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专用润滑油供应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铁路物资沈阳公司董颜娟自1993年开始,国家对润滑油的生产、销售已全部放开,不再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为了使铁路专用润滑油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过渡,1992年末,铁道部机务局、车辆局和物资总公司联合下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铁路内燃机车润滑油从普通14^#柴油机油到第三代、第四代油的特点及效果;进口电力机车润滑油、脂的国产化方案及三大油口(8K机车牵引齿轮油、空气压缩机油、牵机电枢轴承脂)的研制技术路线与特点等。最后建议尽快开展高速铁路动车组主要润滑剂、长大重载列车极压滚动轴及脂及机车柴油机故障计算机软件系统研究,以适应我国铁路重载、高速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1949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对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指出,21世纪中国铁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莲 《铁道知识》2005,(6):12-13
高速运输是现代铁路的发展方向。世界铁路17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路网建设阶段,许多国家大修铁路建成路网;50~70年代,为牵引动力改革阶段,以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代替蒸汽牵引;70年代以来各国以提高速度为目标,对铁路进行了改造和新建。1964年10月,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列车时速达210公里。相继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有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最高的运行时速达300~350公里。中国铁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发展快速和高速运输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近10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1世界铁路发展历史的回顾自从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英国达林屯———斯托克)诞生至今17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铁路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20世纪40~70年代,汽车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与铁路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有些...  相似文献   

6.
浅议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信息化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全路已建成了覆盖铁道部、18个铁路局、2000多个主要站段的铁路计算机专用网络.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2000余台,微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终端20多万台。目前已有铁路货运管理、客票发售和预定、调度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分析、车号自动识别、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大批信息系统相继运行。铁路信息化系统已经渗透到了运输生产涉及的几乎所有部门和环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俄罗斯包括前苏联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类货车的研制、生产发展过程、货车的主要特点及其运用情况,指出了未来的敞、平、棚、罐等各类通用货车和各种专用特种车辆的优势和缺点,阐述了铁路货车在运输中新占的地位,提出了直到2030年铁路三个阶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13(11):56-57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性产业。中国铁路信息技术应用始于60年代,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开发了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从单项的、部门级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初级应用,发展到今天涉及各业务领域的、覆盖全路的、实时处理的综合应用。在铁道部党组的有力领导和推动下,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新型轮轨润滑剂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10年国内外铁路轮轨润滑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车载式华宝(HB)型轮轨润滑装置及其相区配的JH-1型轮轨润滑脂,已经在全路9000多台内燃、电力机车上安装使用。它对于延长轮轨使用寿命、降低噪音及节省能源均有良好作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各铁路公司亦在加速发展车载式轮缘喷脂装置和相应的轮轨润滑脂。其中,美国Tranergy公司与海湾油品国际性组织、德士古研究发展中心联合研制了一种智能型轮轨润滑系统-SENTRAEN20000,它所使用的润滑剂是2种特制的润滑油(TOR油和GFOR油)。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安全运输发展的需要,加装有曲线传感器的华宝Ⅲ型轮轨润滑装置已完成了室内试验,相关取代其它固体润滑剂。同时,建议开展环保型轮轨润滑剂及C60、G70及H3BO3(或B2O3)纳米级粒子有于轮轨润滑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结构的改进与发展,相应地对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内燃机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要有与它适应的柴油机油,铁路机车用1#增压柴油机油与ND5柴油机油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机车的要求。1国外铁路机车润滑油使用情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根据其是否含有抗氧、抗腐、抗磨性能而分为两种类型,即含锌油与非锌油。美国、加拿大、中美、大洋洲、南非及中东、南亚部分国家均用非锌油,欧洲、前苏联、日本及我国等铁路部门均用含锌油。铁路柴机油的命名是按照美国机车维修者协会(LMOA)下设的润滑油与燃油委员…  相似文献   

11.
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作为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专用运载工具,目前在全路的保有量已近8 000辆,在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 ,铁路工务系统在润滑油品分析领域广泛开展研究 ,取得一些新进展。对润滑油品的监测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五家子站为新建铁路长双烟线的终点站,站址的选择对本线初、近、远期发展影响很大。从线路平纵断面,站场路基,道路交通,与既有亚太水泥厂专用铁路、专用公路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3个比较方案的优劣,推荐第一方案———五家子村东站址方案为设计采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铁路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解决车辆轴温探测系统模拟传输通道的各种弊端,新疆铁通与乌鲁木齐铁路局共同研究决定,由新疆铁通为乌铁局搭建覆盖全局范围的铁路宽带数据网,构建铁路专用数据网。工程将对全局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由既有音频通道改造为数字通道,涉及94个车站、188个探测点和16个车辆复示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是世界铁路运输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拥有铁路客车3-5万辆,铁路货车55万辆(其中企业自备货车11万辆),车辆总数近60万辆。中国铁路的发展主要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本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铁路发展最快的时期。建国时的1949年,我国仅拥有铁路客车3796辆,铁路货车44658辆,50年来增长了10倍;在技术状态方面,1949年客车技术速度仅为31-9km/h,目前主要干线已普遍达到120km/h,有些区段达到160km/h,部分专线(如广深铁路)的个别区段达到200km/h;…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铁路GSM-R通信网的建设和逐步投入使用,铁路专用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其中,铁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业务(GPRS)网络承载的多种专用通信业务是我国铁路的创新点,将移动通信、IP通信、移动IP等通信领域内的发展方向与铁路专用通信紧密结合,并针对铁路业务进行优化,为铁路运营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南昆铁路站及设备的设计质量与技术水平,比前两次铁路建设高潮中设计和修建的铁路都有所提高。在方案研究,站场设计、应用新设备、工程科研、计算机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充分显示了我90年代高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资阳内燃机车从70年代初开始研制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至今已历时20余年,历经大量攻关改进、试验研究、产品质量由低到高,品种由单一发展到形成比较完整的功率系列,技术水平亦达到80年代世界同为听先进水平,实现了“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宏传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合资铁路近二十年来有很大发展,此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它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并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进一步发展合资铁路的方针、目标和规范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对当前的铁路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点论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铁路在快速、高速客运技术、快捷、重载货运技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轨道结构强化技术,以及铁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并沿察了面21世纪铁路在上述各领域的技术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