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整车发动机在1700~2900r/min大负荷加速工况下存在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异响的问题,计算并分析了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对于附件系统异响的激励影响,研究了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即减小外圈激励对于附件系统张紧器振动的影响。基于仿真分析,测试改制曲轴减振器样件对于降低外圈激励及张紧器振动的效果。测试结果发现,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可以有效降低外圈激励。因此在设计开发时,在满足内圈扭振角度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降低曲轴减振器外圈角加速度,由此可大幅降低附件系统张紧器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曲轴扭转振动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影响,在介绍曲轴减振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曲轴二级并联橡胶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这种方法以同时降低曲轴和带轮的扭转振幅为目标对减振器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减振器,不但曲轴的扭转振动特性得到改善,曲轴带轮的振动也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康明斯ISLe柴油机硅油曲轴扭振减振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康明斯ISLe柴油机硅油曲轴扭振减振器设计开发和研制过程。结果表明此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优良,能够将曲轴前端的扭振振幅从0.43。降低到0.12°,满足康明斯设计标;隹;此减振器满足康明斯标准6循环工况发动机可靠性台架验证要求,为东风康明斯公司建立了曲轴扭振减振器国产化开发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硅油减振器的设计与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0系列发动机硅油减振器的设计与匹配研究,探索出一种硅油扭转减振器与发动机合理匹配的方法,以提高发动机曲轴工作可靠性,改进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6.
某单位一辆三菱T653的发动机,在一次修理之后出现了一个怪毛病:曲轴时常龟裂,2年不到龟裂了4根。后经修理厂检查,确定症结在曲轴扭转减振器。原来2年前,该车因曲轴扭转减振器损坏而拆除,因一时买不到相同型号的减振器,且认为其没有多大用处,就不装减振爷,凑合将曲轴装上,结果造成了曲轴的连续龟裂。后来  相似文献   

7.
对于上海通用别克GL8陆尊(First Land)商务车3.0L V6 LZC发动机在执行以下维修程序后,无论是否设置故障代码P0315,都需要执行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入程序:更换发动机;更换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更换曲轴减振器;更换曲轴;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任何影响曲轴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相对关系的发动机修理。  相似文献   

8.
汽车发动机曲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制造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的振动主要为扭转方向的振动,同时弯曲方向也可能产生振动。如何降低曲轴的振动,是发动机曲轴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减少曲轴振动常用的手段是在曲轴前端安装减振器。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是橡胶阻尼式单级扭转减振连接件;  相似文献   

9.
<正>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21万km的2006年产上海大众帕萨特轿车,起动时发动机有异响。故障诊断接车后打开发动机室盖并起动车辆,立即听到发动机发出较响的"当当"声,传出声音的部位位于发动机前侧。根据该声音特征及部位,初步判断是正时带轮附近的机械故障,但具体产生异响的部位仍需进一步确定。按照从简到繁原则,将发动机熄火后先拆除了发动机正时带,然后重新起动,异响依然存在,说明不是正时带方面的问题;再将发动机熄火,拆除曲轴扭转减振器,起动发动机,异响消失,从此判定故障应该在曲轴扭转减振器方面。该车使用的是橡胶扭转减振器(图1),拆开后发现硫化  相似文献   

10.
曲轴硅油减振器匹配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曲轴已经定型的条件约束下,通过建立发动机曲轴当量系统模型,进行曲轴扭转振动的计算分析来匹配设计硅油减振器,保证曲轴自由端共振振幅及轴段扭振应力低于许用值,确保曲轴运转安全、可靠。最后通过试验验证匹配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3缸发动机的结构特点使得其惯性力和力矩相对于4缸机难以平衡,其曲轴系的扭转振动更难控制,从而严重影响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NVH性能。为改善发动机曲轴系扭振及整机NVH性能,采用一维与三维多体系统仿真体系对某3缸发动机扭转振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行试验验证,而且对3缸机的扭振特性与扭转控制进行了深入解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虚拟样机能够精确地复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其曲轴系上采用的非承载式曲轴扭振减振器使该款发动机的扭振保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减振器对柴油机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歌群  苏炎玲  吕兴才 《汽车工程》2003,25(5):460-462,505
设计了一种可调频的动力减振器和原柴油机上的橡胶扭振减振器组成了扭/弯复合式减振器。在一直列6缸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噪声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减振频率,复合减振器对于轴系的三维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发动机的噪声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秀兵  郝志勇  岳东鹏  宋宝安 《汽车工程》2005,27(2):233-235,250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曲轴的车用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测量了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霆  李善祯 《汽车技术》1999,(2):17-19,25
在分析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的几种测量方法原理及其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开发研究了采用PC机对曲轴扭振进行测量的新的数字化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角标器利用微机技术对曲轴进行数字化测量的系统,克服了以往扭振测量方法的缺点,可直接对扭转角进行测量,精度高,线路简单,由于采用并行数据接口,可提高测量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曲轴皮带轮转动惯量的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关系到发动机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安装在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皮带轮的转动惯量会严重影响这一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其限值进行研究。通过对康明斯B/C系列柴油机曲轴轴系进行的强迫扭振计算,给出了附加的动力输出皮带轮转动惯量的限值,分析了常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曲轴前端增加动力输出皮带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 8 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AMESim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3 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发动机曲轴系统的扭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GT-Crank模块建立某V型6缸发动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单缸断油和单缸关闭气门两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发动机正常发火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以低谐次为主,扭振振幅较正常发火显著增加,扭转应力变化不明显;单缸关闭气门扭振振幅较单缸断油大;不同气缸断油和关闭气门扭振振幅最大差距分别为16.5%和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