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质量是沥青面层质量的基础,直接关系沥青面层品质。基于我国现有的施工工艺,针对已有同类系统存在干扰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生产过程的问题,采用质量控制图和动态监控的方法,以局域网共享、实时监控、动态反馈为技术手段形成了一套符合生产现场需求的实时动态监控方案。在云南昭会高速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了质量监管部门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监控和反馈的需求,对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云南省锁蒙高速公路的实践,构建了一套自动化的质量监控系统,以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传输手段来监控沥青混合料生产及现场碾压施工的重点参数,并自动反馈信息回到施工现场。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软硬件结构以及具体实现方法。路面的混合料生产及碾压质量数据完整地保存在数据库中,对通车后长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7):277-279
沥青混合料动态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监控、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的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数据库,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状况,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均存在大量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但在管理及生产、监控上均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质量难以控制。提出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用于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控制,也可以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的依据及建设单位采购沥青混合料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生产级配的严格控制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的级配监控方法的时效性较差,该文提出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实时监控系统来实现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的动态控制.研究表明: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远程监督拌和站的操作过程和级配控制精度,对于业主、监理及其他管理机构动态掌握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监管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滞后性、人为干预因素较大、混合料离析无法及时解决等问题,通过对拌和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进行研究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动态监控系统。工程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拌和过程的动态监控,业主、监理以及施工方都能够及时了解混合料的生产状况,提高了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施工过程和材料生产过程的变异性不可避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存在的变异性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贯穿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始终,对全过程进行控制,根据发现的偏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路面工程质量。本文以沥青拌和机油石比动态质量监控移动平均值控制图为例,介绍了这种沥青拌和机生产动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GTM设计方法进行ARAC-13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力学参数和体积参数确定了混合料配合比,结合现场施工质量监控情况,总结提出了基于GTM设计方法的ARAC-13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GTM设计方法设计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油石比低,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沥青拌合站质量监控系统是在已有拌合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工程、互联网等技术,开发了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油石比、热料仓筛分比例、关键筛孔通过率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并对不合格情况报警。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监控原理、主要功能,通过在项目上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图对拌合站黑匣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控制。  相似文献   

10.
GTM设计方法在沥青面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TM的设计方法,并对马歇尔、Superpave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对GTM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进行了监控。路面施工效果表明,内蒙古二连浩特-赛汉塔拉一级公路应用GTM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鑫 《公路交通科技》2010,(12):291-293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稳定性(包括级配、油石比、温度等)是沥青路面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前提,是确保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减少施工变异性的关键,文章在已有拌和楼质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B/S结构模型构建大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对于提高我国公路施工关键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道路路面建设管理水平,研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路面建设质量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沥青混合料运输监测系统、摊铺机监测系统及压实质量监测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开发的系统成功实现了路面建设质量由低效率的人工事后检测向实时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突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及监控水平,对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滚筒式沥青搅拌设备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对其生产过程及生产质量的监控要求,叙述了生产现场对该设备的监控方法,特别介绍并分析了利用沥青混合料最大密度快速测定沥青含量(或油石比)方法的必要条件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厂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研发及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厂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基于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编制软件、开发数据库、架构网络平台,成功研发出厂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并对其功能组成及实现途径、体系架构、数据库构建及管理、数据处理技术和应用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真正实现对拌和楼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及远程传输等功能,能够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和关键指标进行有效的全程动态监控,对提高混合料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连续式沥青再生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连续式双滚筒沥青再生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时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提出了沥青混合料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措施,对再生混合料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是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管理的好坏,对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意义重大。根据沥青混合料生产管理,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沪昆高速潭邵段与长沙绕城高速西南段的成功应用,长沙机场高速小修工程决定在部分路段进行厂拌冷再生下面层试验路。将路面废旧回收料(RAP)进行分档破碎,优选出高性能乳化沥青,采用新的室内拌合工艺、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双级配控制理论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其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证明,该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完全满足高速路面下面层的要求。结合室内研究结果,采用新型的厂拌冷再生拌合设备(一种多层双步拌合楼)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并进行有效地质量监控,保证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稳定,使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很好地应用于机场高速路面小修工程下面层。  相似文献   

18.
对老旧沥青烘干拌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混合料拌和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局部自动化,确保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冻融飞散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抗冻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冻融循环过程沥青混合料水中质量变化及冻融前后混合料飞散质量损失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抗冻性能研究,并从机理上对循环冻融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化及强度降低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前后混合料水中质量变化确定的最佳沥青含量为6.0%~6.5%,冻融前后混合料质量飞散损失确定的最佳抗冻沥青含量为6.5%,结合上述两结果,提出寒区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6.3%,这一结果和青藏公路使用的现场最佳油石比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检测现状,介绍了长安大学质量控制研究所开发研制的"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监控器".通过将其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得到了比较稳定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数据,为建设优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