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垂直岸线布置的多泊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中集装箱水-水中转集疏运比例对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布置形态的影响,在目前国内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模式及平面布置的基础上,运用Flexterm对堆场垂直于码头岸线和平行于码头岸线2种布置模式进行三维仿真。通过分析2种布置形态下水平运输设备的运距以及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总结2种堆场布置形态对垂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适应性,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者为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逐渐提高码头自动化水平。例如,鹿特丹港、釜山港、汉堡港等港口成功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全自动化作业。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监控技术必然带来较多的故障点,为此,选择便捷、可靠的自动化堆场机械以及制定优化的堆场作业流程成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工程位于天津港东突堤北侧,岸线全长1 202 m,水深15.7m,拥有4个可接卸第六代以上全集装箱船的专业化泊位,堆场面积35万m2,年吞吐能力150万TEU。该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33 m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堆场装卸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工程前期按常规集装箱堆场设计,不同陆域形成区域采用相应的软基地基处理方案并已完成部分施工。后期针对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升级要求并结合前期地基处理效果,提出多种地基补强处理方案,力求达到进一步消除地基残留沉降,满足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使用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规划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堆场的总体规划,使自动化码头堆场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满足自动化码头整体作业能力、作业效率的要求;通过堆场的设计,实现自动化堆场的各种功能,满足堆场安全高效作业的要求。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能力、功能区域、场区数量、场区长度、场区宽度、堆码层高等规划设计要素进行研究,并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堆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舒开连  李彬 《水运工程》2022,(10):59-62
针对现有高程设计方法因码头和陆域高程设计标准偏低、堆场高程设计的抗涝能力偏低而无法适应设备价值高、堆存货物价值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和集装箱货物的特点,总结现有高程设计方法考虑的因素和应用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时需要优化的方向,提出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高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经实际案例验证可有效提高码头和陆域防洪标准及堆场抗涝能力,同时可减少疏浚土外抛、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为依托,针对其集装箱水转水比例高、港内集装箱主要转运流向多为平行码头岸线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平行布置、港内水平运输采用无人驾驶集卡的新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自动化装卸系统无法很好地适应该类型自动化码头工程的难题,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岑学徐  廖晨彦  陈钦 《水运工程》2022,(10):163-165
集装箱堆场铺面结构方案是道路堆场设计的重点之一。结合集装箱堆场堆箱区定点堆放的规律,同时针对自动化作业要求轨道基础的工后沉降量应与箱角基础工后沉降相协调,并且对箱角基础工后沉降要求较高,提出自动化码头集装箱堆场的合理方案。以钦州自动化码头为例,介绍集装箱堆场铺面及箱角基础的设计要点,通过选取不同桩径的PHC桩基方案和复合地基方案等进行对比,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箱角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对结构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逐项进行对比,选取出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这种新型的无悬臂与单侧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组合的堆场布置形式,可以较好解决堆场容量、工艺系统能力匹配、水水中转比例较高、冷藏箱区布置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大型集装箱码头以及多泊位连续布置的集装箱码头一、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常用工艺形式到目前为止,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解决方案。堆场作业是码头装卸工艺系统的关键环节,因此堆场的布置形式、与水平运输设备的匹配衔接方式以及堆场作业设备的选型、规格及数量确定等是核心研究内容。依托秘鲁钱凯项目,采用多方案定性、定量比选,同时借助模拟仿真验证优化的方式,提出一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堆场装卸工艺方案,既考虑了工程特点,满足高峰生产作业段和全年作业的能力和效率需求,同时还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作业水平留有余地。该项目的研究分析思路和确定各项设计参数的方法可为其他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州港南沙港区开辟远近洋航线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港南沙港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一期工程建设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长度1400m,码头前沿水深17m,可供世界最大的全集装箱船满载靠泊;港区用地182万m2,港区陆域纵深1300m,堆场(包括预留堆场)面积100万m2;工程已于2004年9月建成投产,在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  相似文献   

13.
金健 《集装箱化》2017,28(4):22-24
正近年来,我国多个沿海港口加紧规划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争相抢占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和管理的制高点。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港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规划建设及设备设计和选型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但在业务管理和流程,尤其是堆场系统设计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本文分析传统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的局限性,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系  相似文献   

14.
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技术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恒州 《港工技术》2011,48(2):8-11,15
通过对国、内外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研究情况的介绍,认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新型高效的岸边装卸桥和堆场水平运输机械设备,建设自动化集装箱堆场(ACY)和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ACT)已成为今后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方向.根据新时期我国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特点,提出集装箱码头和堆场装卸工艺模式创新的设想,并建议创造...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道路铺面结构设计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全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优势,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采用合理的、与自动化工艺系统相适应的堆场铺面结构非常关键。本文根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各功能分区的特点提出合理的铺面结构设计方案,尤其针对海/陆侧交换区无人操作自动导引车(AGV)磁钉定位的特殊要求,对铺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混凝土大板结构钢筋对磁钉的干扰问题,既完美满足了工程的功能要求又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和道路交通法规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港内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与港外集卡交通组织的有效隔离,是实现集装箱码头全自动化的关键。鉴于目前全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现状,创新性地提出港内外水平运输设备集装箱直接交互转接的作业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模式。与目前国内主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结果表明,新的装卸系统对码头装卸效率、作业能耗和堆场利用率等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后续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合理选择并设置自动化堆场海、陆侧堆场交接区布置形式,是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及工艺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国外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垂直布局的自动化轨道吊堆场陆侧集卡交接区类型基础上,总结归纳出4种布置模式,比较了其各自的特点。分析外集卡交接区功能配置和作业模式,轨道吊形式、跨距及高度确定方法,集卡车位数及参数、司机操作亭及安全控制,提出了3种轨道吊堆场陆侧交接区标准布置形式、尺寸、作业及控制流程,并在我国大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工程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设备存在无效作业的问题,对码头合理布置进行研究。在分析码头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港某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型工艺,从码头前沿、堆场布置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装卸船、水平运输和堆场作业的设备选型,制定全自动化码头总体布置技术方案。提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的布置方式,引入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采用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替代传统的运输设备,提升码头运营自动化水平,为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汤文扬  肖阳 《集装箱化》2014,25(12):40-42
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utomated Rail—Mounted Container Gantry Crane,ARMG)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堆场集装箱自动化装卸作业。为实现自动化控制,ARMG在传统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多项新技术,并在设计选型(如供电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高速轨道吊水平运输能耗居高不下、交互点集中且数量受限等突出矛盾,通过大量的深入调研和专题研究,提出一种创新的U形垂直布置的港口模式,在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应用。该模式突破传统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端部装卸的桎梏,体现了交通分离、交互简洁、直进直出的核心设计理念,充分适应新形势下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的要求和运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