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桥梁汽车荷载的采用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适用和经济。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在公路上行驶的载重汽车,基本上是两轴或三轴,轴重为2~10t,车流量也不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发展很快,车辆载重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货运繁重公路的车辆荷载谱和疲劳车辆模型,基于佛山平胜大桥的动态称重系统采集的多时段车流数据,归类出了车辆荷载谱的10类代表车型,分析了代表车型的轴距、质量、轴重和超载数据,以及沿不同车道的车辆和轴重分布特性,提出了可用于钢桥疲劳评估的车辆荷载谱;以疲劳加载率最大的六轴车辆为原型,基于疲劳损伤等效原则分别提出了桥梁单向重载车道的疲劳车辆模型和简化疲劳车辆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平胜大桥呈现货运繁重公路的典型特征,车辆日均通行总量达到了45 065veh,约为《AASHTO LRFD》定义的日均通行量20 000veh的2.3倍;疲劳车辆在全部交通流中的比例为51.6%,为《AASHTO LRFD》定义的20.0%的2.6倍;货车占疲劳车辆总数的45.2%,主要分布于重载车道,而且通行货车超载比例占到相应车型的30%~70%,最大超载货车达到了132.5t;两轴货车超载率为29.0%,等效质量达到17.5t,后轴等效轴重达到12.1t,因而不能忽略两轴货车的疲劳加载贡献。对比《AASHTO LRFD》五轴标准疲劳车辆模型(前轴轴重为2.6t,中间双联轴和后面双联轴的单轴轴重均为5.4t)和简化标准疲劳车辆模型(前轴为2.6t,中轴和后轴均为10.8t),提出的六轴单向疲劳车辆模型总质量为33.1t,前轴轴重为3.6t,中间双联轴和后面三联轴的单轴轴重均为5.9t;简化单向疲劳车辆模型的前轴轴重为3.6t,中轴和后轴分别为11.8、17.7t;针对重载车道提出的六轴疲劳车辆模型总质量达到了36.5t,前轴轴重为4.0t,联轴中的单轴轴重均为6.5t;对应的重载车道简化疲劳车模型的前轴轴重为4.0t,中轴和后轴轴重分别为13.0、19.5t。  相似文献   

3.
为更准确地进行重载沥青路面轴载换算,调查了货车的轴重及胎压分布,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改变轴重和胎压测试了轮迹,轮胎接地压强和接地半径均随轴载的增加而增加,荷载中心距保持不变.测试了移动车辆的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发现在全轮迹范围内基本属于均匀分布.根据重载车辆轮迹及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得到了重载道路荷载作用图式.采用该图式,并充分考虑路面结构的非线性,推导出基于弯沉等效、弯拉等效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的轴载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基于动态称重系统实测数据,对桥梁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车速等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车辆超载超速状况,全面了解桥梁通行车辆状况,建议严格控制6轴车辆的载重量并对全桥车辆的通行速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港口规模的发展,港口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超载超限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给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实际道路交通情况,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交通量和轴载情况。本项目采用动态称重系统在港口附近道路做了实际轴载调查,统计分析了该路段上车辆的主要轴型分布比例并计算出设计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根据规范规定判定调查路段的交通等级。依据我国道路设计规范,将各轴型的轴重转换为当量单轴轴载并绘制轴重分布图,分析车辆轴载在各区间上的占比,由此证明港口道路单轴当量轴重远大于我国公路轴限。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我国公路桥梁设计的汽车荷载标准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背景,在我国目前汽车超载和重载问题非常普遍的现实条件下,提出结合实测汽车荷载信息开展桥梁设计的思路,探讨了不同跨径桥梁的汽车荷载效应分析方法,讨论了车辆限载的影响,从而归纳了公路桥梁设计的汽车荷载适宜标准,为更加准确的桥梁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轨道方面看发展25t轴重货车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轨道方面就发展25t轴重货车的可行性,从轨道准静态效应、轨道垂向动力效 应及翻谴振动效应等方面对高质量低刚度的轨道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认 为,提高轴重是扩能的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国内外铁路的运营经验,实现重轴 重大型货车的低轮轨力和低振动效应的车辆和轨道的相互作用,是能够获得所期望 的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移动荷载对梁式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在研习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公路上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建立了合适的桥梁和汽车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车辆荷载大小、车辆速度、车辆数量等因素对地震荷载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汽车数量和汽车速度对桥梁地震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桥梁振动响应随着车辆荷载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桥梁振动响应随着速度的增加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汽车工业的加速发展,车辆保有量在快速增长,汽车已逐渐进入家庭,且现代汽车中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需要更高层次、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生产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正是适应市场需求为培养这类应用型人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经突破8.5万公里。在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汽车运输也开始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但是交通量增长快,而且轴载量也显著增大,我国标准轴载是100KN。而实际经过大吨小标、擅自改装后的轴载已经达到200~300KN,轮胎气压也从标准的0.7Mpa增加到1.0Mpa乃至1.2Mpa,交通量的增加和超载车辆不仅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严重损伤路面。如何加强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确保高速公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路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交通量不断增加.车辆单轴重不断提高.但现有农村公路数以万计的旧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如建桥当时的资金紧缺,设计荷载及泄洪标准偏低,技术力量的缺乏,设计、施工管理的粗放,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和设备、手段、材料的落后.以致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考虑不周的缺点.施工也留下大小不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超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及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单轴10 t、15 t、20 t、25 t四个轴重下的力学响应及疲劳寿命结果.四个不同轴载作用下的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路表弯沉、沥青层底压应力、基层及底基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和磨耗共存发展预测方法,分析重载铁路车辆轴重对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和磨耗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800 m小半径、钢轨材质为U75V热处理的曲线外轨上,随着车辆轴重从23 t逐步增加到30 t,钢轨平均磨耗发展速率从3.813 2μm/万次增加到4.208 3μm/万次,平均疲劳累积损伤从0.019 5万次增加到0.028 8万次,裂纹萌生寿命从31.8万次减少到23.1万次。轴重平均每增加1 t,钢轨平均磨耗发展率增加1.48%,平均疲劳累积损伤率增加6.81%,而裂纹萌生寿命减小3.9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轴重、速度和胎压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并得出有益结论,这对于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运输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平战时期的主要运输方式,各国都十分重视。分析了俄军汽车运输在组织管理机构、车辆装备建设、汽车运输力量、运输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特点,并借鉴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我军汽车运输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例如构建一体化军交运输保障体系、加快车辆装备建设步伐、加强汽车运输防卫等,有利于我军汽车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超重车辆过桥时桥梁承载能力的验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超重车辆的概念 超出桥梁设计荷载总重或轴重的车辆为超重车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0年第2号通令的规定,在公路上行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称为超限(超重)运输车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161-162
为了配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载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特研发了用于快速不停车动态称重系统。石英式动态汽车衡,是一种对道路行驶车辆进行质量称量的一种自动衡器。根据系统特点,即对行驶车辆的每一个轴(或轴组)分别称量,且能自动累加轴(或轴组)的称量结果,获得车辆总重量和轴(或轴组)载荷,又可称为动态轴重衡。  相似文献   

18.
《交通标准化》2006,(6):203-204
从交通部公路司获悉.交通部向社会推荐的道路货运汽车及列车第一批车型近日正式发布。此举旨在推进货运汽车及列车车型的多轴化、重型化和厢式化,提升道路货运车辆整体技术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恒载指涵盖机构自身的重量.活载指汽车等运输工具实际的载重.恒载与活载共同组成荷载。每个国家规范公路桥梁的荷载效应是可以利用分项系数进行组合得出结论.而分项系统的恒载与活载、恒载或活载关于总荷载效应的比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车辆往来日益增多。车辆的增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货车在运输车辆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超载现象近年来尤为突出.当前一个新兴的名词颇受关注,即"重载交通".即指在路面车辆的累计载荷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公路水平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主要是指交通货运方式向着大型化和多轴化的方向发展,最为广泛的是集装箱式运输,在我国主要是指车辆轴重的超载超限现象,由于载荷量远远超出了路面的标准承载值,这种交通给路面结构带来非常大的瞬时破坏.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路面结构保护的应对,都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对重载道路轴重的分析,具体研究了重载对不同路面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高速公路重载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