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航电枢纽全视景可视化仿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参数化实体建模原理,运用GIS三维可视化技术,提出航电枢纽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数字地形系统搭建方法和多坐标系统模型耦合方法。基于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库连接及应用技术,完成全视景动态虚拟现实系统构建技术研究。利用本方法搭建依兰航电枢纽全视景动态虚拟现实系统,实现航电枢纽全视景动态管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电枢纽施工动态管理的特点,基于数字地形构建原理,运用CityEngine技术,构建航电枢纽研究区段的数字地形和三维水工建筑物,提出三维场景融合方法。基于ArcSDE+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以内部代码和用户标识码为公共数据项,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连接,建立三维场景动态展示方法,完成航电枢纽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设计工程施工三维动态展示与施工过程信息同步更新机制,实现航电枢纽施工动态可视化管理。基于建立的系统功能框架,以依兰航电枢纽施工管理为例,开发施工动态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为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具有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各专业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当前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尚未集成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安全问题分析功能,存在建设管理单一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新一代感知与分析技术,以数据融合驱动为主要推手,通过B/S+C/S双架构开发一套航电枢纽工程智能指挥平台。依托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通过对施工多阶段、全过程的施工生产与航运数据的高效集成及智能指挥平台的可视化智能分析,构建航电枢纽工程智能建设指挥体系,实现对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的综合管理。信息的跨平台高效、流畅交互查询和智能分析展示,有效提升了航电枢纽工程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航电枢纽工程普遍具有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信息沟通与人员协同不畅、工程计量签证与进度管控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梳理分析BIM技术在犍为航电枢纽设计优化与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通过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能够在勘察设计阶段提升设计质量,在施工建设阶段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全方面的辅助项目管理,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坝址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从泄流能力、通航水流条件、发电效益、主要整治工程等多方面对依兰航电枢纽坝址进行综合比选,提出坝址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南省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机电设备管理的经验,探讨水电、航电枢纽工程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到运行、维护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航电枢纽的布置、建筑物的设计和优化对枢纽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对施工期间船只的正常通航、施工导流的布置情况有比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龙溪口航电工程为例,对航电枢纽布置以及建筑物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施工安全是水运工程建设的生命线,航电枢纽工程因专业跨度、环境影响、作业风险等方面的特殊性,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针对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难点、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从统筹安全管理、风险源头治理、人员素质提升、安全科技攻坚、安全智能管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管控方法和措施,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施工安全管控效果,可为类似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桩码头工程通常规模大、专业性强、施工参与单位众多,由此导致施工信息独立、时效性差,且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造成施工成本浪费。针对此问题,提出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算法,并结合BIM技术建立4D施工管理方法。建立高桩码头Revit模型构件库,以此构建相应码头三维信息可视化模型,再结合高桩码头施工特点,建立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高桩码头施工进度优化算法,将施工进度优化算法与高桩码头BIM施工模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BIMFILM软件对施工工期信息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优化和动态可视化管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所提出的动态优化算法有助于精准预测并同步优化码头施工进度安排、减少施工总成本、提高码头施工管理效率、拓宽BIM技术在水工领域的应用,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对依兰航电枢纽下坝线施工一期春汛围堰、主围堰及施工二期通航水流条件进行试验研究。经过多方案比较,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施工期通航工程措施。结果表明:施工一期春汛围堰、主围堰均壅高了上游水位,同时改变了水流流速分布。施工二期船闸及整治工程建成后,船闸试通航期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基本满足要求,洪水期仅下游连接段纵向水流流速偏大。  相似文献   

11.
张浩  代礼红  吕刚  徐红 《水运工程》2023,(10):158-163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所在河段不断航,且来往船舶多,临时航道通航环境复杂的情况,设计开发了施工期智能航道系统,该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显示基础,实现航道水位、流速流量和水深的实时监测、航标遥控遥测、船舶动态管理等功能,并提供共享与服务接口,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对河道表面流速场的非接触、无人值守的实时测量,以及对航标、船舶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龙溪口枢纽工程施工期工程河段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2.
魏世桥  何洋 《水运工程》2018,(8):113-117
针对传统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手段单一、信息分散、协同效率差、决策支持困难、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进行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采用云技术和异构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私有云部署和异构系统集成,保证不同用户、不同地域协同办公以及不同系统之间BIM信息流通,实现了BIM模型、GIS环境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云环境下BIM项目管理平台有效减少企业硬件投入和软件维护成本,在工程进度模拟、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投资控制等方面创新管理手段和流程,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基于数字化加工的装配式桩基码头预制构件生产及管理方法。将BIM技术和数字化生产相结合,将整个构件BIM深化设计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传递给构件的预制生产阶段,并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将RFID技术、BIM与构件管理系统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的装配式桩基码头构件制造与加工管理,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预制构件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和有效。  相似文献   

14.
郝媛媛  薛晶  张明 《水道港口》2013,(6):513-517
文章以株洲航电枢纽和长沙综合枢纽为例,分析了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和非共用引航道的布置特点以及航行区段的划分问题。采用三维水流数值模拟和船舶操纵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分析了株洲航电枢纽和长沙综合枢纽坝区河段的航行条件及船舶进出闸会遇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线船闸船舶安全高效的航行会遇方式及航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内河航道通航状态监测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航道通航状态监测监控为目标,研究面向航道管理与通航服务的航道通航状态数据采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数据综合集成方法,从软、硬两方面提出内河通航状态监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内河航道通航状态的全方位监控。本方案可为航道管理部门在通航保障能力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S57的内河船舶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减小导航系统在内河导航的误差,综合利用GIS技术、DGPS技术、AI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研究符合S57标准的内河船舶导航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研究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在VC++环境下实现了该系统并应用于工程项目。实践证明:系统符合IHO海事标准,导航定位精确,实时高效显示,占用系统内存小,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已建高坝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轴线布置受河道窄、水头高、电站泄流及已有建筑物影响等条件限制的问题,依托贵州清水江白市水电站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工程,采用1∶100正态整体水工模型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多条轴线布置方案进行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操控研究与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右岸轴线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状态均较好,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解决了工程关键问题,可供类似已建高坝水利枢纽新建或扩建通航建筑物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以某航电枢纽工程为依托,采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二维闸室结构仿真模型,分别在检修和低水运行工况下对高衬砌倒梯形闸室结构与岩基进行接触分析和计算。通过对接触状态及接触部位的应力分布研究,得到倒梯形衬砌式闸墙结构薄弱面可能在台阶处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BIM技术无法管理条带状工程、难以表达工程周边地理信息等难点,通过梳理BIM与GIS数据特点,研究探索BIM与GIS融合技术,提出了通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实现BIM与GIS融合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在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BIM与GIS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BIM与GIS数据一体化浏览、显示、管理、分析等功能,解决了BIM无法管理大范围工程、无法反映工程周边环境的不足,为BIM与GIS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