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复杂地基条件下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存在显著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非桩基可调式轨道基础二次接高施工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堆场不均匀沉降主要有3种类型:整体均匀沉降型、顺坡沉降型和凹槽沉降型。单轨不均匀沉降最大可达到150mm。通过二次接高方法可以根据轨道不同沉降类型和轨道安装标准制定对应的轨道标高调整方案,保证轨道安装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地基条件下全自动化码头堆场道砟型轨道基础施工问题,依据新型U型槽轨道设计方案,提出适用于码头堆场工程轨枕道砟基础施工的检验标准,确定了适应施工期轨道沉降的轨道基础施工技术和工艺。对轨道高程、跨距、倾斜度和平直度公差等的监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证轨道精度要求,运行期轨道沉降较为稳定,38#~53#箱区平均沉降在16 mm左右,箱区最大平均沉降可控制在80 mm以内,保证运行期轨道沉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岑学徐  廖晨彦  陈钦 《水运工程》2022,(10):163-165
集装箱堆场铺面结构方案是道路堆场设计的重点之一。结合集装箱堆场堆箱区定点堆放的规律,同时针对自动化作业要求轨道基础的工后沉降量应与箱角基础工后沉降相协调,并且对箱角基础工后沉降要求较高,提出自动化码头集装箱堆场的合理方案。以钦州自动化码头为例,介绍集装箱堆场铺面及箱角基础的设计要点,通过选取不同桩径的PHC桩基方案和复合地基方案等进行对比,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箱角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对结构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逐项进行对比,选取出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合理选择并设置自动化堆场海、陆侧堆场交接区布置形式,是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及工艺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国外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垂直布局的自动化轨道吊堆场陆侧集卡交接区类型基础上,总结归纳出4种布置模式,比较了其各自的特点。分析外集卡交接区功能配置和作业模式,轨道吊形式、跨距及高度确定方法,集卡车位数及参数、司机操作亭及安全控制,提出了3种轨道吊堆场陆侧交接区标准布置形式、尺寸、作业及控制流程,并在我国大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工程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布置,采用高速轨道吊对称接力进行堆场集装箱水平运输,存在能耗高、端部装卸交互点集中且有限等突出问题。充分研究国内外自动集装箱码头布局现状和适应性,结合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运营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钦州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布局,提出堆场“U形垂直布置”的总体设计,并通过仿真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的确定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适应性,在分析现有自动化码头典型堆场布置及其对水-水中转比例高的大型集装箱枢纽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无悬臂、单侧悬臂和双侧悬臂3种形式轨道吊在自动化堆场的应用方案,并在洋山四期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布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轨道吊维修区的问题,将传统码头与自动化码头的堆场机械作业模式及维修模式进行对比,并提出适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轨道吊维修区布置的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洋山四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刘波 《集装箱化》2019,30(6):8-10
<正>采用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在生产组织和安全风险防控方面不仅有别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堆场,而且有别于垂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本文比较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与双侧单车道作业工艺的优缺点,并以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五洲国际码头")为例,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的主要安全风险,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双刚腿"和"一刚一柔"两种门腿形式,根据技术参数和计算工况,分析在不同轨道运行公差情况下的适应性,并结合2种门腿形式轨道吊的运行案例,提出对堆场基础沉降导致轨道变形的敏感性,为码头建设单位轨道吊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国荣 《集装箱化》2021,32(5):12-14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兴起,自动化轨道吊成为各大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主要装卸设备.在自动化轨道吊作业过程中,大车位置校验精度直接影响整个集装箱堆场作业安全和效率.常规轨道吊采用绝对值编码器检测大车位置,其精度较差,不能满足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作业需求.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大车运行距离较长、海陆侧跨距较大、堆场轨道不平等作业特点,可采用Flag板定位系统校验大车位置,从而提高大车定位精度.本文结合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以下简称"南沙三期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特点,采用Flag板定位系统对自动化轨道吊大车位置进行冗余校正,并分析自动化轨道吊大车Flag板定位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非某码头项目,共建设3个泊位,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前排轨道梁中心距前沿线达4 m,悬挑大,施工中采用钢抱箍和工字钢作为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前沿线的沉降值比理论值大,最大沉降达60 mm。通过采用加肋板双拼45号工字钢作为支撑及钢管桩桩顶反拉25 mm钢筋的组合方案控制沉降,将前沿线沉降减少至10 mm以内。该方案施工方便,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家才  张斌 《水运工程》2022,(8):167-171
针对现行集装箱堆场轨道基础设计方法在软土地区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大、建设费用高、工期长的问题,引入协同设计理念,将装卸设备、轨道、基础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提升设备对轨道公差的适应性和增加沉降调节设施以扩大系统对沉降的适应范围,进而达到取消桩基础的目的。以某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为例,对该理念下的堆场沉降预测、装卸设备对公差的适应性、轨道变形调整技术、结构的沉降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协同设计方法能适应更大的工后沉降,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这种新型的无悬臂与单侧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组合的堆场布置形式,可以较好解决堆场容量、工艺系统能力匹配、水水中转比例较高、冷藏箱区布置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大型集装箱码头以及多泊位连续布置的集装箱码头一、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常用工艺形式到目前为止,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全球大部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采用单箱作业工艺,只能对20英尺集装箱逐个作业。为了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能耗,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首创双箱作业工艺,可同时作业2个20英尺集装箱,作业效率是单箱作业工艺的2倍。本文以洋山四期码头为例,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双箱作业工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道路铺面结构设计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全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优势,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采用合理的、与自动化工艺系统相适应的堆场铺面结构非常关键。本文根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各功能分区的特点提出合理的铺面结构设计方案,尤其针对海/陆侧交换区无人操作自动导引车(AGV)磁钉定位的特殊要求,对铺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混凝土大板结构钢筋对磁钉的干扰问题,既完美满足了工程的功能要求又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国港口第一个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并详细讨论其先进的装卸工艺方案--创新设计的高架轨道龙门吊(DRMG)、低架轨道龙门吊(CRMG)与缓冲平台相结合的接力式装卸系统.通过自动化无人堆场,可以实现集装箱"多次装卸,一次集拼"的高效作业模式;堆高能力从现有堆4(标准箱高)过5提高到堆8过9.与现有国际先进集装箱码头的各种装卸工艺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堆场的装卸效率,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内部交通拥堵问题,结合堆场平行于码头岸线布置的特点,提出一种考虑混合车流影响的隔离式车道布置方式。按照陆侧运输与海侧运输分隔设计的策略,设置港内ART与港外有人集卡专用车道,ART车道与外集卡车道通过自动化堆场进行物理隔离,实现ART和外集卡分别在堆场内沿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行驶,提高集疏运效率。研究表明,隔离式车道设计方法极大增加了ART与外集卡在堆场内的装卸点数量,缩短了自动化轨道吊移动距离,提高了码头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汤文扬  肖阳 《集装箱化》2014,25(12):40-42
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utomated Rail—Mounted Container Gantry Crane,ARMG)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堆场集装箱自动化装卸作业。为实现自动化控制,ARMG在传统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多项新技术,并在设计选型(如供电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伟 《集装箱化》2020,31(5):25-27
正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作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以下简称"自动化堆场")作业系统中识别车号的子系统,能够识别进入自动化堆场及轨道吊作业区的集卡车号,辅助码头操作系统调度作业设备;因此,RFID系统识别率对自动化堆场作业安全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平行于岸线布置的自动化堆场为例,分析提高自动化堆场RFID系统识别率的技术手段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中国港口第一个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并详细讨论其先进的装卸工艺方案——创新设计的高架轨道龙门吊(DRMG)、低架轨道龙门吊(CRMG)与缓冲平台相结合的接力式装卸系统。通过自动化无人堆场,可以实现集装箱“多次装卸,一次集拼”的高效作业模式;堆高能力从现有堆4(标准箱高)过5,提高到堆8过9。与现有国际先进集装箱码头的各种装卸工艺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堆场的装卸效率,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