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河南省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主要损坏原因,提出河南省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对策,以供公路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多为局部损坏。但无论何种损坏,及时、合理地进行修补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结构、施工、环境及交通因素不同,损坏的状况、原因也很复杂。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如果不是在对损坏的原因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则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合理的养护修补是必要的。本文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结合唐涧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结合唐涧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有关路况的客观评价是混凝土路面维修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确定维修方案的依据。结合某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治工程,将一般调查方法与地质雷达物探相结合,对路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统计学方法,搜集整理了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工作实际,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的分类标准,供道路工作者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有关路况的客观评价是混凝土路面维修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确定维修方案的依据.结合某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治工程,将一般调查方法与地质雷达物探相结合,对路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损坏形式及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选择原则和修补材料的相容性概念,并对各类修补材料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过量超载的车辆是造成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断板、使用寿命骤减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国道325线阳江段一级公路为例,对该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路况调查、钻芯取样试验、实际交通量分析,并提出修补方案以及防止损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及评定,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设计,加铺层厚度的计算,道路纵断面设计,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等内容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的原因及国外水泥路面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我国现行规范相关技术要求,对公路隧道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系统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及设计、施工要求,可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和改造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是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处理技术,它适合于大面积严重损坏的或者失去结构承载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目的是消除沥青混凝土加铺面的无法扼制的反射裂缝,在国内应用前景良好。介绍了碎石化技术的原理、特点、设备及加铺层的设计方法,可供推广碎石化施工工艺,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裂行为是由宏-细-微观诸层次下多种破坏机制相耦合而发生,将水泥混凝土试验路分块编号,对路面板的断裂破损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量了裂缝的尺寸及其断裂位置,绘制了路面板的断裂平面图,统计分析了断裂位置与行车方向接缝的距离,通过分析找到了路面板在随机的车辆荷载和环境荷载作用下断裂位置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其断裂物理成因,为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338省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工程实践,在调查检测现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态的基础上,结合该道路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社会影响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路面加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耐久性、耐水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中。通过对近年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发现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一年或几年便出现严重的露骨、麻面、开裂等病害。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从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水泥路面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破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采用有限元方法,视路面结构为弹性层状体系,建立沥青加铺层、补强层、破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和地基组成的空间三维模型,分析了破裂板块平面尺寸、降温幅度、沥青加铺层模量及厚度、结构补强层模量、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等因素对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破裂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随其板块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降低,较大的降温幅度对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远大于车辆荷载产生的应力;而降低沥青加铺层模量,增大加铺层厚度等技术措施可明显改善破裂板接缝处的应力状况,并能有效地防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吴博 《交通标准化》2014,(12):62-64,67
目前我国道路重修与维护中产生大量废旧水泥混凝土,为此提出将废弃的水泥混凝土重新利用,投入到水泥路面施工当中的观点.对某老旧水泥公路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水泥公路重建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的主要路用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并据此得出将废弃水泥混凝土重新投入水泥路面施工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清连路现场试验测定的基本参数,运用考虑层间接触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了车辆和温度荷载作用下,不同隔离层下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隔离效果越好,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受力状态越不利;与车辆荷载情况相反,即隔离效果越好,温度荷载作用下路面受力状态越有利;超载使各结构层主要力学指标值都明显增大,是造成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比较,发现有限元方法与规范方法计算得到温度应力差值较小,验证了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温度应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在调查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类病害的基础上,指出接缝张开量大小与填缝料变形相匹配是保证接缝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系统分析温度状况、湿度状况、基层类型、接缝间距、车辆荷载对接缝张开量的影响,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张开量数值分析敏感性因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条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引起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原因及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特点.采用理论回归的方法,反算板中及板边处基层顶面反应模量,通过对比来判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情况,该法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20.
提出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配合比,以建立高性能路面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体系,对于解决目前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