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罗刚  李斌 《汽车运用》2011,(11):32-33
一、超前准备,提高器材保障快速反应能力为适应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器材保障必须做到平时与战时相结合、保障任务与保障时机相结合、保障手段与保障效益相结合,加大战时车辆装备器材储备,全面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维修器材是实施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物资基础,也是平、战时保持和恢复车辆装备战技术性能,提高车辆装备"三率"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突破维修器材原有保障方式,优化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结构,研究探索新的器材保障模式,提高器材保障效能,对加强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军事斗争车辆装备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一、部队车辆器材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部队车辆器材供应方式主要为逐级提报需求申请,上级根据申请和年度供应标准逐级下拨。这种器材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3.
房新宁 《汽车运用》2014,(12):13-13
车辆器材保障是车辆装备保障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车辆器材保障特点规律的学习研究,对于促进和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保留,确保骨干队伍相对稳定 一是要全面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随着新装备车辆的不断更新,人与车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相互的制约性、信赖性体现得更为强烈。所以,在研究确定新装备车辆器材保障问题时,既要考虑车辆与保障器材的匹配问题,更要考虑人与装备相适应的问题。二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器材保障技能。要加速对器材保障专业技术人才选送到军队院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在职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跟上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一、适应现代战争与装备保障模式特点,改进器材筹措与保障体制 部队现行的车辆器材保障模式主要为逐级保障,在战时只有在较少的情况下采用越级保障。与该保障模式相对应的器材筹措模式主要为总部统筹统购,兼或有部分器材由军区统购,器材储存保障也逐渐形成了总部、军区、部队三级保障体制。随着战争模式的转变。现代战争节奏加快,部队机动频率且机动范围越来越大.保障模式也逐渐从逐级保障为主、  相似文献   

6.
徐军强  朱军 《汽车运用》2009,(11):25-26
抓战备建设。不断提高战时车辆装备保障能力。一是牢固树立战备意识,高标准履行装备保障职责。要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和历史使命,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强烈的战备观念,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战备建设任务。二是深化车辆装备保障理论研究,把握战时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适应要求,建立车辆装备信息化保障指挥体系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车辆装备保障只有通过参战各方联合保障,实现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分配,才能避免组织上的混乱和器材设备的浪费,降低非保障性消耗,充分发挥其保障效能。因此,主动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客观要求,建立综合程度高、反应速度快、保障能力强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是我军车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建立综合高效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要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三军界限、军地界限及平战界限,突破封闭型车辆装备保障体制格局,以军队车辆装备保障机构为主、地方车辆保障机构为辅,按照“三军一体、军地一体、平战一体”的构建原则,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持续高效、突出重点、分类保障、军民结合的信息化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二是建立车辆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利用C4I指挥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建立与作战指挥机构相连接、与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相连接、与参战车辆和保障人员相连接的自动化指挥网络系统,实现车辆装备指挥中数据收集处理、运筹决策、信息传输、车辆导航、人员定位的一体化和自动化。三是建立精干高效的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的结构设置与人员编组应着眼未来信息化作战的特点,按照“合成、精干、灵活、高效”的要求,加强自动化指挥、智能化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保障力量建设,以实现战时对车辆装备的精确保障。  相似文献   

8.
车辆器材是搞好车辆维修的重要物质基础,车辆器材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装备的完好率及遂行任务的能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器材计划管理和供应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探索车辆器材保障标准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子.是做好新时期以军事斗争准备为核心,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车辆器材保障,加快车辆器材保障生存模式转变的一项迫切任务。车辆器材计划管理是一项经济性、技术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各个工作环节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科学计划、合理筹措、优化结构,才能有效缓解各种矛盾,节省开支、降低消耗,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战时车辆器材保障能力,65521部队针对现有车辆战备器材结构老化、信息管理手段落后、战时保障效益低等问题,结合担负的作战任务,探索建立了野战条件下模块化车辆器材保障模式,通过模块化“四位一体”携运行、模块化快速组合供应和模块化信息收发管理等形式,实现了战时器材快速高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战争,车辆装备作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物质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维修器材保障是车辆装备保障的核心要素,更需适应形势发展趋势,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特点规律.在深刻认识传统器材保障局限性的基础上,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扎实推动维修器材保障转变。  相似文献   

11.
车辆装备保障分队实案化训练,是车辆装备保障分队完成单兵专业训练后,围绕提高整体车辆装备保障能力,集指挥、协同、保障、防卫于一体所实施的车辆装备侏障综合训练,是部队战备训练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车辆装备战时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着力构建车辆装备保障信息体系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和维修器材易受损失,技术保障难度大。为适应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作战要求相适应的战场车  相似文献   

13.
王云  张立利  曲江 《汽车运用》2011,(11):26-26
一、当前车辆装备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任务紧急,准备时间仓促。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强,任务紧迫,时间紧急,车辆装备动用频繁、故障率高,器材消耗快,实施保障的机构、人员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各梯队连续机动的器材供应,保障任务繁重艰巨。(二)车型繁杂,器材统筹困难。部队装备的车辆型号繁杂,通用化程度低,维修器材种类繁杂。加之对任务区情况不  相似文献   

14.
一、按照整合、聚合、融合的思路,建立仓库群车辆装备区域联保体系 (一)建立仓库群车辆维修保障站。根据车辆维修保障力量配置情况,由上级预置专用检测维修设备和车辆维修器材,并从各仓库抽调修理工和维修机工具、设备等,在战略后方仓库群建立车辆维修保障站,平时负责仓库群各单位车辆中修保养和车辆器材供应保障,战时遂行一定区域内的车辆装备定点、伴随保障任务。仓库群车辆维修保障站,平时保留组织指挥体制,被抽调的修理工和维修机工具设备在原单位听令待命,紧急情况下集结归建、快速组队、遂行任务。  相似文献   

15.
着力加强与作战要求相适应的车辆装备技术保障网络建设一是为提高受损车辆的“再生率”,应在战区或军兵种现有保障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以军队后方工厂或中心保障修理基地为依托,以战区车辆修理厂为骨干,以作战部队车辆修理机构为主体,灵活采用伴随抢修、机动抢修、定点抢修等保障方式,建立和完善战场抢修网络,提高战时抢修能力。二是做好车辆维修器材特别是新型车辆维  相似文献   

16.
信息快车     
《汽车运用》2005,(5):2-4
济南军区召开全区车辆工化装备规范化修理现场观摩会,海军秦皇岛专用装备器材保障基地组织车辆与驾驶员年度审验,71407部队加强车辆装备管理,68261部队三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  相似文献   

17.
一、拓展供应渠道,在多样化筹措上求创新一是调整实物经费比例。应从单纯的实物储备方式,转变为实物与经费相结合的储备方式,这有利于提高车材保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因部队车辆的更新换代而造成部队车材不可用的损失。二是实施军地联合供应。积极开展防御区域装备保障资源调研,建立装备保障资源动态信息库,与装备生产厂家、地方修理机构等单位联系,建立军地合作机制,完善器材供应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装备厂家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走开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供应保障路子。三是注重器材改装代用。具体来说,就是老  相似文献   

18.
胡荣贵 《汽车运用》2006,(10):24-24
抓好车辆的普查环节 车辆装备现状的普查是强制性保养的基础工作,是实施强制性保养的先决条件。普查一般以师(旅、团)为单位组织实施,要制定车辆强制性保养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内容、时间、方法和要求,同时车辆装备主管部门应根据车辆检查技术要求、车辆完好率指标及车辆技术资料,抽组人员及时进行检查验收,防止漏查。通过普查,摸清所属部队车辆保养现状和存在问题,查清车辆装备技术状况、车公里消耗及储备里程,以及失保、拖保的数量、类别和车种,查清所属维修分队的人员素质、保养设施、机具设备、器材保障等基本情况,切实为制定车辆强制性保养计划、确定保养等级、搞好人员编组、做好器材筹措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部队加大了车辆装备保障人才培养力度,保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列装和新工艺、新器材的不断出现以及兵员结构的新变化,装备保障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对口率和能力称职率不达标、年轻队伍能力弱化、技术娴熟人才老龄化等方面。各级车辆装备保障部门必须着眼新形势,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选拔定位、训练提高、技术管理等环节人手,加强保障队伍建设,为平战时部队车辆装备保障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保持、实施不间断公路运输保障的倍增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作战,具有情况发起突然、准备时间短促、机动距离远、器材筹措困难等特点,对车辆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研究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能力,对提高部队快速机动能力、装备物资的快速补给能力以及有效保障战斗力的生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