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微机控制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周丽艳 《铁道学报》1998,20(5):22-27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将驼峰纵断面、调速设备、钩车重量等级及走行性能等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的。利用速度逼近法,把难行车速度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使中行车和易行车速度曲线向难行车速度的曲线靠拢,最大限度缩小难、易行车溜行时差,提高推峰速度。它借助于微机,采用仿真技术及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合理布置调速设备,充分提高其利用率,满足安全高效的双重要求,获得较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冯铭  潘建壮 《铁道车辆》1995,33(12):153-156,167
轮轨间的冲击作用,主要由轨缝接头,踏面擦伤等一类离散不平顺引起。它是限制机车车辆轴载荷增大和列车速度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车辆--轨道整体耦合模型,分析计算了广深线两种准高速车型的垂向抗冲击性能。在止挡高度、簧下构件的强度及减振器的性能等设计和校核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发展摆式列车是既有线提速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熊 《铁道学报》1999,21(1):86-89
在既有线上采用摆式列车技术可以比较经济的方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另一方面,提高速度的关键在于径向转向架技术。它可以使车辆在不降低直线稳定性的前提下,使车辆在曲线运动时减少轮轨作用力,本文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摆式列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大件运输的市场调查及预测结果,国外钳夹车的发展特点和我国钳夹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内钳夹车要向大幅度增加载重、显著降低自重,努力提高速度,适当完善功能的方向发展,然后,着重阐述了提高长大货物车过桥能力的研究情况,得出了优化转向架之间的邻轴距,可明显提高钳夹车过桥速度的结论,从而为提高长大货物车的过桥能力又开辟了一条新径。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充分考虑货车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建立转K6转向架货车动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转K6转向架货车的直线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转K6转向架货车在直线线路上运行时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为131km/h;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随速度提高呈线性增加,垂向振动加速度随速度提高呈非线性增加;在速度不大于80 km/h时,车体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没有超标,车体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值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6.
建立普通两向架式车辆与铰接车辆的垂向振动单车当量模型,通过其车体垂向回速度频率响应的不同结果,得出取消转向架第二系阻尼减振器,在铰接车辆之间设置减振器以抑制车体加速度效果较好,并建议减振器阻尼至少选取原二系悬挂中的阻尼的五倍。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铁路行业在国家的计算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转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文中提出了在既有繁忙干线提高旅客列车速度的原则,实施步骤、试验结论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双线铁路区段开行反向列车对对向列车能力和速度的影响如何,目前还未作过多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计算机铺画运行图,分析研究了开行反向列车对对向列车的速度和能力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
轨道整体刚度和阻尼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轨道整体弹性和阻尼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轨道整体横向刚度、横向阻尼及整体垂向刚度、垂向阻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道整体横向刚度对车辆系统临界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轨道整体横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轨道整体横向、垂向阻尼对车辆系统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影响较小,而轨道整体垂向刚度和垂向阻尼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还表明,车辆系统在弹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优于刚性轨道条件下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提速中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其分类,及我国从ATS向ATP发展的过程,从一级速度控制,分级速度控制和分级速度控制与速度模式曲线相结合的3种控制方式,分析ATP速度控制方式的特点;提出我国在提速过程中,应用ATP系统遇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站向调度所传递的信息大量增加,传统的调度监督表示盘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与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联合开发制造了新型调度监督表示盘。  相似文献   

12.
提高新建铁路开通速度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建 《铁道建筑》2001,(10):26-28
在首次开通速度60km/h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压实密度,动力稳定车稳定线路,换铺无缝线路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将首次开通速度提高到80km/h,并在两个月内提速到140km/h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列车提速已付诸行动,“九五”期间正逐步扩展实施。文中探讨了提速中列车质量与速度,提高速度与缩短时间等两个重大关系的依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低速磁浮交通提速是目前研究趋势,但速度的提升会影响车辆运行稳定性。为探究提速后轨道的动力响应及其适应性,通过建立中低速磁浮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更高速度下轨道的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并以长沙磁浮快线为对象,测试100~140 km/h速度区间内轨道的振动加速度及振动位移。研究结果表明:轨道各结构的振动响应存在差别,沿着F轨-轨枕-轨道梁逐渐减弱,车辆对轨道的垂向冲击大多被F轨的振动及弹性变形吸收,而横向冲击则更多地传递至下方的轨枕和轨道梁;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轨道的振动加速度响应逐渐加剧,轨道梁横向振动加速度较之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加更为明显,而轨道的振动位移响应则基本未表现出与速度的相关性;当车辆的运行速度提升至140 km/h后,轨道梁的垂、横向最大振动加速度分别为2.37 m/s2和0.96 m/s2,速度提升至160 km/h时,轨道梁的垂向最大振动位移为3.55 mm, F轨内外磁极面最大高度差为0.44 mm,均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轨道的振动响应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列车速度、密度、重量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我国铁路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挖潜扩能、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铁路3个阶段。在挖潜扩能阶段,通过对既有线的更新改造提高列车重量和密度,快速提升运输能力;在铁路提速阶段,将提高列车速度放在首位,压缩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同时兼顾列车密度和重量的提高;在发展高速铁路阶段,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按需发展、共同发展,列车速度和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我国铁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发展方向: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将向4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将向3 min、行车密度将向190对·d~(-1)以上发展;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将达200 km·h~(-1)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旅客列车速度最高可达2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可压缩到5 min,8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货物列车重量可提高到4 500~5 000 t,1 0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可提高到5 500~6 400 t;动车组列车将逐步替代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16.
行车速度的提高是铁路运输质量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闸瓦压力限制速度是限制行车速度提高的关键因素,文中以沈阳局管内沈阳一大连间提速为例,介绍了提高闸瓦压力限制速度的方法以及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驼峰溜行车组的速度控制是保证驼峰解体作业安全和提高驼峰调车场解体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的驼峰速度控制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对制动力可调的减速器的新的控制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由心盘旁承所组成的车体和转向架的连结装置既是承载装置又是活动关节。除了传递垂向载荷,纵向力和横向力之外,还需具有小的轴重转移,顺利地进出曲线线路,防止机车高速激烈蛇行运动,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因此旁承是机车走行部重要部件之一。例如,1972~1973年间笔者曾参加过上海分局、上海机务段、戚墅堰机车厂所组织的东风3型客运机车两种旁承方案的两种机车转向架的对比运行试验。试验表明运行速度达到90—100km/h水平时,旁承的复原力矩和摩擦力矩值的大小,对防止机车激烈蛇行运动、提高机车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旅客列车速度适应铁路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为的高度阐述了铁路提高到列车速度的意义,作用和前景,还从落实“九五”提速规划的角度了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新近研制成功的TDJ-GS型双临界速度减速顶可在车辆顶速度小于第一临界速度和大于第二临界速度时不做制动功,这样可提高车列的牵出速度和列车发车速度,从而可减少机车牵引阻力,延长减速顶的使用寿命,提高解编效率,扩大区间通过能力,该顶的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编发线上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