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武传鹏  佟弢 《港工技术》2022,(5):117-120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它主要利用声波在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及反射特性和规律对海底地层结构及构造进行连续走航式探测。传统钻孔勘察能准确查明单点的地层,浅地层剖面探测则能全面反映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及构造。此外,浅地层剖面探测因具有探测效率高、探测映像直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中。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原理、数据采集和处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地下岩溶发育改变了岩体的结构和强度,对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文中以某岩溶工程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应用物探、钻探等联合勘察手段查明场地内溶洞分布范围、发育规模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半定量和定量的方法进行溶洞不稳定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判据最终划分场地岩溶地基不稳定区。这为工程建设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合理布局建筑方案及保障工程场地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查明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拟建物的工程特性最终选择合理的桩型。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生的重要工程,与中国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遇到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为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严峻考验,水利水电工程中影响建设管理的因素众多。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工程的建设管理,逐渐解决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重点从以上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国剑 《珠江水运》2011,(14):74-77
相对于公路建设来说,在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生态、绿色、环保等理念还处于起步阶段,港口建设绿色工程还相对滞后。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势必会给沿江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分析和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针对性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并且随着工程建设的结束,部分影响也会逐渐消除。  相似文献   

6.
张雅敏 《珠江水运》2024,(8):139-141
水运工程是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港口、船闸、航道和堤坝等工程。因为水运工程大多工程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影响较大,导致水运工程造价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水运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工费、机械费和材料费等费用,才能确保水运工程实际费用在预算范围内全面提高水运工程的投资效益,避免出现工程款超支或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本文简单介绍了水运工程造价的特点,主要从造价管理制度、造价管理人员意识和全过程造价控制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运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来提高水运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韶关芙蓉隧道穿越煤矿采空区为研究背景,采用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开展综合物探技术在隧道穿越采空区探测中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可克服单一探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勘测该技术提高地层的勘测精度和外业勘测效率;芙蓉隧道场地内地层为松散覆盖层、煤系地层、灰岩与砂岩层,且有煤层采空区、溶洞等不良地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采空区治理和隧道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贺良  李浩 《港工技术》2023,(3):114-116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在水运工程中的使用较少,目前在水运工程中依旧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建立价值工程水运分析模型,并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价值工程多方案比选分析,对水运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进行功能分析,建立具体的评价体系和评分规则,分析价值工程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指导意义,从而将价值工程理论合理地运用到水运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陆内沉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所介绍的特殊况下:箱形建筑物位于临海的陆内基础较低,海水可以渗入基坑,且其水位受到海域潮汐变化的影响。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干地施工(如围堰方案)或水上施工(如大开挖方案,使内陆基坑与大片水域沟通),就需要借鉴港工的方法,在陆内对该工程进行设计与施工。本文是作者结合亲自参与该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的初步探讨的总结,它将会对今后此类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有针对性地对珠江口区代表性地段淤泥典型试样进行了基础试验,并以此为据结合先前工程实践对区内淤泥土的微观结构及其力学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掌握珠江口区淤泥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盛波  邓凌谨 《水运工程》2019,(3):141-145
针对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主体基坑渗漏问题,基于在基坑开挖现场对基槽的观察与检验工作,进行基坑渗漏原因分析。按含水介质和分布特征,划分基坑渗流类型。通过对渗流量和渗透变形的观测,分析各渗流类型的渗流特征和工程影响。根据渗流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程度,借鉴一线船闸基坑的设计、施工经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满足结构体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为内河船闸工程地质勘察提供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质雷达抛石施工效果探测基础提出了一种抛石量计算方法,并分步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以连云港某路基施工项目为例,采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进行抛石量计算;总结了工程中常用的抛石量计算方法及其特点;对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介电常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谢荣  方露  杜训柏  魏叶青  胡杰 《船舶工程》2014,36(3):112-114
通过基于全站仪的三维精度检测分析方法的应用,实现对钢结构建造实物模型的三维整体描述,提供一种三维高精度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对实物模型进行整体及局部建造偏差分析,保证钢结构建造的后续工作顺利实施。开发了大型海工钢结构物建立物方基准模式及搬站测量模式,使得现场操作灵活方便。实现与建造实物模型和建造场地之间的数字化对比。  相似文献   

14.
刘莉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1,(4):153-157
Civil 3D作为一个面向岩土勘察行业BIM设计及应用的解决方案,已成为三维地质建模实现技术之一。针对水运工程勘区场地覆盖层不同工程地质特点,采用"点-面-体"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思路,分别提出单一和复杂覆盖层地质模型建模方法。结合某船闸工程案例,通过覆盖层边界线导入、曲面分割、曲面围合等技术,实现场地三维地质模型表层岩土体精细化表达,准确直观地展示了勘区覆盖层地质发育与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后续土方量计算、基坑开挖设计等岩土勘察BIM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CT扫描技术在工程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特别选取预制典型裂缝、疲劳加载、锈胀裂缝及现场混凝土构件,对其进行CT扫描室内试验,获得构件典型病害CT图像。试验分析表明:CT扫描成像能直观体现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和破损情况,并能对缺陷和破损进行定量分析,可见该检测技术应用效果良好。随着CT扫描仪器的发展,便携式CT将成为可能,CT扫描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必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港口工程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的应用很广,由于原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等原因,预制梁常会出现空洞和冷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对预制梁均匀性的控制和检测十分必要。简要介绍混凝土均匀性检测中探地雷达法和超声波法等无损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提出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均匀性检测的基本程序,应用于某港口T型钢筋混凝土梁的检测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罗青  王茂枚  赵钢  陈楠  蔡军 《水运工程》2020,(12):217-221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工程发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其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关系到工程能否正常运行。水下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测量手段为单波束测深仪与多波束测深系统,其测量结果的差异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对这2种测量手段施工前、后的测量数据以及差值的检测断面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前2种测量手段测量数据基本吻合,但施工后抛石增加了水下地形的复杂度,使两者的测量数据差异增加。此外,单波束的角度和航迹线的偏移对差值生成的检测断面数据有较大的影响,使两者的检测断面数据差异较大。据此,给出提高单波束检测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施工安全是水运工程建设的生命线,航电枢纽工程因专业跨度、环境影响、作业风险等方面的特殊性,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针对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难点、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从统筹安全管理、风险源头治理、人员素质提升、安全科技攻坚、安全智能管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管控方法和措施,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施工安全管控效果,可为类似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的集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集成方法。通过技术路线设计、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集成的具体实施步骤。以长江下游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在航道工程中基于BIM技术的多源测量数据集成方法,真实显现航道现状三维地貌。结果表明BIM技术集成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为数字航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邱明喜  邓华  殷立静 《水运工程》2019,(11):118-121
现行有关水运标准对航道整治工程验收的随机抽样方法没有明确规定。为使航道整治实体交工验收检测数据反映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筑坝工程抛石结构形式和坝体尺寸等影响因素,参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随机抽样方法,提出一套针对航道整治工程特征的改进随机抽样方法,以消除抽样检测时技术人员的人为影响因素。该方法在施工各参建方共同见证下,公平、公正、合理确认交工验收检测抽检断面位置。方法简单直接有效,易于现场操作,给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