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以江西省近5年普通国省道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结合各主管部门的管理经验,使用事故多发道路筛选方法,以事故起数、路产损失绝对值为参考,以单起事故路产损失、事故起数占比/里程占比、路产损失占比/事故起数占比相对值为依据,筛选出事故频发的普通国省道公路。同时根据事故黑点识别方法与模型,使用事故频数法计算单元路段平均事故次数与事故次数临界值,将单位里程路段交通事故起数与事故临界值进行比较,高于事故临界值的路段即为事故黑点路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上交通事故数据的分布特征, 将事故数、伤亡事故数、事故死亡人数与事故受伤人数归类为离散型事故数据, 将事故间隔时间与平均每年每公里事故数归类为连续型事故数据; 对于离散型事故数据, 采用均匀划分法、动态聚类法与滑动窗法划分高速公路统计区段, 运用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零堆积泊松分布与零堆积负二项分布对事故数据进行拟合; 对于连续型事故数据, 以收费区间为路段划分标准, 用正态分布、负指数分布进行事故数据拟合; 运用皮尔逊卡方值对各种拟合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各种区段上, 事故数均服从负二项分布, 有些情况下会同时服从负二项分布与泊松分布, 伤亡事故数与事故死亡人数主要服从零堆积泊松分布或零堆积负二项分布, 拟合优度检验中的概率均大于0.05;平均每年每公里的事故数比较符合正态分布, 而事故间隔时间则主要服从负指数分布, 拟合优度检验中的概率也均大于0.05;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是建立事故预测模型与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前提条件之一, 而事故间隔时间可作为安全可靠度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事故树的水路军事运输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路等军交运输部门对水路军事运输事故的分析,往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难于揭示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运用事故树的基本原理,对水路军事运输一些典型事故,如人员伤亡、吊装吊卸、货损货差、航行事故等进行了事故树分析,分析了产生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揭示水路军事运输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提高水路军事运输的安全管理效率具有一定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根据路侧危险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急需开展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事故模拟再现分析,根据车辆驶入路侧后的事故形态,将路侧事故严重程度划分为 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路侧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研究,给出驶入车速、边坡坡度与边坡高度阈值.构建了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基于路侧事故致因因素阈值,针对单因素、双因素与三因素分别给出了不同等级路侧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路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贝叶斯网的计算结果显示发生 2次及以下翻车事故的概率为 0.929,与路侧事故模拟试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的基本目的就是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事故原因分析就是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所有证据进行分析、审查和判断,以掌握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查明事故原因。深入分析典型的个案事故和群案统计事故原因,能够得出本质化和普遍化的安全建议和事故预防措施,从而促进水上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广西境内某山区双车道公路2003~2005年的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对其事故形态、事故原因、涉及事故的车型等进行简要的分析,发现各种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事故形态较为多发、严重性较高的正面相撞事故、刮撞行人事故以及对安全状况影响较大的大型货车事故,分别探讨相应的安全改善对策,有利于提高我国同种类型公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广西境内某山区双车道公路2003~2005年的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对其事故形态、事故原因、涉及事故的车型等进行简要的分析,发现各种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事故形态较为多发、严重性较高的正面相撞事故、刮撞行人事故以及对安全状况影响较大的大型货车事故,分别探讨相应的安全改善对策。有利于提高我国同种类型公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海省109国道事故样本数据,对高原双车道公路事故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道路环境、自然环境、车辆运行情况等方面研究发生冲出路外事故、路内事故形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着重选择渝黔高速(重庆—贵州)重庆段、渝涪高速(重庆—涪陵)、成渝高速(重庆-成都)重庆段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005年—2006年共计746起单车掉线事故(ROR)资料,从事故发生数量、事故分布形态、事故发生时段、事故涉及车型以及事故路段分布5个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大规模实施路侧振动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高速公路ROR事故的安全管理以及路侧振动带的类型选择、设置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省长隧道及隧道群的不断增多,隧道安全管理和隧道事故的预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隧道事故预防现状的基础上,从研究隧道事故预警、事故应急体系和隧道事故发生机理入手,根据当前隧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有效的隧道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方案,以提高隧道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统计分析了1985~2015年我国121起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发现环节及事故原因。统计表明:事故数量在季节分布上有明显特征;在时间段分布上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有两类物质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货物类型;泄露和火灾占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事故发现环节集中在站内作业时,两站间不易发现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发现的规律,从重视泄漏事故、研发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加强站间事故发现方法的研究、对托运人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我国行车安全及国内外行车事故研究现状,阐述事故树分析方法的原理。针对4.28铁路事故,建立用于定性分析的事故树,应用布尔代数法,通过计算得出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安全管理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日的。  相似文献   

13.
着重选择渝黔高速(重庆—贵州)重庆段、渝涪高速(重庆—涪陵)、成渝高速(重庆-成都)重庆段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005年—2006年共计746起单车掉线事故(ROR)资料,从事故发生数量、事故分布形态、事故发生时段、事故涉及车型以及事故路段分布5个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大规模实施路侧振动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高速公路ROR事故的安全管理以及路侧振动带的类型选择、设置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深基坑事故发生,在简要分析事故发生机理的基础上,依据收集到的59起事故案例,从事故类型和原因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故发生规律:"渗流破坏、整体失稳、坑底突涌"较其他类型破坏容易发生;现场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最大诱因。研究可为深基坑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影响弹药公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增强弹药公路运输风险抵抗能力,以降低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建立了弹药公路运输爆炸事故的Bow-Tie模型,利用事故树方法分析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从驾驶员、行车速度、安全管理、包装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利用事件树方法分析爆炸事故发生后的影响,提出降低事故损失的控制措施。可为降低弹药公路运输中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丰富弹药公路运输风险控制管理手段,改进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前言目前我国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总体上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事故防范体系,没有做到事先有效地抑制事故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实际上,作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是危险源,而不是事故。任何事故的产生一定有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再现对分析某些发生过程较为复杂或者责任划分较为棘手的事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证据公开、事故评析和司法程序三个环节。好的事故再现,能使上述三个环节所面对的对象(交通事故当事人、参与事故评析的专家、法官律师等相关人员)快速把握事故处理民警所调查到的事故事实,迅速完成认知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事故后果严重、伤害性大,因此,众多学者开展高速公路事故预测研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以S45天黎高速公路五台至盂县段(K347+600—K362+600)为示范应用,提取历史数据中的事故样例与非事故样例进行对比,通过对历史交通流量和事故检测器数据进行分析,对高速公路上的事故风险进行实时预测,实现交通事故识别。  相似文献   

19.
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不同成因的事故热点直接决定驾驶人或自动驾驶的通过策略。针对DTH3N算法聚类得到的事故热点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贡献度的道路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方法。通过对5类事故热点成因因素:道路、行人、车辆、环境和管制因素贡献度的分析,提取事故热点道路物理成因和社会成因的影响权值。基于英国STATs19数据库选取5个测试区域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事故热点成因分析方法获取的输出参数能够合理解释事故热点成因,可有效指导驾驶行为决策和优化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公路运输事故时有发生,且事故伤亡损失较大,对事故的特征及因素分析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道路事故分析更具科学性及条理性,选取某汽运公司2018—2020年3年的事故数据以及机场客运大巴运营数据,从人、车、路和环境等角度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汽运公司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并根据事故特征分布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便于管理者明确潜在事故风险,从运营组织与管理的层面上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