能,专司港口行政职能;企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逐步形成。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由过去单一的国营大中型港埠企业一统天下的生产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合资码头、货主码头,甚至个体制经营的码头日益崛起,形成运输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另方面由于价格体制的深入改革,物资价格逐步放开,虽然交通运输价格也作了适当调整,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放开,因此交通运输价格未能跟上物价上升的幅度。特别是港口码头装卸费收,目前除了以外轮为主的沿海港口企业盈利较高外,一些沿海内河港埠企业和很多内河港埠企业在港口装卸主业收入方面都是本大利微,有些甚至亏本经营。高成本、低利润困扰着这些港埠企业的生产发展。如何扭转被动局面,使港埠企业在竞争中能生存,求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发展多元产业,抓住机遇,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是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近两年来先后在两个港务公司任职,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探索。现归纳为如下两点,供研究: 一、利用港埠企业的设施,吸引外资进行改造,开拓新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上世纪,为了适应和促进港区商业、航运业和渔业的发展,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指派洛杉矶市和长滩市作为全州人民的受托人管理港口。两个港务局拥有港口的所有权,负责建设港务设施,并向航运公司和装卸公司出租这些设施。港务部门并不直接经营码头、船舶、堆场设备和运输车辆。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在原厦门港务局所属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一家大型国有港口企业。1998年6月18日,原厦门港务局正式实行政企分设,设立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厦门港务集团(以下简称港务集团)也同时宣告成立。港务集团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实行资产经营一体化试点,是厦门市第三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运营的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7.
潘萍 《中国港口》2003,(3):27-28
<正> 随着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港口企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多数港口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公司改制,组成“港务(口)集团有限公司”或“港务有限公司”。从法律角度看,“港务(口)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完整的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资格,其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港口企业为吸引货源,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相互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港口企业合同管理,走依法治港之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2015年9月14日,上港集团携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和记黄埔港口控股集团、丹麦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新加坡港务集团及鹿特丹港等全球六大港口集团,在上海共同启动全球港口环保周活动。本次活动周以"走向绿色"为主题,旨在提高全球港口环保意识,让更多港口成为"绿色码头"。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的上海港,多年来秉承  相似文献   

19.
3国有港口企业的应对策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有港口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要充分利用国有港口企业用地无偿划拨和岸线免费使用的优势,抢占先机,在外资大举进军国内港口业之前迅速扩大码头规模,增强港口配套产业的实力,发挥配套产业对港口主业的支持作用,形成在本港的综合规模优势。土地和岸线的无偿使用可以保证国有港口企业在日后与外资码头企业展开价格战时处于有利位置。低成本支撑下的低价格策略,不仅可以让成本高昂的外资码头无利可图,而且可以抑制那些大的国际航运公司投资经营码头的欲望,这是防止新的投资者进入本地港口业的一个很有效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三宗涉及外国公司拟投资美国集装箱码头的交易,可能会重新引发有关这些企业在美国港口运营海运码头是否合适的争论。寻求投资美国海运码头的外国公司预计将面临政府的审查。近期的三宗跨国收购码头案2006年,外国投资美国港口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美国国会投票否决了总部位于迪拜的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收购铁行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