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从北京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VMS(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s)布局设置存在的不足,结合北京市道路建设智能化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意见,综合运用节点重要度方法和交通区位线理论,研究并构建VMS布局规划设置优化模型——路段重要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北京市VMS布局设置规划方案,并为其他城市的VMS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采取先进的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已迫在眉睫。介绍ITS中可变信息标志VMS在动态交通流分配的应用,提出VMS的有效设置地点、信息显示内容、信息显示时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路段车辆行程时间和交叉口延误共同构成路径的综合阻抗,通过实际路段车辆行程时间和交叉口延误的交通数据计算路网的路径阻抗,以路网效用函数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在比较各种选址方案目标函数的基础上,选取效用函数值最大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采用北京市西直门桥至复兴门桥之间的实际路网作为算例,经计算,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并与该区域的VMS建设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11.
从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概念出发,研究利用已有的智能交通系统资源建立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首先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平台体系结构开发方法,即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两者都已不能适应复杂大系统的开发需求。通过引入计算机建模与仿真领域的HLA(高层体系结构)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HLA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结合信息试验平台需求分析,设计了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的逻辑结构。平台分4层来组织,分别是基础数据层、数据库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主体层,在若干接口程序的衔接下,各类联邦成员协同作用以实现信息平台的功能。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实现了信息平台的物理连接。平台搭建后运营正常,已接入信息平台的ITS系统包括车载导航系统和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并为其他子系统的接入预留了接口。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了一个道路养护信息采集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道路养护信息的简单化、格式化采集和大量存储。采集的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较以往的书面记录方法省去了后期的录入和分类工作,方便后续的养护措施决策分析,减少了决策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通过分析选定驾驶行为的组成主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基于所采集的各主因子 的传感器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驾驶行为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常见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9.
过高的驾驶负荷是导致驾驶绩效受损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研究中需要采用适当的负荷加载形式;通过试验分析不同信息量的交通标志对驾驶人认知负荷的影响规律,验证交通标志信息量对负荷加载的有效性。基于不同信息量的交通标志,对驾驶人的驾驶负荷进行试验验证。招募44名被试在静态控制环境下进行交通标志认知试验,采用信息理论对交通标志信息量进行量化计算,用不同信息量的交通标志进行认知负荷加载,采集被试对每个标志的主观负荷评价及反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主观驾驶负荷与交通标志信息量有高度相关性,反应时间随着信息等级的增加而增加;而驾驶人性别和驾驶经验对交通标志视认反应时间和主观驾驶负荷量化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在驾驶试验中,交通标志信息量可以用于驾驶试验中的认知负荷的加载,而这种负荷的加载对于驾驶人的性别和驾驶经验是无差别的。该研究更多地考虑了驾驶人的认知特性,研究成果可用于驾驶负荷试验的次任务加载,帮助进行交通安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