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顺应现代港口城市转型升级、区域服务业特色化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要求,有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通过分析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特征及南京市下关区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建设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集聚航运服务资源,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是整合服务功能、提高航运服务效率、突出现代航运服务特色、规范航运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提出建设下关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流     
<正>舟山获批筹建浙江大宗航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由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质检院")申报的浙江省大宗航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得批准筹建。这意味着,舟山发展大宗航运物流产业、配套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国家石油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5,(9):8-10
基于各国及我国上海等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科学论证并提出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应多点突破,做大做强;应依托舟山优良的港口资源,稳步发展船舶修造和航运业,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做强做大外轮供应服务,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和加快国际海员基地建设。同时,在人才、政策和国际合作方面等方面加强保障,以建设好"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推动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分析连续6年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指出宁波舟山在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方面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综合实力总体排名有提高,但总得分不高;港口条件全球领先,但配套设施亟待完善;航运短板逐步补齐,但中高端服务差距较大;综合环境持续优化,但政策制度创新还有差距等问题。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扶持中高端航运服务业,推动航运要素集聚化;坚持错位发展,推动航运服务特色化;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综合环境优质化。  相似文献   

5.
为调动民营经济投资上海航运产业的积极性,从民营经济在上海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上海民营企业投资上海航运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缩小与国外的税收差异;改善船舶登记工作;提升对航运总部经济的高端服务能力;鼓励民营经济进入航运高端领域;在上海成立中国中小船舶所有人保赔协会总部;发展单项租赁业务;出台吸引航运人才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上海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分析上海港的发展现状,认为上海在航运服务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通过建立航运服务集聚区来发展其高端航运服务,提高竞争力水平,并以伦敦的航运服务体系为样本,结合上海自身的地域条件,依托产业集群理论,从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育、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建立上海港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策略,并对上海港航运服务集聚区辅助功能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航运贸易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国家和港口城市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016年,宁波—舟山港跻身准全球型航运中心之列,向国际航运中心又迈进了一步。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其发展经营模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研究学习。本文主要从区位优势、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新加坡港,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宁波-舟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运服务作为衡量港口综合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当前宁波舟山港建设国际强港的最大短板。本文立足宁波舟山港航运服务板块发展现状和愿景,结合海港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讨论建设国际航运服务基地的发展定位和模式,并研究提出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建设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策略,为宁波舟山港航运服务发展提供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继红  真虹  宗蓓华 《水运管理》2008,30(12):26-27
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通过对现代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上海市现代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其与伦敦、香港等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比较分析,指出当前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1)加快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2)政府积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实施;(3)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海事服务产业;(4)加强海事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和制度建设;(5)构筑专业人才高地,培养与实践结合的高层次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广东省港航硬实力相匹配的航运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高端航运服务的建设,而高端航运服务人才是重要支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线,本文立足广东省高校,分析现状,找出航运特色高校在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探索广东省高校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路径,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完善及提高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水运管理》2004,26(12):3-6
在分析当前舟山航运业发展整体状况的基础上,指出舟山航运业发展过程中的隐患,正确实施“保小扶大”的航运战略,从正确引导、管理服务、政策扶持3个方面提出了舟山航运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航运复合型人才是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航运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走访调研多家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企业、院校、行业三个角度梳理目前航运业人才现状,分析目前航运业对航运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定位,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发掘的总体思路及相关对策,以此提高武汉市航运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长江航运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到现代,其内涵已经从发达的航运产业、现代化的运输设施、网络化的运输配置体系延伸到以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法律等软件功能及综合资源配置功能为基础标志的港口城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多年来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硬件条件.但是决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水平的关键软件因素,诸如聚集的航运资源、完善的航运功能、充分的航运信息、发达的金融服务环境等尚须努力拓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我国邮轮产业进一步发展,以我国大陆十大邮轮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通过计算十大城市驱动因素综合得分和各因素单项得分,讨论各城市邮轮产业发展情况,以此对我国邮轮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是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供需水平、船舶工业能力、发展潜力、政府支持;十大港口城市中,广州为相关产业驱动型,上海为供需驱动型,厦门为政府驱动型,舟山未来可作为邮轮建造基地,三亚、青岛发展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初,作为东部新城三大中心之一的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七年来,在宁波市口岸打私办的统筹协调下,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探索口岸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倾力打造"航运大超市",目前已集中了170个基本涵盖所有口岸服务功能的窗口,吸引了航运物流、航运订舱、船舶买卖、航运人才、航运信息、航运保险等一批中高端服务机构入驻。  相似文献   

16.
郑惠明 《中国水运》2010,334(7):7-7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郑惠明】加快浙江港航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加快发展港口物流、现代航运服务业和全面复兴内河航运为重点,推动港口现代化、航道网络化、航运规模化、服务优质化和产业集聚化,完善江海联运的港口基础设施。构筑“三位一体”的港口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罗宁 《中国港口》2013,(4):24-26
<正>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将舟山的发展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轨道和布局中,逐步将舟山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这对于舟山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舟山带来了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加工产业可以与本地区位优势及航运优势相结合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蔡焱  高志军 《水运管理》2010,32(3):17-19
从产业集聚区和航运服务业的角度出发,分析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内涵、特征、形成机制以及航运服务集聚区的演化过程,最后为我国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强创新机制建设;加强航运业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建设;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加强高层次航运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 平台为王,交易为王,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一个平台不能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不了价值,并且不能可持续发展,那就危险了。当今的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和知识驱动经济,以信息和知识引领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比工业经济有一个重大的跃升,信息经济即将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产业。目前,全国有条件的港口城市都在发展高端航运,创立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而发展航运交易平台,做大做强航运经济的关键是要以交易为核心,把各种参与方、产业链组织起来,把金融、保险、担保、信息服务、人才等各方面的要素结合本行业的文化无缝地集成吸收,形成一个生态圈,增强平台的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20.
苗丽静 《世界海运》2013,(12):12-15,47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架构中,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地位举足轻重。以临港产业集聚为主要形态的港口城市往往具有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港口城市创新是一种吸纳多种创新要素、以利益相关者为创新主体的创新过程。港口城市创新发展的成功与否与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取决于其综合创新配套、航运制度创新和科技协同创新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