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外既有铁路客货列车运行速度提高的背景主实现的速度目标值。结合我国国情和路情,认为提高我国客货列车运行速度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并就提速目标,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宫艳芳 《铁道货运》2007,(12):14-16
提速不仅是提高列车速度,更主要的是推动了铁路运输质量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探讨了既有线货物列车提速的意义,以及列车速度、密度、质量三者匹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外二轴货车径向转向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几种典型的径向转向架结构并进行了比较,阐述径向转向架的优势,对我国径向转向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日本既有线提高车辆速度,尤其是为减轻车体重量所采取的措施,着重介绍了降低车内噪声,减轻旅客耳膜压力,改善乘坐舒适度和提高安全性等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除过去研究过的踏面形状、轴箱定位刚度、纵向和横向阻尼系数等外,主要讨论转向架轴距、簧间和簧下质量及轴承轴向游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推导了列车运行速度、走行距离与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频率的数学关系式,给出了利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和频率合成原理实现上述关系的电路框图,并对其速度接口电路、轮径输入方法及频率合成电路、分频电路和BCD比例乘法器电路、显示电路、基准频率发生电路、电源电路等作了分析与说明。通过大量测量,获得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表明电路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铁路公司所属许多铁路局采取了增加列车牵引机车数量、延长车站线路长度(1050m及以上)和提高行车速度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主要运输方向的能力。远东铁路局同样采取了相应强化基础设施及其他技术改造措施,采用新型货车和大功率机车,车辆允许轴重提高到25~30t,使开行的货物列车质量标准从4000t提高到6300t,列车编组数量从57辆增加到71辆。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V旅与使用机车台数、机车在基本(折返)段及所在站停留时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货物列车旅行速度波动幅度的概念,期望能有益于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日常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9.
10.
既有线上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既有线旅客列车提速的要求,从分析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着手,分析了旅客列车最高速度提高到140、160和200km/h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在不降低当前已有的运输能力条件下,客货列车速度匹配关系以及在兼顾提速与扩能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安康东编组站为实例 ,对编组站所辖货场的货物装载加固及有关货检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介绍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为长大货物列车扩编和提高速度而开发的一种新的电容制动系统。同目前的其它制动系统相比较,电空制动系统具有性能好、成本低、易于控制、安全且通用性较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李力 《铁道知识》2006,(3):52-53
在铁路行车组织过程中,根据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通常按照编组地点和运行距离划分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14.
为在旅客列车快速运行区段组织货物列车运行,俄罗斯铁路进行了包括线路和列车状态在内的多种因素对容许运行速度影响的试验,并得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根据日本铁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日本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些必要措施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日本中央铁路公司(JRC)开发的383系EMU(电气多单元车组)摆式列车,着重介绍摆式列车的设计特点及其各个系统。  相似文献   

19.
1 货物列车车辆运用现状2 0 0 0年 11月 11日至 11月 30日 ,对太原铁路分局太原北车辆段古交列检所到达车辆进行调查 ,2 0天时间调查到达列车 132列 65 68辆 ,其中企业自备车 4 6列 2 2 0 8辆 ,调查内容分为车体、制动、钩缓、台车、其他几部分。1.1 车体部分车体故障主要是中门插销、门轴销、小门搭扣、色票插、中门、小门破损 ,调查的 132列车车辆中 ,中门插销失 2 14个 2 14辆 ,门轴销失 87个 78辆 ,小门搭扣失 2 6个 2 2辆 ,色票插失 10个 8辆 ,中门破损 9扇 8辆 ,小门破损 6扇 5辆 ,总计故障 35 2件。1.2 制动部分制动部分主要故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沪宁的特点及其百临的挑战和对策,以及沪宁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提速试验情况,从而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