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研发了可在吹填泥塘中勘探取样、监测作业的疏浚勘测平台,包括一系列取样、制样、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等装置。采取勘察取样、沉降监测、室内土工试验、模型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吹填土的物性指标法、分层总和法、一维有限应变法等计算方法,原位土沉降计算方法及软件计算系统,形成了吹填区吹填高程预测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将吹填高程预测系统应用于滨州港海港港区6#~8#泊位后方吹填区的吹填高程预测,结果表明,当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地基时,要达到3.5 m的交地高程,场地的吹填高程不应小于8.55 m。  相似文献   

2.
针对吹填工程施工区土质工况差、吹填区平整度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平整度控制的研究。通过现场实测吹填区高程及复核吹填区坡度比并采用土方平衡计算方法,确定了干线布设间距和管线接口布设方式。工程完工后表明,在中粗砂土质吹填工程中,采用布设支管间距为40 m并依据排泥管的底高程来控制吹填高程和进度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吹填区机械整平时间,节省费用约47.3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大面积围区吹填的标高、平整度要求,需在围区内设置用于吹填管线延伸的吹填子堤。本文以横沙八期工程为背景,从吹填子堤的布置、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吹填子堤在大面积吹填工程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南港工业区造陆五区工程为依托,根据现场试验取得的数据,总结分析了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各层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量与高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出南港区域淤泥质吹填土由高含水量的淤泥状态到表层1 m范围内的土体含水量都小于85%,需要经过2 a左右的晾晒时间,初始吹填高程为6.91 m以上,才能满足验收要求。从工程实施结果看具有良好的效果,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大面积围区内进行吹填淤泥施工时,受传统施工工艺、泥浆流程及坡比等限制,在吹填区中间易产生水塘等低洼区。为了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质量缺陷,采用进塘管线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实现管线在吹填区内任意延伸,从而有效控制吹填区成陆后的施工平整度。  相似文献   

6.
如果吹填物为砂质,而吹填区域为淤泥层,传统吹填施工很难解决吹填过程中吹填物对吹填区淤泥的破坏问题,会造成大量淤泥集中,给后续地基处理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如果吹填区域淤泥层过厚,而吹填施工速度过快,传统吹填施工还有可能造成吹填区失稳。结合巴拿马科隆集装箱港口(PCCP)工程,利用边坡稳定理论,探讨分层区块化吹填在超厚淤泥底质吹填区的应用,并提供一种区块化分层吹填的施工工艺,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吹填淤泥固化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吹填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工程问题,提出使用复合型固化剂固化吹填土,从而达到节省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为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通过单掺试验、正交试验和抗渗抗剪试验等方法,研制出3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试验结果表明:类别3固化土(复合掺入2%水玻璃、3%生石膏和0.5%苛性钠)固化效果最佳,但综合考虑原料成本因素,在类别2(单掺0.04%)的三乙醇胺的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8.
金晖 《水运工程》2007,(4):70-74
吹填淤泥形成陆地是当前围海造陆的一种趋势,针对上部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必须对吹填淤泥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连云港庙岭三期工程中,对吹填淤泥预压排水后,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满足了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加载方式下充灌砂袋体挤淤效果的测试,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地基土体强度与挤淤效果的关系,并用维持悬浮于淤泥中填体的挤淤深度、接触宽度及淤泥的强度指标之间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公式在新近吹填淤泥地质条件下对判定挤淤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沿海地区吹填淤泥工程较多,加固方法多样、效果不一的问题,结合沿海某港口工程实例,采用无砂垫层浅层真空预压法、无砂垫层先浅层后深层真空预压法(直排式二次处理)、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法、有砂垫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等4种加固方法对吹填淤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束后通过十字板试验检测分析各种方法在深度方向的加固效果,得出无砂垫层先浅层后深层真空预压法(直排式二次处理)经济性及加固效果都较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谭祥韶 《水运工程》2018,(7):206-209
PHC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率快、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桩地基的一些技术问题随之逐渐显现,其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软土地区成桩垂直度对竖向承载力的影响。介绍了一种管桩施工后垂直度实用检测工艺,两个工程案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管桩垂直度偏差的倾斜方向和位移量均差异很大,呈现明显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指出软土地区管桩倾斜的主要原因是沉桩施工操作控制不严,次要原因是沉桩后重型机械行驶导致的挤压作用及相邻管桩的挤土效应。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软土地区管桩垂直度偏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强夯加固吹填地基振动传递机理及减振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文中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对强夯振动在沿海吹填地基中的衰减规律及隔振沟的设置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速度的衰减经验公式,并提出隔振沟的合理布置方案。该成果对强夯法在吹填地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有关标准规范中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限值,但有的仅提出了设计原则。为此,收集枢纽泄洪中泄水波对船舶(队)缆绳安全系数的原型观测资料,提出了泄水波波高的建议值;在《内河航区分级规范》提出的不同航区风浪波高范围的基础上,对波高引起船舶摇摆的安全进行初步分析,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沙床高度与土壤土质作为调整耙吸挖泥船疏浚策略的重要依据无法通过传感器直接测得。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动态沉积模型对沙床和与土质相关的土壤粒径进行分析,对疏浚过程土质的变化方式进行两种模拟,以"新海凤"号为例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通过模式搜索离线估算疏浚工况的土壤平均粒径,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在验证沉积模型的基础上对沙床高度与土质粒径进行在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对粒径建立随机游走模型更能拟合装载曲线,同时沙床高度也受疏浚土质的影响。理论成果为疏浚工程提供参考,并将应用于挖泥船辅助决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丘小标  卞亚芹 《水运工程》2015,(11):175-178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等性能,常应用于海洋与海岸工程的桩基结构。但是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头破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管桩沉桩过程中出现桩头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