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河段水生生物种类多样,如何在航道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和缓解,是摆在深水航道建设者面前的全新课题。对此,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通过研发整治建筑物新型生态结构、强化现场实时监测、推行环保监理制度、设置停工期和生态补偿等方式,对航道治理工程环保建设进行了有益地实践和探索,效果显著,可供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包括优化航道和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调整施工方案等,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的航道整治效果。结合2个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动态管理在工程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对于类似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红  杜梦  车军 《水运工程》2017,(11):129-134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初通航道开通以来,工程河段河势格局基本稳定,航道水深条件逐步改善,航道维护量符合预期,航道整治效果正逐步显现。初通航道水深条件改善对大型船舶具有突出的吸引力,沿线港口3万吨级及以上到港船舶数量增加,吃水9.7 m以上的超限船数量快速增长,沿线港口到港船舶实载货量和实际吃水明显提升,初通航道经济效益显著。对初通航道虚拟标使用效果、初通航道通航安全保障、航道维护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二期工程后续建设和维护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评价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实施效果,通过运输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重力模型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工程的经济、社会、宏观、环境效益。结果表明,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新增就业岗位、拉动财政收入增长、促进沿江地区节能减排等实际效益,工程的战略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配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专题 研究,选取典型的水沙计算条件,进行了选槽方案实施前后潮流泥沙运动的对比计算分析及设计航槽内疏浚位置回淤量计 算,为鳗鱼沙河段选槽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方案1具有护滩和增加航道浅区段水流动力的效果, 对周边水域影响较小,同时考虑航道的可维护性、与交通组织适应性、与沿岸港口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推荐方案1(左右汊 单向航道)作为口岸直鳗鱼沙河段12.5 m深水航道选槽方案,但建议该方案左槽中段航线位置稍向左岸调整,以适应深槽 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船舶流数据以及沿程各水文站的潮位数据,以交通流理论为基础,结合水文分析,研究长江12. 5 m深水航道仪征、丹徒直、口岸直、福姜沙和南通水道的船舶流量、流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行船舶仪征水道大船占比为73. 2%,口岸直水道大船和小船占比相当,丹徒直、福姜沙和南通水道大船占比33%左右;下行船舶各水道大船占比在31. 5%~41. 3%,小船占优势;大潮时船舶流量受潮汐影响显著,上行船舶逐时流量过程与潮位过程关系显著,下行船舶受落潮影响明显;小潮时上下行船舶与潮位过程关系不明显;一个月内日船舶数量与大潮小潮没有直接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深水航道维护和通航安全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从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获悉,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将在2013年年内开工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通过对长江6个水道进行整治,"十二五"末实现5万t级海轮直达南京港,第五和第六代大型远洋集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从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初通南京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江12.5 m深水航道2016年7月5日初通南京,对船舶试行开放,南京至长江出海口可全程通航5万t级及以上船舶。据了解,长江12.5 m深水航道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于2015年竣工验收后正式对船舶开放运营。二期工程初通后,通过  相似文献   

9.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所在河段为潮汐河段,5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出.根据工程河段的潮汐特性,分析南通天生港至长江口采用一乘进出港和二乘进出港的乘潮历时、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乘潮水位,进而分析航行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原油船、散货船的乘潮保证率,据此论证一期工程确定的通航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李黎  李昕 《水运工程》2012,(7):146-150
为了给长江干线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太仓—南通段)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对该段航道的平面布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航道建设标准、航道自然条件,结合航道布置原则、通航需求、通航环境,提出航道布置方案,确定航线布置、走向、转向角等参数,并分析该方案与船舶定线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安全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安全事故中的救援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为背景,对拟定的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安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炼各层次预案对应的事件类型和具体内容,并编制首接责任制下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12.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长江生态航道的建设,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针对工程河段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需求,研发多种生态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在工程受影响区域,探索人工鱼巢、生态浮床等生态修复尝试。计算与分析潮汐河段施工引起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对取水口及水源地影响,提出防护方案。在研究噪声对江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声学驱赶与声学诱导技术。提出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办法。成果均已应用于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结果表明生态效果良好,无生态环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将长江南京以下9个规模以上沿江港口作为12. 5 m深水航道的受益对象,利用2009—2017年港口吞吐量资料分析评价12. 5 m深水航道开通对长江南京以下沿线港口的影响及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2. 5 m深水航道开通以来沿江港口货物总吞吐量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初通至南京后,货物总吞吐量年增长率达到8%; 2017年南京以下主要港口完成的货物总吞吐量(24. 25亿t)是2009年深水航道开通前的1. 8倍;深水航道开通后集装箱吞吐量涨幅最明显,散杂货吞吐量占比则较开通前略有下降; 12. 5 m深水航道开通8年来,南京以下沿江港口经济效益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7年产生的港口经济效益(13. 4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60%。未来随着航道、船舶以及沿江港口码头等条件的持续改善,12. 5 m深水航道的综合效益还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面临的作业环境复杂、船舶交通流量密度大的情形,设计并开发出专用于保证通航与生产安全的信息平台。该平台是基于B/S模式的Web网站服务系统,利用功能部件结构进行系统设计,采用海量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最终实现施工期通航与生产一体化安全信息的所有检查记录、安全应急保障、通航环境监测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并能够及时更新各种信息。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福姜沙水道在平面上呈现两级分汊、三汊并存的格局,地形条件复杂,局部滩槽演变剧烈,是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重点整治河段之一。为论证福姜沙水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基于实测地形、水文资料,系统对比了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福姜沙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滩槽演变、汊道分流分沙比调整、固滩效果、航道条件改善等。结果表明:福姜沙水道整治方案总体合理,整治效果符合预期,但须关注靖江边滩底沙活动对福北水道回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州沙、白茆沙河段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水沙动力复杂,河床冲淤多变。通州沙、白茆沙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上延南京首先碰到的2个重点碍航浅滩。在工程河段水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模、物模试验对工程方案平面布置、通州沙潜堤齿坝高程、通州沙中水道过渡段高程以及白茆沙齿坝高程进行优化并形成优化推荐方案。研究表明,优化推荐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州沙、狼山沙冲刷后退的趋势,有利于白茆沙的稳定,稳定两汊分流,形成南北水道稳定的分汊格局。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应用少、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深水潜堤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采用分层沉降变形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经水下仪器选型、搭建水上观测平台、优化仪器水上安装和保护方案以及监测实施,研制出深水条件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陆上监测到水下监测的转变,不仅安全可靠、数据准确,而且适用于大水深监测条件,对类似工程软基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