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会遭遇恶劣的天气和海况等不利因素,严重时会导致人员落水,因此对于船舶上落水人员的搜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GPS定位技术和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嵌入式的船舶人员落水搜救控制系统,并利用电子海图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对船舶落水人员的实时跟踪显示以及绘制落水人员相对基站的轨迹动态。该系统对于准确、快速开展落水人员定位和搜救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炜  张磊  郭航 《船舶工程》2018,40(11):89-93
随着舰船装备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复杂多变的海上航行环境影响下,舰船人员落水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及时开展搜救工作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人员落水搜救定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一种基于双定位的落水报警及定位系统,对其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进行了说明,对系统实现相关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为了解决海上作业人员遇险救援不便的问题,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立海上搜救体系,海上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报警定位终端,当人员落水遇险后,报警定位终端自动将海上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准确发送到地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及时协调海上搜寻救助力量对遇险者实施救援,提高施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向海上遇险者提供援助是每一位海上工作人员的义务,这一点在SOLAS’74/88公约、SAR’79/98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公约要求缔约国政府建立相应组织、安排必要的值守,并救助海上遇险者。1989年中国组建了各级海上搜救中心(RCC),专门负责指挥海上遇险事件的搜救。但在实施搜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将介绍对“强泉369”轮的救助过程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历年来,船上人员落水事故频繁发生,如果不能确定落水人员的确切位置,搜救工作很难进行。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并实现了基于 AIS 的人员落水应急示位系统,系统应用AIS(自动识别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两种技术,能够及时向岸上AIS基站以及配备有AIS装备的船舶发送求救信号,该信号可较为准确地给出落水人员现处位置并实时监测其位置变化。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该系统比传统的救生装置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为搜救人员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从而大大减少搜救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因人员落水造成的伤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Leeway模型基础上,结合内河航道岸线特征建立内河搜救目标位置预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搜救目标的初始落水位置、风致漂移方向和搜救目标特征的不确定性,经过统计获得物体最终位置预测的概率分布。研究成果对于在搜救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找搜救目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地时间7月26日凌晨3点,正在地中海执行班期任务的中远盐田轮,突然收到罗马海事救援协调中心发来的信息,要求调头搜救一艘遇难木船。中远盐田轮迅速折返,航行了25海里后抵达指定搜救区域。经过6个小时的搜救,中远盐田轮成功救起299名遇险者。随后,船长根据罗马海事救援协调中心的指示,驶往意大利西西里岛的PAZZALO港。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155-159
对落水人员的快速定位系统是舰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舰载系统抗干扰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遥感视觉定位和激光通信的舰载落水人员搜救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引入一种亮点模型衍射的方法实现视觉穿透,实现落水人员的视觉图像特征采集,落水人员特征数据采集包括图像数据采集和水上物理信息采集,采用Fraunhofer圆孔衍射,进行落水人员的视觉特征提取,最后完成整个舰载系统的软件算法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有效实现对落水人员所在水域的相关物理特征数据采集,实现对人员的判断和定位,实现对落水人员准确的视觉定位和特征提取,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落水人员、设备、物资在发生意外落水情况下的快速搜救,通常会在这些目标上装配水声信标,落水时可在水下发射水声示位信号指示目标在水中的位置。为了保证落水人员、设备、物资的安全,采用合适的水声信标搜寻策略实现对水声信标及其目标进行快速、高效的定位、搜索至关重要。本文以搜索飞机"黑匣子"为例,浅析各类水声信标搜索设备的原理、搜索效率和技术特点。实际搜索时,搜索人员可根据搜索海域的水深和海况条件、疑似区域范围、搜索船只特点选择适合的搜索设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6日,中美联合联合搜救演习在夏威夷附近水域进行,参加此次搜救演习的中方海事船是"海巡31"船,美方USCG船艇是GALVESTON ISLAND(下称GI),双方互派观察员对演习进行观摩。演习模拟1渔民落水,MRCC HONOLULU通报人员落水,由中方"海巡31"船及海事直升机进行搜救。本人  相似文献   

11.
基于AIS和ECDIS的人员落水应急报警与示位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利用自动识别系统(AIS)和电子海图信息与显示系统(ECDIS)设计研发的人员落水应急报警与示位系统,该系统采用GPS/北斗定位模块实现落水人员的定位问题,采用AIS进行信息的传递,采用C/S架构实现报警信息显示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人员落水后的迅速定位,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船台及附近船舶及时采取搜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有效的海上人命救助,海事搜救部门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搜救应急通信体系:文中介绍一起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收到海上人员落水报警,通过发布英文航行警告与过路的外籍船舶及时建立起应急通信后,成功实现人命救助的案例,阐述了建立应急通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立搜救应急通信的方法、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搜救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9日,由中国海事局和韩国国民安全处海洋警备安全本部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韩(烟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烟台北部海域成功举行,这对加强中韩搜救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海上搜救效率、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区域海上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演习模拟1艘中国船只在中韩交界附近水域起火,4名船员落水。接到求救信号后,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下,中韩双方立即组织事发水域附近巡航的中、韩两国执法舰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灭火和搜寻救助落水人员,最终遇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海上搜救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信息技术利用率不足和尚不具备完整有效的搜救业务化支持系统的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分析技术,结合搜救与撤离业务需求及搜救业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构建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软件框架并介绍其功能。阐述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方案,探讨基于GIS平台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模型实现方法,通过利用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OA)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NA)等关键技术,初步实现系统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借助GIS分析方法设计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能有效辅助搜救行动中方案的制订,为搜救决策指挥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31日上午,上海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联合举办主题为"绿色安全共同使命"的"2019年长江上海江苏段水域联合搜救演习"。此次演习共包括应急响应、现场交通管控、落水人员搜救、船舶控制、集装箱搜寻和打捞、受伤船员转移、船舶火灾处置、水上污染处置、沉船设标、舆情管控等科目,模拟了一艘进口小型内支线集装箱船突发故障,船舶失控,在长江宝北航道85灯浮附近水域与一艘出口的内河船(载运黄砂)发生碰撞,险情造成内河船沉没,5名船员落水,部分燃料油泄漏;内支线集装箱船上的2个集装箱落水、另外1个装  相似文献   

16.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需要选取最适合的救助力量开展救助工作,海上恶劣的环境和搜救时间的紧迫性,对选取救助船有很高的要求.文章以水上人命救助为背景,从岸基专业救助船优选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层次分析法(AHP)、加权和法相结合的优选评价模型,组合赋权、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将以上两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海上落水人员漂流轨迹预测精准度和海上搜救效率,在建立落水人员漂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海上落水人员关键参数和海况等级对落水人员漂流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等级海况时落水人员关键参数中落水人员质量、海流作用面积对落水人员漂流轨迹影响较大;随着海况等级的增大,落水人员漂流轨迹方向由海流主导逐渐转向由海风主导,且海风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冯涛 《天津航海》2008,(1):59-61
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从事海上搜救工作多年,并参与多起重大及特重大海上事故的搜救工作,对我国渤海海上搜救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初步了解,通过文章进一步对搜救法规和渤海搜救工作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加强渤海区域搜救合作,提高海上搜救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王振宇  王敏 《中国海事》2011,(11):F0003-F0003
9月26日,以"构建和谐水运,共创平安淮河"为主题的2011淮河水上搜救联合演习在淮河主航道蚌埠城区段成功举行。演习包括落水人员救助、船舶消防、溢油处置和防碰撞等四个科目。这是安徽省首次开展的干线水域水上应急演习。  相似文献   

20.
渔船在海上遇险及搜救历来是我国海上搜救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搜救中心每年接到的渔船遇险报警及组织对渔船的搜救次数,远远大于商船和其他类型的船舶。此文分析了目前在南海海域开展渔船搜救工作的基本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