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宁  张媛君 《路基工程》2015,(1):172-176
某高等级公路连云港段,地处苏北滨海平原,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深厚软基,使其承载能力和工后沉降达到一级公路的标准。通过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数据及其处治软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承载力为124 k Pa,工后沉降为8 cm,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洞庭湖区新建南益高速公路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各因素对工后沉降影响水平,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其运营期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软基工后沉降随桩间距的减小、桩长的增大、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桩间距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高,桩径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低;建议水泥搅拌桩处治软土地基时,采用短而密的布桩方式以更好地控制软基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3.
结合武汉市汉阳四新区杨泗港快速通道项目,设计采用plaxis有限元分析对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与普通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沉降量进行比较,同时对2种处理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并论述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的优点,由分析比较结果选择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处理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佛山“一环”路基为软弱土层,地质条件差,采取了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CFG 桩和预应力管桩四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为探索该地区公路软基处理的较理想方法及其处理措施,以工后累计沉降量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工后沉降量,该路基的处理方法,宜优先考虑水泥搅拌桩,并在路面结构施工阶段采取一套补救措施,确保路面的平顺。  相似文献   

5.
依据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在南京至常州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砼心水泥土搅拌桩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机理,通过对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沉降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出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优于水泥土搅拌桩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多年来传统软基处理方法——水泥搅拌桩、碎石桩、旋喷桩所引起的沉降较大、承载力较低等问题,结合天津滨海新区某加宽道路软基处理进行工程示范,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薄壁管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与传统软基处理方法——浅层换填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向水泥搅拌桩及薄壁管桩具有成桩质量好、承载力高、沉降较小等特点,在滨海新区类似软土地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京台(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为依托,研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法、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法、预压法对公路软基进行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预压法可使一般路段沉降预先产生从而有效减小工后沉降,但其卸载时机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CFG桩复合地基法应用于桥头路段可有效减小地基总沉降量,使地基沉降向深处发展;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应用于桥头过渡段或涵洞两侧单独使用时,可能会由于桩身模量较小、桩长较短,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但与预压法相结合能较好地减小工后沉降量。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最终达到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宁波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层深厚且存在第二软弱层,若软基处理不重视,市政道路使用周期短,后期工后沉降大。宁波东外环路和南外环路原地基处理方案采用水泥搅拌桩或塘渣回填加固,考虑深厚软基工后沉降的危害性,变更设计后采用了TC桩处理新技术。通过复核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TC桩处理软基新技术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评估,使各路段的TC桩桩长、桩间距等设计控制指标合理可行,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双向、钉形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及作业流程,通过对以往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及常溧高速应用经济效果的比较,论述了新型工艺在有效解决常规水泥搅拌桩搅拌不均匀、处理深度有限等缺点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双向钉型施工工艺在软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依托广东某高速公路高压旋喷桩加固桥台软基路段项目,持续进行了长达8年的路基工后沉降监测,主要分析桩距、桩径等因素对高压旋喷桩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监测分析表明,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软基沉降总体上随时间递减,前3年产生的沉降量约占监测期总沉降量的45%~70%。在软土层厚度沿线路走向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选用常规的桩间距比大间距时能更好地实现软基沉降的控制。按照桩基变刚度设计的理念进行桥头软基段高压旋喷桩设计,有利于减小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具体工程项目软基处理为例,比较了常规水泥搅拌桩存在的问题以及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优点。实践证明钉形搅拌桩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依托浙江某县吹填场地软基处理工程,对吹填场地内常用道路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外部环境、管线开挖等多方面比选与分析,最终确定一般路段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桥头路段软基采用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研究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军  张强 《路基工程》2013,(5):113-116
针对204国道盐城南段涵洞基底软基处理与相邻路基存在的差异沉降问题,提出纵向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并以离心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为研究手段,模拟了天然地基和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两种模型的沉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涵洞基底软土的沉降量反而大于天然地基,因而建议以浅层换填处理为主,尽量避免深层处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结构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失稳问题,以江苏某软土地基公路工程实践为对象,对CFG桩软基处理技术和土工织物联合冲击碾压两类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选择典型施工段进行沉降测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FG桩软基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时,施工初期短时间间隔内,软土层出现较大沉降量,后期沉降量开始趋于稳定,工后沉降小于25 cm,最大不均匀沉降为4.0 cm,整个施工期间路面并未发生开裂现象,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土工织物联合冲碾压法处理软基的沉降量相对CFG桩软基处理法获得的相对偏差要小,土工织物的存在,减小了横断面不均匀沉降值。  相似文献   

15.
以在建的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采用搅拌桩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两种复合地基法处理软基的路堤性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种复合地基均能较好地解决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问题,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拓宽软基的处理效果较搅拌桩复合地基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托某高速公路3年多的实测沉降数据,结合沿线填土高度和软土层的分布情况,对全线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比较,从实测沉降量、工后沉降及固结度等方面分析了粉喷桩的桩间距、喷灰量、桩长和软基含水量等因素对粉喷桩处理效果的影响,为指导类似地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东省怀集至三水公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四搅四喷"施工方法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中与常规"两搅一喷"施工方法的软基处理效果的对比,通过轻型静力触探、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贯入、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等试验,阐明施工方法、土质等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成桩质量的影响。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务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为依托,综合采用原位载荷试验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对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夯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方法实用可行,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水泥土搅拌桩、超载预压以及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三种方式处治的滨海相软基,开展了系统的沉降变形原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的软基沉降量与填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预压期的沉降量与时间符合双曲线关系。不同方式处理软基的沉降率与沉降速率显著不同。深层沉降量与埋深呈单指数衰减相关性;路堤临界高度应考虑下卧硬土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软基公路一般具有较大沉降,这是软土基承受载荷能力较差导致的。较大的沉降会使道路损害严重,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发,因此进行软土基沉降控制研究十分关键。文章从碎石桩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软土基和碎石桩处理地基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碎石桩对处理软基公路沉降有较好效果,可为今后软基公路的沉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