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道岔护轨的工作条件及其改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再论使用轮轨润滑装置的广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进一步推广使用轮轨润滑装置的意义,通过评价华宝(HB-1)型轮轨润滑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广泛使用该装置势在必行,并提出进一步解决安装位置,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5.
6.
魏先祥 《铁道车辆》1993,(12):56-61
指出了轮轨接触问题在重载运输中的突出作用并分析了原因,论述了重载运输所面临的大量轮轨关系问题并分析了接触问题在其中的关键地位。认为非赫芝特性是轮轨接触问题的基本特性,只有在这一认识水平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深入探讨轮轨接触的实质,解决重载运输所提出的轮轨接触问题。  相似文献   

7.
轮轨接触应力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启跃  王夏 《铁道学报》1998,20(2):45-49
介绍了一种轮轨接触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可求算任意轮廓形的接触应力值,同赫兹理论比较其更符合实际,本文结合我国铁路机车运用的TB型锥形踏面车轮和JM型磨耗型踏面车轮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
吴永芳 《铁道学报》1995,17(4):23-32
采用有理分式函,根据误差均方值最小的原则模拟轨道振幅与相位的频率响应特性,通过求有理分式函数的极值点和分解分式函数建立轨道垂向、横向的简化模型,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描述轨道的振特性。从而为机车车与线路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于工程应用的简单、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测力轮对的轮轨瞬态作用力仿真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立民  金学松 《铁道学报》1998,20(A04):146-151
轮轨力的测试大都采用测力轮对。然后目前的测力轮对尚有以下缺陷:1)测试电桥组成后便不易改动,因此,很难保证所组电桥是最优的。2)测力轮对在投入运行之前,首先要进行标定试验。实验室内可以精确实现垂向加载标定试验,对于横向作用力来说尚无法在轮轨踏面上实现准确加载,从而无法实现横向作用力的准确标定,其载荷的耦合作用更无法预测。针对这一情形,本文提出了对垂向和横向轮轨力进行仿真标定和对轮轨瞬态力进行仿真计  相似文献   

10.
轮轨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给出了车轮、钢轨辐射噪声声压级谱计算式。利用有关文献中的数据,对轮轨噪声进行了预测。从轮轨接触表面的不平顺、车轮、钢轨和声源等角度讨论了轮轨噪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表面间的接触实质上是粗糙表面微凸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微凸本的变形方式取决于其分布规律,几何形状及所承受载荷大小,本文利用粗糙表面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轮轨接触应力和真实接触面积的影响,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影响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轮轨间粘着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轮轨间粘着并实现最佳利用是铁路实现高速化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轮轨间粘着机理进行了回顾与探讨,并针对粘着系数随运行速度增高而减少的机理提出了3方面的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我国直线段货物列车空车脱原因和预防措施中,通过大型综合脱轨试验和仿真计算,发现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能够明显改善空车的运行状态,大大其脱轨安全性,对解决高速运行货车在直线段以及换轨地段发生脱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轮轨接触问题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军  吴昌华 《铁道学报》2000,22(3):16-21
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针对不同的轮径、轴重、牵引力和摩擦系数的各种工况分别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得出了轮轨间接触状态和接触内力的分布情况,并对其随各种参数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改善机车粘着利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轮轨噪声的预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刘林芽  雷晓燕 《铁道学报》2004,26(1):101-104
通过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 ,研究轮轨相互作用关系及由轮轨表面不平顺而引起的噪声 ,推导车轮、钢轨辐射噪声声压级谱 ,利用有关文献中给定的实验数据 ,验证轮轨噪声预测模型 ,并对我国既有线轮轨噪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轮轨系统高频振动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伟  翟婉明 《铁道学报》1999,21(2):33-36
在特对异纳特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轮轨耦合系统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轮轨高频振动主要以钢轨振动为主,轮对只在高频较窄频域振动强烈,并且车轮横向振动振幅超过垂向对应值。降低轮/轨导纳可以有效降低轮/轨高频振动响应,轮轨导纳合理匹配有利于轮轨系统响应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轮轨横向振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建立车轮与轨道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考虑轮轨表面随机不平顺、尤其是短波长的波纹型磨耗以及不同列车速度时,对轮轨横向振动和振动噪声的影响。建立的模型和程序预测的轮轨噪声与有关文献的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轮轨水平力连续测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国堂  田越  刘铁  赵钢 《铁道学报》2000,22(3):69-73
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轨道系统约束条件,提出了轮轨水平力和垂直力连续测试原理,并以钢轨作为传感元件,提出了轮轨水平力连续测试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试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连续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轮轨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刘学毅  王平  万复光 《铁道学报》1998,20(3):102-108
合理处理了轮轨系统中振动的各种耦合关系,采用无限元方法消除了模型的边界效应,成功地建立了轮轨垂向-横向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时变模型,并简要研究了轨道三角坑及复合不平顺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20.
轮轨接触力学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重点讨论车轮/钢轨的流动接触问题,着重介绍了如何处理轮轨材料变化、磨损和蠕滑现象,并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包括最新遵循拉格朗日-欧拉原理的有限元法。最后给出了关于轮轨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