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9,(5):497-503
文章基于深中通道隧道沿线定点连续水流、含沙量同步监测资料,对隧道基槽沿线的水沙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基槽沿线潮流均呈往复运动,大潮流速较大、小潮流速较小,各站大小潮表层落潮流均较强,挖沙坑水域底部涨潮流较强,东滩及试挖槽水域底部落潮流较强;(2)隧道基槽沿线水域底部含沙量变化与流速变化密切相关,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涨、落急前后时刻,大潮时含沙量较高而小潮时含沙量较低。隧道基槽沿线底部含沙量,以挖沙坑水域最大,东滩水域次之,试挖槽水域最小;(3)隧道基槽沿线挖沙坑水域和东滩水域底部含沙量大于试挖槽附近,基槽开挖后挖沙坑水域和东滩水域的回淤强度会大于试挖槽附近。  相似文献   

2.
韩志远 《水道港口》2021,42(5):561-566
文章根据2017年7月深中通道隧道沿线表层沉积物取样结果,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的输移趋势,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广泛分布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和砂-粉砂-粘土等细颗粒沉积物,其平均中值粒径仅为0.005 mm,仅东滩及矾石水道零星分布平均中值粒径为0.26 mm的砂质沉积物;研究区域的细颗粒沉积物的分...  相似文献   

3.
陈纯  黄玉新  韩志远  杨华 《水道港口》2021,42(3):318-322,327
以深圳至中山通道沉管隧道基槽工程为背景,建立二维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预测了大风过程基槽内的回淤分布.结果表明,基槽开挖后,最大下挖深度约30 m,大风过程引起的基槽淤积明显,回淤分布特征为中间大、两头小,最大淤厚为0.78 m.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深中通道试挖槽洪季水下地形及定点水沙监测资料,分析了洪季异常强回淤时段的回淤特征,对异常强回淤过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试挖槽槽底在7~8月两个时段出现了淤强均超过10 cm/d的异常强回淤,异常强回淤出现时段均位于大潮前后时段;(2)异常强回淤出现时段槽底回淤强度大,北边坡和东边坡局部区域冲刷幅度也较大;(3)7月下旬异常强回淤应主要与大潮期间北边坡泥沙冲刷滑落有关;(4)8月初异常强回淤应主要与大潮前台风影响过境导致东边坡和南边坡泥沙冲刷滑落有关。  相似文献   

5.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现浇隧道设计使用寿命达100 a,其中钢筋工程作为关系到工程内在质量的关键点,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文章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现浇隧道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为例,对钢筋工程各施工环节质量通病或质量控制进行总结,对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及通病治理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深中通道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有别于一般工程测量技术,远离海岸,测量控制网规模大,精度要求高,参与单位多,复测组织实施难度大.文章简要介绍深中通道岛隧工程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的策划与实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雷鹏  王方正  张彦昌 《水道港口》2021,42(6):814-819
深中通道项目沉管段管节在浮运安装过程中操控性较差,易出现失控乃至搁浅等事故.针对管节浮运过程中的位置服务进行了研究,综合采用定位精度实时评估、网络化分布式实时导航定位数据处理和BIM、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应用等方法,为管节浮运全过程提供无缝高精度位置服务和可视化工作拖轮指挥调度.文章分析了深中通道管节浮运指挥系统架构,详细...  相似文献   

8.
广州出海航道三期及其配套项目工程是伶仃洋水域内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实施前,必须要研究和论证工程建设对伶仃洋水域内的泥沙输移和滩槽演变的影响.根据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工程会对蕉门延伸段下段、伶仃洋西滩、西槽等冲淤变化有一定影响,对蕉门延伸段上段和凫洲水道及龙穴岛以东水域冲淤变化影响不大.从长期滩槽演变趋势来看,工程后近20a内,凫洲水道、蕉门延伸段以及内伶仃洋水域内冲淤演变规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冲淤速率逐渐放缓,伶仃洋三滩两槽的格局将继续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岸壁的主体结构由57个大直径(28 m)钢圆筒及副格形成止水围堰。钢圆筒的造价较高,而且在海水环境下,钢圆筒的耐腐蚀性较差、后期维护费用较高。设计一种钢材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圆筒方案,取代钢结构圆筒,并对此结构的可靠性、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与钢圆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结构圆筒方案总体可行、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工工程基槽开挖后容易出现回淤,影响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附近原泥面表层存在流淤,沉管基槽两侧需考虑设置临时挡泥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圆筒+挡泥板+软插板装配式挡泥结构方案与钢板桩挡泥结构方案的优、缺点,认为装配式挡泥结构方案在施工难易、工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介绍装配式挡泥结构方案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情况。装配式挡泥结构稳定性好、工艺简单、装配化程度高,满足沉管基槽挡泥功能要求,可为深水基槽挡泥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使得南港北槽开通12.5 m水深航道,长江口河势及不同汊道动力条件随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完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地形资料,分析出工程对长江口各汊道的地形变化的影响,同时应用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平面二维模型模型计算了长江口流场变化,给出南北港、南北潮涨落潮分流比的变化,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伶仃洋河口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的回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水文泥沙条件下,港珠澳大桥建设后,伶仃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呈减少态势;铜鼓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付桂 《水运工程》2016,(11):121-127
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主;重视航道建设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如下:长江口航道治理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多手段多方案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工程建设期间须加强现场观测和动态管理。实践表明:长江口航道整治难度极大,必须不断深化对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的两种有防波堤方案及无防波堤方案进行了工程前后平面二维潮流泥沙的数值模拟.利用窦国仁悬沙不平衡输沙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式,进行了正常天气和台风天气下的航道底部淤积计算,比较分析了3种方案对航道淤积的影响.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有防波堤方案1在防浪挡沙方面要优于其它两个方案,是较为合理的防波堤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汤宇  付桂  刘俊延 《水运工程》2013,(11):38-42
介绍GPS关键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包括GPS控制网的建立、高程异常网的建立、无潮水 下地形测量等。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水运工程施工各道工序中,并已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周海  季岚  应铭 《水运工程》2012,(12):46-53
介绍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创新的治理理念、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同时还介绍了该工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促进低碳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内伶仃洋水域4座观测站洪、枯季半月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水域余流和净通量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主要动力因子的作用规律。研究显示,内伶仃洋水域半月水深平均余流流速洪季不超过10 cm/s,枯季不超过5 cm/s,洪、枯季总体指向外海侧方向。湾顶水域水沙通量洪、枯季均呈自西向东净输运,且与径流动力呈强正相关。主槽水域接纳东、西两侧浅滩水沙后始终朝西南外海输送。西滩水域洪季水沙朝外海方向净输出,枯季变为朝西北侧上游方向净输送,洪、枯季均与径流动力呈强正相关;淇澳岛北侧西滩水域洪、枯季水沙通量均处于净输入状态,导致该水域不断淤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主槽水域表层余流与主要动力因子进行拟合分析,显示潮汐动力始终驱使表层水沙朝上游方向净输运,径流动力作用方向洪季指向外海、枯季指向上游,海面风则驱使表层水沙与自身方向保持一致;拟合公式中的常数反应了地转科氏力等综合作用下的内伶仃洋水域表层水沙西南向输运规律,且枯季较洪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汤宇  付桂 《水运工程》2016,(11):151-156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变化。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位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长江口近期潮汐特性的变化特征:口外潮汐特性主要受外海潮汐总体变化影响,口内潮汐特性受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及周边涉水工程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海  季岚  应铭 《水运工程》2015,(2):44-52
介绍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创新的治理理念、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同时还介绍了该工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促进低碳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