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地铁首都机场线完成导向标识更换,全新的导向标识在四座车站亮相。5月24日,从北京地铁公司获悉,新导向标识通过醒目的蓝色、黄色等大色块区分换乘路线,并用更大的面积、更大的字体整合以前多块导向箱体的信息,同时新增资讯类标识,进一步提升了乘客出行的便捷度。根据乘客进出站、换乘、乘车等站内各项活动的最优走行路径,地铁公司系统设置标识,保持连贯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连续一周的数据,从多粒度、多层次、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北京与伦敦地铁乘客的出行规律。结果显示:北京与伦敦地铁乘客的出行频次分布相似,但伦敦地铁的高频出行乘客更多,而北京地铁的低频出行乘客更多;伦敦地铁的总体换乘比例略低于北京,更便捷,且伦敦的短距离出行比例远高于北京;北京地铁周末的通勤出行更多,而伦敦市民从周五至周日的夜晚出行更多。地铁乘客的出现规律不仅与城市结构,居民的工作生活状态有关,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及运营管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内归属不同线路的防灾报警系统间信息交换的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在网络化运行的新需求下,换乘站内各防灾报警系统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内容,并对换乘站站厅各自独立和站厅合一的两种火警信息交换方式进行了比较。站厅合一换乘不仅对于乘客换乘具有很大便利,对于换乘站的资源集约共享及信息交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时代火警信息传输方式的提升进行了探讨,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系统协同工作,有效实现换乘站的防火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内归属不同线路的防灾报警系统间信息交换的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在网络化运行的新需求下,换乘站内各防灾报警系统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内容,并对换乘站站厅各自独立和站厅合一的两种火警信息交换方式进行了比较.站厅合一换乘不仅对于乘客换乘具有很大便利,对于换乘站的资源集约共享及信息交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时代火警信息传输方式的提升进行了探讨,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系统协同工作,有效实现换乘站的防火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31-后插32
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车站数量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发展快速增长.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车站站外和站内环境的装饰设计问题也是一项重要建设内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环境不断得以改善、车站内的商业与服务设施更加完善,这使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不仅仅是乘客乘车的地点,已逐步成为全面性的综合性服务设施.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迪士尼站的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站外环境与站内环境设计的特点,进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设计和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31-后插32
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车站数量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发展快速增长.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车站站外和站内环境的装饰设计问题也是一项重要建设内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环境不断得以改善、车站内的商业与服务设施更加完善,这使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不仅仅是乘客乘车的地点,已逐步成为全面性的综合性服务设施.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迪士尼站的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站外环境与站内环境设计的特点,进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设计和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换乘站的换乘便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线网的运行和乘客出行的效率.分析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换乘改造案例,利用车站结构施工后试运行前的窗口时间,增建换乘节点,实现便捷换乘,剖析该类换乘站改造方式的前提条件、改造原则及改造要点,并对车站换乘预留和改造提出建议,在近期车站设计中预留充足的换乘条件;适当加宽站台、加大站厅公共区;结合既有车站特点制定具体方案,合理利用土建条件进行适度改造等,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采集大量乘客刷卡数据,可提供更全面的地铁乘客时空信息。对乘客的出行模式分析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预测地铁客流和制定运营策略。提出了分析地铁乘客出行模式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地铁刷卡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其时空信息生成乘客出行链;分析反映乘客时空特性的聚类变量;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各聚类变量进行乘客聚类;分析潜在的乘客出行模式。以深圳地铁刷卡数据为例,对提出的地铁乘客出行模式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研究有限理性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路径选择问题。从出行费用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时间、换乘时间、换乘次数和列车拥挤度4个因素的权重分析,建立乘客广义出行费用模型;并基于前景理论,建立以出行费用为参考点的路径选择模型,从而准确分析出乘客的选择偏好。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乘客出行路径的分析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峰期地铁换乘站站台容易发生拥挤问题,在分析乘客进站及换乘走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站外限流与列车时刻表协同优化模型。该模型可在满足站台安全容量约束下尽可能降低站外限流率,实现站外站内乘客加权人均等待时间最小。采用混沌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并以惠新西街南口站为例,对本文模型、优化前方案和既有只限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优化前方案相比,模型所得方案可满足站台安全容量约束,加权人均等待时分减少了21.2%;与只限流方法相比,模型可使站外平均限流率从36%下降到7.3%,加权人均等待时分减少了43.8%,且模型方案的各项指标在乘客走行时分发生波动的情形下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地铁站外导引标志有助于乘客快捷、准确地寻找地铁车站,以充分发挥地铁运营设施的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若干城市地铁站外导引标志,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南京地铁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使南京地铁的导引标志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换乘节点越来越多。因为规划等原因,建设较早的地铁线路没有预留后期换乘接入条件。因此,在新线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建站带来的既有车站换乘改造和升级。其中,通信传输系统的改移和升级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的交通神经,包括公安通信系统,民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系统等,支持控制中心与车站、车辆的信息往来,并为乘客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针对在既有线运行条件下,换乘站改造带来的通信设备改移以及通信扩容需求等问题进行方案探讨,提出公安传输系统增强型MSTP建设方案和骨干传输系统OTN建设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为例进行方案设计,10号线西土城站与新建地铁昌平线南延(简称昌南线)相交,换乘站建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通信系统的设备升级、机房部署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设计方案应用于该换乘项目,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以期为其他既有站换乘改造的通信系统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铁车站的选址都远离城市中心,造成高铁站与城市交通接驳困难及旅客出行换乘的不便。对高铁中间站旅客的个人特征、出行特征及换乘特征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综合考虑旅客的换乘特征,建立了反映旅客随机喜好性的换乘衔接选择模型。创新性地对模型中的效应函数进行了改进,将拥挤度、换乘次数、候车时间及延误时间等服务水平变量作为判断变量,在计算时考虑进来。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有更高的拟合度,可更有效地反映高铁旅客的换乘选择行为,为改善接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铁路科学、高效的发展与建设,铁路旅客站房也随即进入了高密度设计与投入使用时期。旅客站房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设施,为旅客的安全出行提供服务。其与城市各种交通方式接驳、换乘,客流量大、客流密集、流线复杂,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以铁路旅客车站设计为出发点,从色彩系统、引导标识系统、细部构造3个方面阐述提高旅客安全出行的可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措施,使旅客站房能够更为安全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客流在特定时空区间的强聚集效应导致车站内部设施的服务能力与客流量不匹配,极易造成乘客拥堵、滞留等问题。通过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流线大范围调研,确定服务设施实际通行能力,识别车站瓶颈区域。进而利用多点联动的瓶颈控制方法,构建网络瓶颈客流疏导模型,协调流线网络结构中设施通行能力的匹配度,计算瓶颈点上下游客流调节量。以北京东单地铁换乘站为例进行流线瓶颈优化,制定不同客流强度下瓶颈优化方案,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模型可协助车站管理人员明确瓶颈控制区域的范围,并制定详细的限流泄流乘客量分配,为高密度客流组织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措施,在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利用,对于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效果值 得深入研究。以重庆地铁 1 号线沙坪坝站为原型,通过搭建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型实验台,模拟运行公共区内多 个典型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规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热压是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之一, 且出入口之间的高差对其影响有限;自然通风的路径主要由出入口通道—站厅层—出入口通道组成,流经站台层 的规模较小;同时适度增加出入口数量,可以增加自然通风量,有效促进自然通风的效能。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 应的设计和运行建议,为非空调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风节能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内旅客换乘时缺乏准确的综合交通信息的问题,设计高速铁路综合枢纽车站换乘引导信息服务平台,描述其技术架构、结构与功能.通过采集与融合与高速铁路枢纽车站接驳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多源交通数据,该平台可为旅客提供准确、便捷、较为全面的换乘引导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旅客在高速铁路枢纽车站的换乘效率,缓解车站旅客疏散...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内空调控制温度及系统运行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广州地铁站内气流温度、速度的实测,计算相应的相对热指标(RWI),发现虽然能够按照《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实现从室外到站厅、站台厅温度的递减,但RWI值波动较大,导致乘客在行进过程中无法获得"暂时舒适"。因此,提出根据室外逐时温度,给定适当的相对热指标差值,确定地铁站内夏季空调各时刻运行控制温度,以满足乘客的过渡性舒适要求。根据室外逐时温度变化及客流量的波动,计算地铁站台厅内夏季典型日逐时负荷及逐时送风量,提出夏季风机分时段改变运转速度或运行台数的运行方案。探讨两种极限热损失率(HDR)所对应的冬季地铁车站内的控制温度,提出冬季站台厅温度的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19.
分析杭州地铁换乘站凤起路与火车东站站点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客流拥堵情况,设计现场观测布点方案,通过对闸口、换乘通道、扶梯口等节点处乘客行为特征关键数据的现场视频采集和观测统计,定量地给出地铁凤起路换乘站点的安全隐患:约19%低头看手机的乘客会降低客流速度,并会造成拥堵或诱发潜在安全风险;仅16.4%的乘客自愿走扶梯,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观音桥站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客流仿真模拟技术,对车站改造前后的客流密度分布、出入口疏散时间等进行仿真模拟,论证了观音桥站增建1个小站厅及2个出入口后,站内客流拥挤程度降低,出入口整体疏散时间减少,车站疏散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