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加强对尾矿坝的科学管理,可运用各种计算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尾矿坝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说明,有限元法用于尾矿坝的稳定性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选取高钛渣、山沙及河沙作为尾矿坝填筑材料,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相同级配下的3种不同材料填筑尾矿坝在洪水漫顶作用下溃坝过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钛渣填筑尾矿坝溃坝后最终溃口宽度最小,坝体侵蚀率最低.山沙和河沙填筑尾矿坝溃坝过程溃口材料损失率和下游洪水含沙率高于高钛渣填筑尾矿坝.将断面平均流速与水流表面流速比值定义为表面流速系数k,泥沙浓度和溃口尺度通过影响k值间接影响溃口流量.理论推导表明当泥沙浓度介于0.05~0.15时存在一个最小k值,当溃口尺寸增大时,k值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泥稳定尾矿碎石,通过室内试验对尾矿级配进行分析,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室内试验配合比进行调整为施工配合比进行试验路段的铺设用于指导施工,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路段检测结果表明压实度、含水量、现场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取样钻芯外观密实,层间粘结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Wilson-θ法的流固耦合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Wilson-θ法的基础上,对Wilson-θ法进行了改进并分析其稳定性,基于改进的Wilson-θ法给出了求解动力耦合方程的迭代算法,该算法能方便地用以求解坝库系统的动力耦合反应。计算实例表明,本文中的迭代算法是可行的,并且比已有的算法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丁坝是山区沿河路基常用的冲刷防护构造物,而且以群坝防护形式居多.群坝防护时,坝长和坝间距是重要的设计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顺直河段和弯曲河段中丁坝群的水流形态、冲刷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防护长度和冲刷深度作为控制指标,提出了沿顺直河段和河弯凹岸布设丁坝群的计算方法,指出群坝中的1#坝应该比较短,其它各坝坝长可以相同,1#坝坝长为其它各坝坝长的一半比较适宜.在弯道中,水流形态,冲刷特点更为复杂,群坝的间距应该更小,但仍然可以根据直道中的计算方法确定坝间距.建立群坝间距计算方法时,已考虑到天然河段与室内水槽模型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屋盖结构在暴风雪中发生动力失稳,建立了基于稳定等效的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屋面积雪漂移现象;根据Budiansky-Roth准则判定了覆雪屋盖的动力稳定性;借鉴阵风荷载因子法构建了基于稳定等效的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最后,对实际双层柱面网壳进行了动力稳定性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强风下覆雪屋盖出现较为明显的失稳阶段,当风速为设计基准风速的1.0倍时,屋盖发生动力失稳,静力失稳计算可得临界风速为35.8 m/s,该结果可作为该屋盖设计的动力失稳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7.
沿河公路的丁坝群冲刷防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丁坝是山区沿河路基常用的冲刷防护构造物,而且以群坝防护形式居多.群坝防护时,坝长和坝间距是重要的设计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顺直河段和弯曲河段中丁坝群的水流形态、冲刷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防护长度和冲刷深度作为控制指标,提出了沿顺直河段和河弯凹岸布设丁坝群的计算方法,指出群坝中的1#坝应该比较短,其它各坝坝长可以相同,1#坝坝长为其它各坝坝长的一半比较适宜.在弯道中,水流形态,冲刷特点更为复杂,群坝的间距应该更小,但仍然可以根据宜道中的计算方法确定坝间距.建立群坝间距计算方法时,已考虑到天然河段与室内水楷模型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某铁矿项目为工程背景,选用离散元颗粒流程序(PFC)对尾矿固化体的力学特征进行模拟,确定了尾矿固化体细观力学参数,建立了尾矿固化体单轴压缩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尾矿粒径分布及颗粒数量的简化对模拟尾矿固化体的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值模型单轴压缩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平均误差为5.5%,证明采用该方法构建的数值模型能有效预测尾矿固化体单轴抗压强度,且对尾矿固化体柔性及脆性破坏形态的捕捉效果较好,进而证明了利用PFC数值模型对尾矿固化体进行模拟有效可行;由于不同工程条件下尾矿粒度分布差异比较大,若尾矿粒径分布较广,建立尾矿数值模型时,可对尾矿粒径分布及颗粒数量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分析表明,当模型尾矿颗粒粒组范围选取比达到50%以上,能较好地模拟尾矿固化体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尾矿和碎砖两种废弃材料再加少量的碎石作为骨料进行道路基层方面的技术性能研究,得到一种满足规范要求的配合比方案,实现废弃的铁尾矿和碎砖在道路基层中的综合利用。同时对其与常用的水泥稳定砂砾做经济性比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导了有阻尼与发生纵向共振时柱状结构的动力稳定计算公式,计算了水中平台动力失稳区间,探讨了阻尼与纵向共振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等效线性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拟建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地震动力反应分析,重点研究了坝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动应力反应、地震永久变形的规律和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坝顶附近加速度反应较大,应采取相应的抗震工程措施;坝体动应力反应较小;坝体残余变形不大;大坝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满足给定地震下的抗震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边坡地震稳定性完全动力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静力法和动力有限元安全系数时程分析法在评价地震动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拟静力法在分析边坡地震稳定性时无法反映边坡的动力特性,动力有限元安全系数时程分析法将动力问题转化成静力问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边坡的动力响应.与拟静力法和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相比,完全动力分析法在应用强度折减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边坡...  相似文献   

13.
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梁桥是我国当前大量应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现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梁桥的非线性动力模型;根据支座损伤指标,采用IDA方法进行梁桥支座的损伤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连接墩支座损伤比中间墩支座损伤要大,且场地越软弱越容易发生支座破坏,建议对于三四类场地加大支承长度。  相似文献   

14.
以锦屏一级双曲拱坝为例,介绍双曲拱坝形体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方法;通过对锦屏一级大坝每层曲率最大处采用平面多卡模板代替曲面的拟合误差的理论计算,证明平面模板代替曲面对大坝形体的影响超出规范的要求,提出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采取折中的处理措施;利用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测量精度估算证实,采用折中的测量处理方法对提高大坝形体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全程运动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模型,通过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揭示和仿真再现了高陡边坡岩体破坏失稳后大变形阶段的运动过程和状态,进而为滑坡运动全过程动力学机理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荷载对斜拉桥作用敏感的特点,结合振动型态特性,探讨了风致颤振机理及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彭溪河特大斜拉桥为例,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使用大型桥梁专业软件M IDAS,建立了符合动力特点的空间模型,对成桥、施工危险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据此评估了该桥的抗风性能,为大跨斜拉桥抗风设计及动力稳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荷载对斜拉桥作用敏感的特点,结合振动型态特性,探讨了风致颤振机理及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彭溪河特大斜拉桥为例,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使用大型桥梁专业软件M IDAS,建立了符合动力特点的空间模型,对成桥、施工危险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据此评估了该桥的抗风性能,为大跨斜拉桥抗风设计及动力稳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流固耦合系统库底吸收边界条件的影响矩阵,并计算了库底不同反射系数的坝体动力耦合反应。结果表明:坝体的动力反应与库底边界条件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反射系数愈大,坝体的动力反应也愈大,库水的动水压力也相应变大,因此忽略库底的吸收性将造成极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的标准车辙试验和不同厚度试件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时间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与标准车辙试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试件车辙试验和标准厚度试件车辙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指导野外切割的厚试件车辙试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的标准车辙试验和不同厚度试件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时间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与标准车辙试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试件车辙试验和标准厚度试件车辙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指导野外切割的厚试件车辙试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