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浪  李成才 《水运工程》2020,(5):122-127
针对复杂水域条件下大型散货码头的水域平面布置,基于卡西姆燃煤应急电站码头工程项目,根据对周边已建工程、红树林以及水动力等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初步平面方案,并通过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对平面布置及相关尺度进行优化,合理确定本工程平面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建设对周边影响较小,水域尺度能够满足船舶通航及靠离泊要求,水域平面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离岸岛礁复杂水域条件下大型散货码头的水域平面布置,结合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工程(一期干散货)前期研究和设计工作,分析了离岸岛礁岸线利用平面布置需考虑的关键因素。针对性开展水文测验及潮流泥沙数模研究工作,提出一线、二线码头统筹的F型布置的综合利用方案。项目运营以来,码头水域各项设计参数适应复杂水流条件,能够满足船舶通航及靠离泊要求,码头平面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粤东某LNG码头工程为例,结合国内部分已建成投入运营LNG码头的工程经验,对LNG码头布置中进港航道、制动水域、港池及码头平面布置中的要点及考虑因素分析总结。根据波浪、潮流、泥沙等自然条件及LNG接卸、加注码头工艺要求,进行平面布置方案比选,确定综合最优布置型式。本文可为LNG码头平面布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武明  徐俊杰 《水运管理》2014,36(10):25-27
在分析马钢港务原料总厂原码头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水流、地质等自然条件,对设计船型、泊位长度、码头宽度、系靠泊点布置及码头前沿水深等总平面布置进行剖析,选择通过在排架跨中增设系靠船墩以独立承受船舶荷载的方案设计水工建筑物。该码头改造方案利用原有码头资源,既保证码头平稳生产,又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生产发展和码头靠泊作业安全的需要,对泰州港化工码头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提出了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原"老码头"前沿及上游新建系靠墩,拆除原"接长码头"平台部分结构,新增系靠设施,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改造后,原码头从靠泊5000t级液体化工码头升级为靠泊1万t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6.
徐嵬 《港口科技》2013,(8):6-9,36
为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对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煤炭码头升级改造。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提出码头平面改造方案,详细介绍改造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总平面布置。改造后,卸船码头靠泊的船型从7万t级升级为12万t级,直取码头从靠泊5000t级船型升级为1万t级,装船码头从靠泊2000t级船型升级为1万t级。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7,(5):532-536
针对粤东海域风浪较大、岩石埋深浅、岛礁多等复杂建港条件,结合电厂建设对配套码头工程、防波堤和水域的设计要求,通过对波浪、海流、泥沙及工程地质等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进行了码头起步方案、码头前沿线位置及平面布置型式的比选,并结合作业天数、停泊波高及取排水要求优化防波堤布置,通过勘察、船舶操纵仿真及通航结论论证水域布置,最终提出适宜电厂使用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诸敏 《港口科技》2013,(8):1-5,33
对工程所在该海域局部地形、地貌影响下波浪、潮流及回淤情况变异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后,对救助基地码头设计提出两种平面布置方案。方案一为码头前沿线近岸布置;方案二为码头前沿线离岸布置。综合比较后确定经济合理的总平面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泊稳条件、减轻工程对周边岸线的影响、合理降低工程投资,对陆丰海洋基地码头工程防波堤平面布置进行研究。结合波浪和潮流观测资料、遥感影像历史资料,运用波浪、潮流泥沙及岸滩演变数值模拟手段,分析陆丰海洋基地所在地水文特性,厘清不同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下泊稳条件、波浪荷载、流场变化、泥沙运动及岸滩演变特点,探讨工程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劣。经对比分析,考虑预留更多的扩建空间及分期建设的便利性,建议采用东北开口方案,暂不延长防波堤,并对受影响岸段辅以相应的岸滩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忠余  靳如刚  高峰 《水运工程》2013,(10):102-106
浙江LNG码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LNG码头之一,所处环境相对复杂,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为确定合理的码头总 平面布置方案、保证船舶安全系靠泊,采用了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3个不同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得出 不同方案下的船舶运动量及系缆力等参数,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最终明确了合理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于祖杰 《水运工程》2013,(8):97-100
结合烟台港龙口港区2×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14#,15#泊位)工程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方案,通过对码头结构、码头前沿水深、回旋水域等改造,满足5万吨级船舶靠泊要求,提升了现有泊位的靠泊等级,确保了码头主体结构的安全。为沿海港口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姚迪  周玥 《水运管理》2015,(4):24-27,35
通过分析墩式布置的化工码头结构、总平面布置、船型组合及系靠泊点布置等方面,提出将原码头改造为连片式布置型式,采用新老结构相互独立原则的设计方法。结合码头加固改造方案的特点,介绍化学植筋技术、止水结构,以及各种修复措施在加固改造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码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损伤和局部破损情况,需要及时分析破损原因并进行修复加固。本文以浙江龙门码头改造工程为例,根据码头检测所发现的问题,对其帽梁、桩基等进行修复加固;并结合码头现有平面布置情况,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建设防撞保护设施,优化码头平面布置,增加船舶靠泊段长度,对码头现有结构进行保护,可以有效地应对船舶撞击靠船墩和系缆墩的情况,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保证生产安全。本文所提出的改造、修复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石化码头结构的升级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瑛  范平易 《水运工程》2011,(11):129-132
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和后方库区发展的需要,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提出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码头泊位长度方向设置2个靠船墩以满足大船的靠泊要求,在现有码头上、下游侧各增设1座30 m长的靠船装卸平台以满足码头同时停靠2艘小船的靠泊和装卸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对老码头的平面和结构进行改造后,码头从靠泊2.5万吨级油品码头升级为靠泊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15.
江海石化码头结构的升级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和后方库区发展的需要,研究了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码头泊位长度方向设置2个靠船墩来满足大船的靠泊要求,在现有码头上、下游侧各增设1座30.0 m长的靠船装卸平台来满足码头同时停靠2艘小船的靠泊和装卸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通过对老码头的平面和结构改造,使原码头从靠泊2.5万t级油品码头升级为靠泊5.0万t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16.
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位于南柳河北侧,是国内唯一一个同时具有水转水、水转铁路运输功能的大型散货码头。其自然条件、通航环境及工艺流程复杂,陆域纵深大,码头总平面布置是工程设计的重点、难点。介绍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选址及码头布置形式的确定、总平面所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总平面布置方案及后续工程设想,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工程位置特殊,受两股涨潮流汇合与落潮流分流交汇、周边工程及工程自身填海等影响,工程区水域水流复杂,港口平面布置存在其特殊性。分析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平面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码头前沿线走向、工程陆域填海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并通过工程潮流整体数学模型试验及泥沙回淤分析研究验证方案的合理性,最终提出与汊道交汇海域建港条件相适应的港口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大连港鲇鱼湾港区沙坨子导流堤工程建设前,22#原油泊位北端横流较大;17#~21#泊位泊稳条件较差。为了改善鲇鱼湾港区建港水文条件,采用潮流数学模型试验、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对改善流场的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改善泊稳条件也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潮流和波浪两个因素,对沙坨子导流堤工程的平面布置、水工方案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探讨人工措施改善建港水文条件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港外高桥二、三期港区要从原靠泊等级5万t级集装箱泊位升级成靠泊等级10万t级集装箱泊位。对原码头平面布置及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靠泊作业及结构安全性的要求,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可行性。提出两种改造方案。经比选后采用打斜钢管桩法,并对陆域斜桩施工难点进行分析、验算桩架稳定性。完成该码头结构升级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连续蝶形多装卸区油气化工码头改扩建工程边界条件复杂,可用岸线长度普遍受限,靠泊船型组合多,系缆布置形式复杂且较为特殊,安全要求高。虽然目前国际石油公司海运协会的《系泊设备指南》基于船舶系缆对码头的平面布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油气化工码头改扩建工程的平面布置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以某码头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已建码头进行利旧分析,归纳了改扩建工程的平面布置原则。依托船舶系缆布置图,研究多装卸区码头船舶系缆特点,优化系缆点位布置。运用OPTIMOOR数学模型核实平面布置可行性,并提出离泊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