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襄-钟河段是汉江整治的重点。全文简介了该段河道特性,各滩段的变形特征及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水库调水方案实施后,汉江下游的来水来沙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落水期浅滩冲刷流量减小对浅滩影响较大。天然状况下马口滩段上段的浅滩在枯水期得不到较好的冲刷,同时马口弯道的转弯半径较小,目前的航道尺度无法满足设计船队的双向通航要求。分析马口滩段的河床演变特性和碍航特点,针对不同滩段确定了不同的整治原则和整治方法,用物理模型和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并研究了满足船舶双向通航的工程方案,可为类似滩段的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顺直河段演变常表现为边滩不稳、过渡段深泓摆动,从而引起航道变迁。以汉江下游典型长顺直河段麻洋潭滩段为例,通过对该滩段航道整治工程前后的河床演变、模型试验、整治效果等方面的分析,对汉江下游长顺直河段航道整治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长顺直段过渡段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航道轴线,采取工程措施塑造优良的微弯型整治线,能有效稳定航槽;在采用较低的整治水位时,通过缩小整治线宽度和整治建筑物间距,可达到提高过渡段航道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周成成  黄俊 《水运工程》2014,(11):77-82
界牌河段为顺直展宽分汊型河段,河道内洲滩较多,主流及滩槽形态极不稳定,是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虽然下段分汊的格局得到维持,过渡段的摆动范围得到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实施时过渡段位置偏下,滩槽并未得到完全控制,上段的滩槽变化仍然较为剧烈,主流不稳定,为抓住控制过渡段位置的有利时机,二期工程对新淤洲前沿的过渡段低滩进行守护。主要分析二期工程实施后过渡段航槽的变化,并对过渡段航槽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洲滩众多,历来演变复杂,使得航道疏浚养护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三峡工程蓄水完成后,长江中游地区水沙条件发生改变,导致洲滩变形、岸线崩塌,对通航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原本就复杂的航道增加了更多不稳定因素。为此提出长江中游洲滩演变与航道疏浚养护策略,对长江中游航道进行维护。通过对长江中游洲滩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依托数字航道综合监控系统以及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方案,完成了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养护策略研究。掌握洲滩演变规律,制定合理航道疏浚养护策略,不但能够为通航带来便利,还能确保航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牤牛哨滩是松花江中游主要的碍航浅滩,该滩段河道水浅槽窄、滩口流急并伴随横流等碍航水流,严重影响船舶通航以及生态旅游航道的建设。针对此问题,采用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牤牛哨滩河段的碍航水流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3种航道整治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复式断面航槽疏浚及生态闸坝建造的方案后,该滩段通航水深大于1.78 m,枯水期平均比降仅为0.29‰,平均消滩水力指标远小于2.06,流态良好,满足航道治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该类滩险的航道整治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原河流河漫滩护坡工程顶部与滩面衔接处常受到水流淘刷而导致护坡破坏。以长江中游丙寅洲守护工程为依托,参考边滩的护滩带结构,对丙寅洲滩面上流速较大的上游段护坡顶部与滩面的衔接区采取护滩带间距守护措施。通过概化定床与动床水槽试验,研究不同护滩带间距、高度对滩面水流结构与滩面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守护工程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滩面流速相对较小的区域,采取护滩带间距守护措施的工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的河床演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河段,河道演变符合顺直型河流演变的规律;过渡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冲淤多变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周天河段河势格局整体较为稳定,但局部滩槽变化范围仍较大...  相似文献   

9.
汉江碾盘山枢纽—陈家集航段内泥沙较细、滩槽高差小、航槽变化频繁,中枯水期均有碍航现象出现。通过研究,采用了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固滩护岸、中低水整治相结合的整治原则。根据河床变化特点,优选多组工程方案后,航槽稳定,大大改善了汉江通航条件,试验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弯河段水流流态复杂,船舶过弯所需的航道宽度要远大于直线段航道宽度,也大于一般的弯区河段航道宽度。根据汉江下游马口滩急弯河段船模航行试验成果,总结分析了船舶在弯道段航行时占用的航宽与水流的关系,表明船舶以大致相同的航速上、下航行通过弯道时,上行时占用的航宽比下行时要小的多。流速或流向角越大,船舶的航迹带宽度越大,占用的航宽也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口滩急弯河段航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汉江游荡性河段演变特性基础上,利用木屑作为模型沙进行了概化模型试验,探讨了治理汉江游荡性河段的治导工程布置,并在三滩河段河工模型上验证了治导建筑物控制中枯水河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熊国威 《中国水运》2014,(2):208-209
近年来,洲滩守护作为维护有利航道条件的工程措施,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顺应河床演变规律,一般要求在一届枯水期内一气呵成,本文结合长江中游天兴洲河段护滩工程经验,对因组织管理不力导致无法按期完成施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护滩中的组织与管理重点进行总结,为长江中游类似护滩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汉江观音滩历次整治经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整治方案,从而达到减缓滩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欣霖  张诚 《水运工程》2022,(3):129-133
针对刚性结构存在限制其适应局部冲刷变形的不足,进行柔性促淤结构的研究,并提出一种仿生型柔性促淤护滩结构.采用动床水槽试验方法研究仿生型柔性促淤护滩结构在不同来流条件下、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减速促淤效果,结果表明其效果良好.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中,进一步检验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其该结构整体性较好,应用区工程效...  相似文献   

15.
戴家洲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安庆段,是长江中游分汊河段中重点碍航滩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对航道水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更高尺度的水深要求,航道部门于2018年对该水道实施6.0 m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实施后定期效果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6.0 m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池湖港边滩和乐家湾边滩冲刷发展得到限制,构建了良好的滩槽格局,直水道航道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6.0 m航道畅通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闫军 《水运工程》2012,(8):135-140
牯牛沙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由双节点控制下的限制性弯道段和顺直段组成。本水道航道条件曾一直保持良好,然而近年来航道条件出现向不利方向转化的趋势,且时有碍航情况发生。结合牯牛沙水道实测的水沙资料,分析本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揭示滩槽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滩体是构成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枯水航槽和控制航道格局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对滩体的保护与控制尤为重要。依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非恒定流水槽概化模型试验,观测边滩滩体上不同位置处水流加速度,分析边滩的受力及冲刷原因,得到水流对边滩冲刷力的横向和纵向分布规律及边滩易冲刷部位变化特点。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边滩守护工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心滩河段水沙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碍航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采用护心滩建筑物对心滩进行守护,以达到恢复和改善航道条件的目的。以长江中游典型碍航心滩河段——沙市三八滩河段为原型,进行了心滩采用软体排护滩带守护的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软体排护滩前后心滩和河床的冲刷变化规律以及软体排护滩带对汊道分流分沙比的影响。给出了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在心滩河段汊道及滩上的沿程变化规律。对心滩守护前后的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软体排护滩的整体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清淤应急工程3#、4#护滩带局部出现变形、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峡蓄水后,清水下泄,坝下河段整治建筑物受水流冲刷作用增强,加之周天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大,护滩带结构设计偏弱,难以适应新水沙条件变化,造成3#、4#护滩带头部及中部排边缘出现冲刷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抛石、铺石与充枕相结合的维修方案,维修实施后可达到遏制冲刷发展,控制变形的目的,可为长江中游类似护滩带建筑物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汉江是长江最长支流,联结着华中、中原、西北、西南四大经济区。襄阳正好处于汉江流域中游,承上启下、承东启西。依托汉江黄金水道,打造货畅其运、人畅其流的"黄金水道",创造条件把沿河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势,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地区协调发展,是襄阳市正在着力打造的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