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区域,江海联运是新出海口服务长江沿线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运输组织模式,也是新出海口的价值体现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简称“新出海口”)。新出海口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区域,江海联运是新出海口服务长江沿线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运输组织模式,也是新出海口的价值体现。通州湾新出海口江海联运通道包括新江海河—通吕运河或通栟线—通同线—通州湾作业区疏港航道、长江口北港或北支航道。  相似文献   

2.
基于西江推动高栏港区江海联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栏港地处西江分叉河口崖门和虎跳门河口湾黄茅海口外,要推动其江海联运必须对西江航道、水运、高栏港区的基础设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西江水系基本情况包括西江的航运设施,水运现状的分析,以及高栏港区的航道、船型和港口建设情况的说明,来研究高栏港区实施江海联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南沙江海联运码头的更好发展,梳理南沙港区已有驳船泊位的生产运营现状,结果表明目前南沙港区驳船泊位通过能力严重不足,且存在作业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等问题。对南沙江海联运码头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从拓展货源、开拓航线、提升服务、政策扶持等4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几年,黑龙江在推进江海联运、开辟黑龙江至我国东南沿海航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近日,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按照《黑龙江江海联运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制定了粮食内外贸运输优化方案,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省航务局《黑龙江省重大装备(件)水路运输(江海联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加大力度推进黑龙江江海联运。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革 《中国水运》2006,6(11):192-194
江海联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运输模式。本文对江海联运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说明,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重点对影响浙江省江海联运发展的航道、货源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浙江省应适度发展江海联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需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打造长江江苏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本文通过对泰州港区位优势的研究,分析了泰州港向江海联运中心港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黑龙江重大装备江海联运关键技术,在开展内河重大装备江海联运主要装卸工艺、江海联运中转关键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以重大装备运输装卸设备为重点,提出了适合内河的重大装备运输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水系江海联运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整合黑龙江水系运输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通过对江海联运可行性和江海联运在东北亚经济圈内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当前江海联运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壮大江海联运必须依靠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多方合作,共同开发,才能实现江海联运跨越式发展,确保在新形势下健全完善黑龙江水系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增强能力建设,加快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伍鹏 《珠江水运》2011,(18):79-81
近年来,江海联运悄然兴起。作为珠江口西岸港口群,包括广州南沙港区、珠海港以及中山港等,都把江海联运列入了发展战略。本文拟以珠江口西岸港口为例,就差异化发展的江海联运体系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薛冰 《水运管理》2024,(1):5-8+17
为更好地从需求侧分析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的发展前景,结合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建设基础和条件,从区位优势、经济腹地、长江经济所激发的需求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是:江海联运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需要政府与企业加强协同合作,消除浅水航道和桥梁净空高度限制,制订船型基础规范标准,以及培养江海联运专业人才,以此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发展,结合江海联运船员的业务素质特点,提出江海联运船舶船员发展策略:加强江海联运船舶船员素质特征的调研论证;积极推进国家层面的政策形成;深入探索江海联运船舶船员管理机制;多途径开展江海联运船舶船员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强化培训机构资质,规范考试制度,确保职业证书的含金量;定制江海联运船舶船员航线、航区扩大政策;建立江海联运船员工会,健全船员就业保障体系;建立江海联运船员生活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3.com江海联运如何开展?一直以来,海船不能入江,江船无法入海,运输工具的问题制约了大宗物资江海联运的效率.日前,中国首艘2万 吨级江海直达船在舟山开建,成为继2016年国务院批复舟山成立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以来的又一大突破,被认为解决了运输船队"海进江""江出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委、市政府为配合广州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优化战略,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其中南拓的目标是使南沙地区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具有现代化物流和现代化临港工业特色的生态型海滨新城。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广州市已对南沙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现就南沙港区发展江海联运的业务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江海联运如何开展?一直以来,海船不能入江,江船无法入海,运输工具的问题制约了大宗物资江海联运的效率。4月19日,中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在舟山开建。该船型比同类海进江(海船)船舶造价降低约10%,载重量增加约13%,能耗降低约12%。这也是继2016年国务院批复舟山成立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以来的又一大突破,被认为解决了运输船队"海进江""江  相似文献   

15.
加快长江江海联运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海联运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运输方式,在经济上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单位运输费用,降低损耗,发挥出长江黄金水道运量大、单位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而且江海联运在操作中也可以减少中转运输环节,驳船次数,其中武汉至洋山直达快行已经能够实现上水三天下水两天的快速运行,武汉出口货物只需两天就可以直达上海洋山港发运欧洲,节约时间五天,节约成本550美元/TEU,省时省力,江海联运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国内水路运输发展的新方向。我国内河发展江海联运的必要性1.发展江海联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之策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充…  相似文献   

16.
赵国财 《航海》2007,(6):15-15
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洋山深水港江海联运集装箱船型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江船能入海,海船能过江,洋山港与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无缝衔接"。洋山港开港后,建立包括公路、铁路和水运在内的三位一体集装箱疏运体系便成为头等大事。其中,水运是世界上许多集装箱枢纽港的主要集散方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6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首场对接会在北京召开,吸引了130余家大型央企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参与。当天,12个项目达成协议,700亿资金注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十三五"期间,舟山市将通过打造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及集箱中转基地、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江海联运集疏运网络等全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根据这一思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已推出了黄泽作业区油品储运贸易基地等一  相似文献   

18.
为践行江海联运发展的政策要求,聚焦长江干线集装箱转运优化,界定江海联运内涵,厘清需求导向,找准供给矛盾,系统梳理关键港口集疏运现状。基于多层次灰色模糊理论开展模糊综合评价,从竞争侧与合作侧的相向视角开展港口竞合模式研究,分析港口的内部优劣与外部归属,综合判别港口分级的最佳聚类方案。确立江海枢纽港、干线集并港、地区集并港和腹地喂给港的发展格局。对促进水运提质增效和港口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对江海联运相关政策出台具有决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江海直达1"号的正式首航,翻开了江海联运的新篇章。2018年4月10日,我国首艘特定航线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在马鞍山马钢港料码头正式首航。据悉,"江海直达1"号船,是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最大载重吨位的江海船舶,具备"宜江、适海、先进、经济"四大特性,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可以说,"江海直达1"号的正式首航,翻开了江海联运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刘洋  麦宇雄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19-124
针对具有驳船小港池的海港集装箱码头的特点,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需要,突破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局限性,创新提出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总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引入智能驾驶与卫星导航等技术,采用智能驾驶运输车替代传统集装箱卡车,从而使平面工艺总体方案适用于江海联运吞吐量占比高的运输模式,同时实现港区自动化,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为我国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