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加固效果,选取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典型结构性软土,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时的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监测分析,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加固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土体沉降变形明显,效果显著,地表最终沉降量达4m左右,卸载时沉降速率为0~0.5mm/d,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说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加固效果显著。另外经过加固处理后,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孔隙比、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指标均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过程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能加快地基沉降的速率,缩短施工工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浅层土孔压变化影响明显,而对深土层孔压变化较为缓慢;抽真空开始后土体水平位移方向是指向加固区内的,而堆载预压阶段是指向加固区外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减少地基的水平变形,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温州地区的吹填土,当使用普通真空预压法处理时难度较大、真空度传递欠缺、空隙水压力消散过慢、土体深层加固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堆载进行联合处理。在等压条件下,设置纯真空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室内试验对照组,在抽真空至土体表层沉降稳定后对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组以4kPa/d的堆载速率进行堆载,与普通真空预压法的表层沉降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抗剪强度、含水率等指标对比表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物理指标均优于普通真空预压处理的土体,说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水力吹填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及对施工过程和加固效果全过程的监测,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后,软土地基含水量、孔隙比大大降低,地基承载力可初步满足建设场地的需要;同时证实插板期间地表产生超过1m的沉降变形,加固后平均固结度达到85%以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该工程是成功的,可在类似的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正珍  邓昭林 《水运工程》2005,(8):67-69,74
根据厦门岛西岸线整治工程B标段173m长岸线采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潮间带软基处理工程中的设计、施工、监测及加固效果。通过成功地应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并与同等的堆载预压加固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软基强度增长快、地基沉降量小且造价低的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现场试验研究及机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资料分析研究,并对该方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表明真空预压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同时产生向内的水平位移,从而使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比超载预压具有更强的抗失稳能力,侧向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与荷载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真空预压的加固深度主要是竖向排水体范围内,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则可根据堆载的附加应力比来确定。机理分析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 m;真空预压期间地下水位下降,下降幅度小于2 m。  相似文献   

7.
新会基地码头软基加固监测及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会强 《港工技术》2009,46(4):53-55
以新会基地码头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着重介绍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土体的变形、固结过程。通过对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的现场观测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法能达到预期的加固目的,是经济可靠的软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在越南某沿海发电厂堆载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根据现场的监测资料对越南某沿海发电厂堆载软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区的地面沉降明显大于堆载预压区,但两种地基处理方式下的剩余沉降量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堆载预压可以达到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相似的加固效果;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变化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抽真空引起孔压消散值,二是堆载预压引起的孔压变化值。结果表明应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加固越南南部地区的软弱地基是可行的,且加固成效较为显著,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际工程中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后取土试验,得到软土含水率以及液性指数,研究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条件下软土液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探索软土加固后的液性指数与土体的液限、外加荷载的关系,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地基抗剪强度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天宇 《水运工程》2007,(11):120-122
在深入分析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地基强度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与堆载预压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增长差别进行分析,并在堆载预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应用此差值推导出正负压联合作用下的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影响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根据钻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对周围土体土性指标的影响,利用不同地质条件下真空预压加固区外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加固区一定范围内土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大小及影响因素,提出利用理论计算最大沉降量S∞估算加固影响区可能发生变形的经验方法,在加固区外有构筑物,在加固区外有构筑物时,预压边线与构筑物间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或应采取防止过大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青岛港矿石码头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着重介绍了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土体的变形、固结过程。对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进行了现场观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堆载预压法处理青岛港矿石码头吹填土及海相沉积形成的软基加固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是在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属于排水固结法。通过真空压力(负压)和堆载(正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压力产生不平衡的水压力,空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体逐渐排出,从而是土体产生固结变形。当前采用疏浚土吹填造陆相当普遍,均需对超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论文通过一个地基项目陆域软弱土地基处理实例,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深厚淤泥质土地基处理中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S 147—2009)中对真空及联合堆载预压时何时堆载,滤管的布置、通水量、形式、沉降计算、检测及卸载标准等要求比较含糊。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对堆载时间、滤管的布置、通水量、形式进行计算分析;对沉降计算中的系数、层厚与有关规范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对于检测及卸载标准,提出应根据检测数据确定卸载时间。  相似文献   

15.
吹填软土在真空负压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时,其强度和变形特性与真空负压的加载方式关系密切。首先对吹填软土进行了真空预压现场加固试验,通过对地表沉降、真空度跟踪监测,研究并比较不同负压加载方式下地基沉降规律及加固效果;然后采用FLAC3D建立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对软土地基采用不同加载方式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深入探讨加载方式对软土地基固结影响的细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时,慢速加载方式比瞬时加载方式更有利于土体的加固,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分级加载方式施加真空荷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沿海码头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广,同时针对该技术固结效果预测计算研究较少的背景,本文以以温州乐清湾某码头为研究对象,本文借助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实例码头工程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后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预测码头最终沉降量。研究结果显示,实例工程地基最大沉降量达到1.89m,固结度达到93.5%(大于90%),地基整体连续10d沉降速率小于1.0mm/d,加固效果较好,大于规范要求以及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古雷填海造地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对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深层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且位于监测中心区沉降值最大;孔隙水压、水位差与地表沉降密切相关,反应土体周围的沉降状态;深层水平位移变化速率与分层沉降密切相关,体现土体固结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预压方法对软基变形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改进的砂井地基固结分析半解析方法,对某工程软基在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时的变形进行对比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工地实测资料基本上吻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现场试验,综合分析了真空预压影响区的孔隙水压、地下水位、沉降和侧向变形等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影响距离达28~41 m,影响深度达24 m;真空预压对周围影响与地质条件等有较大的联系,影响区插设塑料排水板后,地表沉降和表层位移降低约2/3,侧向位移降低约1/3;影响区为已真空预压加固区时,影响区土体变形模量因固结而增大,刚度提高,侧向变形显著降低,约为未加固影响区的6%.  相似文献   

20.
自Kjellman于1952年提出真空预压加固软地基以来,真空预压技术在加固软土地基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加固机理仍然有不同的见解。本文结合工程监测资料,对天津某港口软土地基加固区的水势的变化、加固前后总应力变化以及真空卸载之后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得出负压固结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真空预压机理,但对卸压后地表继续沉降这一现象却无法很好解释,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